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1世纪的大学教育中,如何使科学与人平衡统一,始终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今日的“科学”二字特指的是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包括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人”二字则指的是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包括传统的学、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这两都属于化范畴,从广义的角度讲,把人类所创造的化,作这样两种化  相似文献   

2.
从介绍克劳瑟的科学活动和科学史著作入手,分析他的科学史观的形成及其在科学史研究和科学国际合作中的实践。克劳瑟是20世纪上半叶剑桥左翼科学家群体的重要成员,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家。他开创了科学记者的职业身份,与英国、苏联、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国家的科学界都建立密切联系,亲历并记录了重大科学发现和各国科学的转型。受盖森的启发,他的科学史研究聚焦于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与贝尔纳、李约瑟的工作相互影响。后期对英国科技史进行系统研究,拓展和提升科学家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3.
科学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现代科学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从科学技术实践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从社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实用性或技术性问题。1科学技术实践中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科学中,文学和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的科学。社会学是“研究和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而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研究中,则强调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文学则致力于作为具体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命历程。如果说前者属于宏观研究,那么后者相比较而言该属于“微观”探察,从两者研究的具体内涵来说,宏观研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科学知识是零散的, 科学的精神和理念也就无法张扬。在西方文明中蕴育成长起来的科学传入中国之后, 国人先是接受西来的科学知识, 然后才体味这些知识所包含的人文理念和精神。纵观历史, 科学的发展首先增加了人类的知识, 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观念, 这主要表现在当代人对宗教的信仰逐步弱化, 对各种古代迷信逐步疏远, 对科学的信念逐步增强。与科学知识相比, 科学精神处于更高的层面。在很长时期里, 我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都把努力普及科学知识放在首位, 希望通过科普让社会公众掌握科学以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 但对科学精神的张扬和理解还很不足。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秋季开始,安徽省全面进入新课改。本次课改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加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呼唤而势头很猛。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否则就不会成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  相似文献   

7.
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极端重要性。也正因为此,许多不学无术、混世欺诈之徒,出于各种阴暗的心理和动机,常常伺机披着“科学”的外衣,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对科学不甚了解,而又渴望通过科学技术改善处境的人们对科学的绝对信任,来达到一己的目的。于是,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层出不穷。伪科学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在世界各国均不少见;也不只发生在现代,历史上也一再出现过。它常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危害,有时甚至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在不同国别、不同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的组织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要发挥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作为个人,二是科学家通过他所在的科学家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龚学锋 《科技资讯》2013,(27):211-211,213
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科学素养对于个人乃至全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三要素及其人文意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科学知识是零散的,科学的精神和理念也就无法张扬。在西方文明中蕴育成长起来的科学传入中国之后,国人先是接受西来的科学知识,然后才体味这些知识所包含的人文理念和精神。纵观历史,科学的发展首先增加了人类的知识,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这主要表现在当代人对宗教的信仰逐步弱化,对各种古代迷信逐步疏远,对科学的信念逐步增强。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精神处于更高的层面。在很长时期里,我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都把努力普及科学知识放在首位,希望通过科普让社会公众掌握科学以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但…  相似文献   

11.
《科学管理研究》2013,(5):67-70
孔德创立了实证社会学。他认为,工业社会的每个国家都强调科学、知识分子及专业牧师(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即重视科技人才和社会工作者的双效作用和协调发挥来促进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工业社会的明显特征一是通过科学思想及科学发展带来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社会文明前进;二是利用知识分子和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程师的角色来维护有序的社会统治。结合孔德的实证社会思想,分析了中国的科技人才和中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科学运行与科学家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美国的科学社会学家R .K .默顿通过对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在社会中的运行进行研究 ,提出了科学运行的四条社会规范 :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工作者在进入科学职业之前需要进行社会化以适应这种规范的要求 ,并把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对科学家的社会化研究将是科研人员选拔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所有科学上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全人类的财富。可是科学需要通过语言来传播,而世界各国的语言各种各样,这就产生了科学传播中的语言障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初算起,科学家们在基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几乎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在专业期刊上。那些最终有幸荣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那些记载了重大科学发现的论文,自然也都是学术论文中的上乘之作。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篇仅仅一两页纸的学术论文很可能包含了革命性的科学思想或者描述了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并因此征服全世界,包括诺贝尔奖的评委们。  相似文献   

15.
<正> 纵观几千年人类科学的发展史,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大胆地创造、创新和反复的实践。人们将每一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称之为科学。科学每前进一步,都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产实践缔造了科学,反过来科学又给人类发展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规范和要求。科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它必须是指导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真理,任何失误和差错都会给人们带来惨烈的教训和沉重的代价。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更须慎之又慎,因它是一门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是 STS 英文 Science Technolohy Souciety 的缩写,意为科学、技术、社会.STS 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是当今物理教改的重要途径之一.STS 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是当今物理教改的重要途径之一.STS 的教学目标是把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同社会经济、技术、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影响,激发  相似文献   

17.
科学能力学     
在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大科学时代,任何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都需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造成一种科学研究的集体力量,这种集体的社会力量就是社会的科学能力。它是由科学劳动的社会结构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既推动了经济领域中的定量研究,又使经济分析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分析离开数学已寸步难行。正如20多年前苏联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L·V康托洛维奇所预言,企业、部门、地区以至国家的决策和计划管理,都需要有大量的数学专业人员参与分析和计算。任何经济现象都是质量和数量统一,许多经济范畴如产量、收入、工资等等都具有数量表现的特征。因此,经济科学的研究,在揭示经济范畴的社会内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动时期,由于比较利益和机会成本等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思维场景,价值判定以及行为取向都在发生空前的巨变。旧有的观念与新的思潮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冲撞,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漩流。我们从中欣慰地体察到社会文明进步的足音,然而也忧患地看到危机的存在,看到在世俗狂飚冲击下,科学精神失落和异化这一严峻现实。科学因其在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进步中的巨大效用而被推崇为“第一生产力”,而作为在最本质意义上支撑并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却正在遭受飞速膨胀的异已力量的不断破坏、侵噬,乃至践踏、扭曲。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美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美学作为科学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分支,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科学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领域中的美以及科学美学所采用的科学性美学方法。科学美学具有客观真理性、实践服务性、逻辑简明性、动态发展性、审美价值性、真善美的统一性、可识创造性、对称和谐性、系统完形性和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