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全实加关联(FCPC)方法研究核电荷Z=3-15的类锂原子体系1s^22p态的精细结构,取得了与这产验数据符合得非常好的计算结果,定量地揭示了相对论效应和QED修正随核电核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类锂原子体系的激发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全实加关联(FCPC)方法计算了类锂体系(从LiⅠ到NeⅧ)激发态1s^2nl(l=0,1,2,3;6≤n≤9)的能量及其精细结构(l〉0)。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应用一级微扰论加计算。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也予以估算。所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结合量子亏损理论,得到这些类锂体系各里德伯(Rydberg)序列的量子数亏损,从而可准确地预言它们的任意激发态(n≥10)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导出了锂原子(含类锂离子)能量的相对论修正(包括相对论质量修正、达尔文修正、自旋-自旋接触相互作用和轨道-轨道相互作用)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具体计算了类锂体系(Z=3→7)激发态1s22p 2P的总能量,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导出了类铍离子态精细结构(包括自旋-自旋、自旋-其它轨道以及轨道-轨道相互作用)的解析表达式,完成所有角向积分、自旋求和的计算,使类铍离子1s22s2p3P态精细结构能级最终可以表示为径向积分之和,从而得到了对应能级的精细结构的理论计算值,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误差小于0.08%.  相似文献   

5.
利用变分原理,计算出锂原子(类锂离子)第一激发态能量,再用所得到的原子态波函数计算出LS耦合的第一激发态能级的精细结构,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电子原子非相对论的能级公式导出了类锂离子体系ls^23d^2D态的非相对论能量的表达式,利用变分方法计算了高离化类锂离子SXⅣ -GaⅩⅧD的非相对论能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微扰论来计算了类锂离子ls^23d^2D态的精细结构哈密顿在{LSJMJ〉表象中的矩阵元,由此得到的S XⅣ—GaⅩⅧD的精细结构分裂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电子原子非相对论的能级公式导出了类锂离子体系1s23d2D态的非相对论能量的表达式,利用变分方法计算了高离化类锂离子S ⅩⅣ-Ga ⅩⅧD的非相对论能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微扰论来计算了类锂离子1s23d2D态的精细结构哈密顿在|LSJMJ>表象中的矩阵元,由此得到的S ⅩⅣ-Ga ⅩⅧD的精细结构分裂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用全实加关联波函数计算了类锂原子体系(核电荷3~10)的基态ls22s和激发态ls2nl(l=s,p,d,f;n≤5)的比质量移位.与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结果的比较表明,全实加关联方法适用于计算对电子关联效应特别敏感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精细结构常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求对其有较深刻、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电子关联是目前原子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利用乘以广义Lasuerre多项式作为单电子径向函数集,在一定的子空间内,用组态相互作用和微扰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开壳层类锂原子基态和激发态2P,2D,2F,2G的能量和波函数.  相似文献   

11.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离子(Z=11~20)激发态1s2nf(n=6,7,8)的能级和精细结构劈裂,并计算了偶极跃迁1 s23d-1s2nf(n=6,7,8)的跃迁能和振子强度.非相对论能量用Rayleigh-Ritz变分法确定,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用微扰论计算,还估算了来自量子电动力学效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2.
类铍原子1s22snp组态的非相对论能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对角和法则,导出了铍原子和类铍离子1s22snp组态非相对论能量的解析表达式,在考虑电子间交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变分原理具体计算了类铍离子1s22snp(n=2-6, Z=4-8)组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3.
计算了类锂钒离子的激发态1s2nl(l=d,f;n≤9)的非相对论的电离能;将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作为微扰,计算了它们对体系能量的修正;利用有效核电荷方法计算了电子的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对电离势的贡献。用在FCPC中确定的波函数,计算了类锂钒离子1s2nd-1s2nf(n≤9)跃迁的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14.
对中间锦鸡儿花柱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表皮韭旬整齐,外切向壁加厚,具厚的角质层,细胞内赢在的淀粉颗粒;2)成熟花柱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无传递细胞结构,但细胞壁厚且具角质层。分泌物开始溢出时角质层破裂和消失,细胞壁保留薄的一层,通道细胞内含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中有许多内质网、线粒体及少量质体;3)花柱的表皮与通道细胞之间为多层典型的薄壁细胞,细胞质内含少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