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顶部籽晶法生长了Er^3+:Li3Ba2Gd3(MoO4)8晶体,测量了晶体的室温吸收谱和荧光谱,并根据J-O理论分析了Er^3+在Li3Ba2Gd3(MoO4)8晶体中的光谱参数。其强度参数为Ω2=14.20×10^-20,Ω4=1.75×10^-20,Ω6=1.47×10^-20cm^2。根据F-L公式计算了晶体在1.5μm处的发射截面,其峰值为1.10×10^-20cm^2,位于1535 nm处。结果显示,Er^3+:Li3Ba2Gd3(MoO4)8晶体是一种有潜力的固体激光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提拉法(CZ法)生长出了Sm^3+:NaY(WO4)2(简称Sm^3+:NYW)单晶,给出晶体的较佳生长工艺:晶体沿[100]生长,转速为15-20r/min,提拉速度为1.0-2.0mm/h,分五个程序退火。TG—DTA分析得到晶体的熔点为1203℃。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晶体中稀土元素Sm^3+的含量。另外,测量了室温下250--2000nm范围内的吸收和透过光谱以及在405nm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Sm^3+ NYW晶体具有易于生长、分凝系数高、吸收峰强、吸收带宽等优点,在LD泵浦的激光器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室温下测量了用968 nm LD激发Er3+:Y0.5Gd0.5VO4晶体的上转换发光,并讨论其上转换发光机制.同时测量了Er3+:Y0.5Gd0.5VO4晶体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发现Er3+:Y0.5Gd0.5VO4晶体的荧光半高宽可达68 nm,利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1 531 nm处的受激发射截面为3.52 pm2,这表明Er3+:Y0.5Gd0.5VO4晶体是一种优良的潜在上转换激光器增益介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Lal-x(PO3)_3:Tbx3+(0〈x≤0.6)的真空紫外荧光特性,发现La(PO3)3的阴离子基团(PO3)3^3-可以有效地吸收163和174 nm处的激发能,而且,(PO3)3^3-(174nm)的吸收带与La3+-O2-(200nm)和Tb3+(213 nm)的吸收带互相重叠,能量可以有效地从荧光粉基体传递到发光中心Tb3+。在172nm激发下,当Tb3+浓度(x)达到0.45时,得到最佳的发光强度,色坐标位于(0.343,0.578),衰减时间为4.47ms,发光效率可达商用荧光粉Zn1.96SiO4:0.04Mn2+的71%。  相似文献   

5.
采用燃烧法制备出Ca12Al14O33:Eu^2+和Ca12Al14O33:Eu^2+,Re^3+(Re=Dy,La,Nd)靛蓝光长余辉发光粉。分别利用XRD和FE—SEM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光致发光测试(PL)和余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长余辉发光粉的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相七铝酸十二钙;所制备的Ca12Al14O33:Eu^+、Ca12Al14O33:Eu^2+,Dy^3+、Ca12Al14O33:Eu^2+,La^3+和Ca12Al14O33:Eu^2+,Nd^3+长余辉发光粉的发射光谱均呈宽发射谱带,波长范围为390~530nm,发光峰值也均位于443nm;产物在紫外线或紫色光激发后发射靛蓝光;余辉时间分别为238,184,168和9120s.  相似文献   

6.
利用J-O理论计算了Er3+离子在CaMoO4晶体中的光谱参数,计算得出的3个J-O强度参数分别为Ω2=18.85×10-20cm2,Ω4=2.45×10-20cm2,Ω6=1.13×10-20cm2。由这3个强度参数计算出了各跃迁的辐射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及辐射寿命。计算结果表明该晶体具有5个主要的发光波段。相对于其他参杂Er3+的晶体,该晶体具有较大的Ω2和Ω6参数,但在1.5 um波段具有较短的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7.
用提拉法(CZ法)生长出大尺寸、光学质量好的Er3 :Y0.5Gd0.5VO4单晶.在室温下,测量Er3 :Y0.5Gd0.5VO4晶体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上转换荧光;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 离子在Y0.5Gd0.5VO4晶体中的振子强度P JJ′、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JJ′和激发态荧光寿命τJ等光谱参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Er3 :Y0.5Gd0.5VO4晶体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频感应提拉法生长出了Nd3+∶KLa(MoO4)2单晶,测试其室温下非偏振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805 nm处吸收峰半峰宽10 nm,吸收截面为3.74×10-20cm2.主荧光发射峰位于1 059.45 nm处,荧光寿命160.6μs.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出J-O强度参数Ωt(t=2,4,6)及自发辐射概率、荧光分支比、辐射寿命、荧光量子效率及受激发射截面等参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Pb^2+对CaAl2O4:Eu^2+,Nd^3+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用琼脂溶液来固定CaAl2O4:Eu^2+,Nd^3+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Pb^2+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在pH=3.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28nm和440nm,测定Pb^2+浓度的线性范围为6.0×10^-6mol·L^-1-8.0×10^-4mol·L^-1,回收率为97.7%-107.0%.该方法用于水中Pb^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使用自助熔生长法生长Bi4-xNdxTi3O12(BNdT,x=0,0.5,0.85)单晶,研究了Nd掺杂对BNdT单晶光谱学特性的影响.常温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随Nd含量的增加,BNdT中TiO6八面体振动模式有所增强;Nd含量增加到一定值,BNdT单晶可能在常温下发生铁电-N电相转变;位于(Bi2O2)^2+层的Bi-O振动模式随Nd掺杂量增加而减弱,表明Nd含量较低时,Nd^3+离子仅仅取代伪钙钛矿层的Bi^3+离子,当Nd含量较高时,有部分Nd^3+离子开始替换(Bi2O2)^2+层中的Bi^3+离子.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BNdT单晶具有间接带隙跃迁的特点,而且单晶的禁带宽度随Nd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YPO_4∶Re(Re=Eu,Gd)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显示合成的荧光粉为四方磷钇矿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荧光粉的形貌,晶粒大小在0.2~0.4um之间,XRPD和SEM结果表明,YPO_4∶Re(Re=Eu,Gd)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000℃;荧光光谱测试显示样品有3个主要发射峰,最强峰出现在595nm处。  相似文献   

12.
若干稀土离子与酒石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沉淀法合成了若干稀土离子(RE=Y、La、Pr、Nd、Sm、Gd、Tb、Dy)与酒石酸(H2L)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为RE2L3.8H2O(R=Y、La、Pr、Nd、Sm、Gd、Tb、Dy),且Tb2L3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制备稀土Tb^3+掺杂的La2O3纳米晶。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La2O3:Tb^3+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柠檬酸与稀土离子配比(C/M)制备的样品经800℃退火后均得到结晶性良好的六方相La2O3:Tb^3+纳米晶,晶粒尺寸约为20nm.纳米晶的三维荧光光谱图显示,Tb^3+在基质中的最佳激发波长为280nm,在280nm光的激发下,La2O3:Tb^3+纳米晶产生Tb^3+的特征发射峰,归属于5^D4-7^FJ(J=6,5,4)跃迁,主发射峰位置均在543nm处(5^D4-7^F5跃迁).同时研究了柠檬酸与稀土离子配比(C/M)对结晶度、发光性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Cr(VI)对(Sn,Ba,La)5·(PO4)3Cl·Eu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用琼脂溶液来固定分散(Sn,Ba,La)5·(PO4)3Cl·Eu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Cr(VI)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研究表明:Cr(Ⅵ)离子对固定于琼脂溶液中的(Sn,Ba,La)5·(PO4)5Cl·Eu纳米颗粒有荧光猝灭作用.在pH=9.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nm和447nm,测定Cr(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0×10^-6mol/L^-1.4×10^-4mol/L,检测限为2.99×10^-6mol/L,回收率为98.9%~103.0%.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应用于环境水中Cr(VI)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柠檬酸对高温固相法合成的Y2O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柠檬酸有利于提高Y2O2S:Eu^3+,Mg^2+,Ti^4+的发光性能,其初始亮度为1800mcd/m^2,余辉时间为8h.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提拉法生长得到了Er/Yb双掺杂的Li6Y(BO3)3晶体,测定了晶体中实际的Er3+和Yb3+离子浓度,在室温下记录了晶体的偏振吸收和发射光谱,测定了1 030 nm和1 535 nm处的荧光衰减曲线,并计算了Yb3+与Er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比于Er3+离子单掺杂Li6Y(BO3)3晶体,Er/Yb双掺杂晶体在1 000nm附近处的吸收明显增强,在1 550 nm波长附近宽达200 nm的宽带发射以及Yb3+与Er3+离子之间有效的能量传递表明Er/Yb双掺杂的Li6Y(BO3)3晶体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可调谐及超短脉冲激光的介质。  相似文献   

17.
在8K低温下测量了温梯法生长的不同浓度Nd:YAG晶体的高分辨吸收谱,Nd掺杂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02和0,03,YAG在不同浓度下都存在明显的卫星线结构。对不同浓度Nd:YAG晶体荧光光谱的研究发现,摩尔分数为0.02的Nd:YAG晶体具有最强的荧光强度,从6K到300K的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浓度Nd:YAG晶体的^4F3/2能级的荧光衰减进行了测量。实验发现,不同浓度Nd:YAG的衰减曲线都表现出明显的非指数形式,高浓度Nd:YAG晶体的荧光寿命呈现出明显的温度依赖特性,这主要归因于Nd^3 离子间相互作用和能量转移速率随N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络合剂,应用水热法合成了Pr3+/Yb3+共掺的六方相NaYF4和四方相LiYF4微米晶体.研究了晶相和电声子相互作用对Pr3+离子荧光特性的影响.在波长为976.4nm激光的激发下,在六方相NaYF4:Yb3+/Pr3+和四方相LiYF4:Yb3+/Pr3+中分别获得了赤眼可观的上转换荧光发射.与六方相NaYF4:Yb3+/Pr3+微米晶体的荧光相比,源于四方相LiYF4:Yb3+/Pr3+微米晶体中荧光发射谱线变窄、强度变弱并发生蓝移.分析研究了荧光上转换过程、晶相结构及上转换荧光强度对Yb3+离子浓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首次应用微波法合成了系列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02.+01,RE03.0+2(RE^3+=Dy^3+,Ho^3+,Ce^3+,Er^3+,Nd^3+),对材料进行了XRD,SEM、激发和发射光谱、余辉衰减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激发峰是由250~450 nm的宽激发带组成,其中,掺杂Dy^3+,Er^3+,Nd^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均为主激发峰位于310,356 nm处的宽带谱,掺杂Ce^3+的激发光谱为主发射峰位于280,330,360 nm处的宽带光谱,掺杂Ho^3+的激发光谱为主发射峰位于315,360,400 nm的宽带光谱;发射光谱为主发射峰位于465 nm处的宽带发射谱,该发光归属于Eu2+的4f65d→4f7的允许电偶极宽带跃迁,并且随着Er^3+,Dy^3+,Nd^3+,Ce^3+,Ho^3+的顺序发光强度逐渐降低.余辉衰减曲线显示初始发光亮度最高,余辉时间最长的是Sr2MgSi2O7/Eu02.0+1,Nd03.0+2.  相似文献   

20.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了尺寸为Φ20 mm×40 mm的Nd^3+掺杂GdYCa4O(BO3)3的激光晶体。用氙灯为泵浦源,对Nd^3+:GdYCa4O(BO3)3晶体的脉冲激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氙灯泵浦Nd^3+:GdYCa4O(BO3)3晶体在1.06μm波段获得了1.73m J的输出,总效率为ηo=0.012%,最低能量阈值为5.03J,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