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     
《科学之友》2005,(2):14-14
遗传生物学研究证实北京猿人并非中国人祖先,黄龙洞遗址发现填补智人演化缺环,科学家发现人类1/3基因由小RNA调控,山西稷山发现两块阴刻铭文宋金石药方方砖。  相似文献   

2.
早在公元前40万年前,北京猿人在洞穴中燃火.被尊为神及许多神话成分的火是文明社会发现的一项重要技术成分.燃料驱动的引擎替代了人和动物的肌肉,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城市,工业设  相似文献   

3.
山顶洞人生活时期动物化石的C~(14)年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顶洞位于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顶部,是1930年寻找北京猿人洞穴顶部边界时发现的。从1933年发掘到现在已三十多年了。为了确定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我们对山顶洞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化石进行了C~(14)年代测定。分析样品系古脊椎所1933年发掘的109骨化  相似文献   

4.
大荔化石人     
人们常说,中国是人类化石丰富的国家.的确,我国既发现过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又拥有人类发展所有各个阶段的代表.在猿人中,较早的有元谋猿人,较晚的还有蓝田、郧县、郧西、南召的猿人化石.在新人中,有山顶洞、柳江、资阳等地发现的头骨,还有峙峪、荔浦等地发现的零星骨片和牙齿.这些化石  相似文献   

5.
今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关科学家合作的署名文章,将北京猿人的年龄提升了27万年,也就是说“北京人”有77万年的历史,第十三层所发现的石器有100万年的历史。这引起了争议。比如原自然博物馆的馆长周国兴就对此进行了激烈的反驳,中科院院士吴新智也持保留意见。  相似文献   

6.
孔昭震 《科学通报》1981,26(17):1065-1065
自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首次发现于周口店洞穴堆积以来,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由于它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50年来,中外学者对猿人时期的沉积、气候和冰川以及伴生的动物群等诸方面研究较多,而涉及到自然环境的演变,仅有数文发表,但他们因根据不同,所作结论也不一致,而且又只限于第一地点的洞穴堆积。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科学研究中公认的一块金牌就是地质学,而其中古生物学的份量最重.古生物学中最耀眼的,则是同绕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与研究而呈现的那个时代的缤纷故事.1920-1930年代的中华大地因70万年前北京猿人的再现而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一群科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人--杨钟健正是其中一位,他们开辟了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正1960年代,近代天文学开始起航,航队的旗舰,便是1963年发现的类星体。到今年,近代天文学已走过了整整五十年。所谓近代天文学,是以四大发现为标志的,这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背景辐射。1963年,美籍荷兰裔天文学家施密特(M.Schmidt)揭开了类星体的面纱,宇宙中一种崭新的天体被发现。屈指算来,整整五十年。换句话说,近代天文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非洲的夏娃和亚当是中国人的"祖母"和"祖父"吗?北京猿人是"人类祖先"还是"人类进化的旁支"?在慎密考证过程中.科学家为我们剥开层层谜雾。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前Chadwick发现了中子。中子的发现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涉及面极广,从原子核反应堆到生物体物质的研究,乃至物质基本组分的最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导论 根据世界人类文化史的资料与记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为世界上四大古老文明国家。中国文化起源于约475,000年前出现的北京猿人。 根据中国文化史的资料与记载,笔者建议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一)由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的出现开始,到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公元前22年),笔者称谓“先秦原始文化”阶段。(二)由秦王朝开始,直到最末一代的清王朝逊位(公元1911年),笔者称谓“封建传统文化”阶段。(三)由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直到今日,笔者称谓“现代民主文化”阶段。 中国人民在先…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原子核物理学从发现中子、正电子、氘核开始诞生,伟大的科学时代从制造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吴新智 《科学通报》2009,54(19):2847-2847
今年是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发现80周年. 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件化石出土于1921或1923年, 1926年在运往瑞典的标本中鉴定出一枚属于人类的前臼齿从而使其出土地周口店闻名于世, 1927年发现了1枚保存完好的臼齿, 由此提出Sinanthropus pekinensis这个新属新种, 中译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 与爪哇猿人并立为当时已知的最初人类, 1931年, 从这个遗址出土的石片被鉴定为人工制造的工具, 一些遗物被鉴定为人类用火的余烬, 更坚实地确立了这种古人类在人类进化上的重要地位. 1959年东非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发现170多万年前的石器, 大大地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 北京直立人不再是最早的人类. 但是由于这个遗址不但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 还伴存有丰富的石器、用火遗迹、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化石, 20世纪80年代应用新技术测年进一步认识到古人类在这个遗址生活的时间跨度很大, 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使它的研究价值在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在约里奥—居里夫妇合成第一个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磷30)五十年之后,人们已发现了19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制成了十七种超铀元素,其中最末一种是我于(1984年)3月22日在巴黎宣告其诞生的108号元素,当时适逢人工放射性问世五十周年。事情是这样的:我所领导的一个由十二位物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在达姆施塔得重离子实验室(GSI)人工制成并鉴别出三个108号元素的原子。这一发现使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些原子的寿命远比通常预计的要长。此外,这一发现还说明,人们早先何以能发现107号与109号元素(我们在1981年与1982年分别合成了这两种元素),它使我们更  相似文献   

15.
磷矿粉肥效问题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庆逵 《科学通报》1966,11(2):49-49
解放以来,大量磷矿资源的发现,使我国的化学磷肥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磷矿粉的直接施用问题也为大家所注意。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农化研究室从1951年起,对我国主要类型磷矿粉的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就这项研究结果总结一下影响磷矿粉中磷素可给性的各项因子。磷矿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首先在欧洲发现的。十九世纪末期,国际上已经有了关  相似文献   

16.
王天保 《科学通报》1978,23(1):45-45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Landsteiner和相继发现精于具有抗原性,其抗体在体内、体外均能抑制精于的活动。这一发现开创了不育症的免疫机理和应用免疫学方法控制生育的研究领域。但是、早期的研究结果不甚肯定。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弗氏辅助剂(Freund's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前,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在进入原子能时代的重大转折前后,科学实验探索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钱三强先生关于《我对五十年前裂变现象发现前后的一些回忆》的文章记述了这一过程,他的回顾对今天我国的基础科学之研究不无历史性启迪.  相似文献   

18.
天体脉塞     
早在五十年代,在发现了中性氢原子的21厘米谱线后,射电天文学家曾试图在银心、反银心和仙后座A方向上探测星际羟基(OH)分子,但由于对该分子的跃迁频率了解得不精确而失败了。经过四、五年的艰巨、精密的实验室准备工作后,1963年威因雷伯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液晶的认识大约已经历了一个世纪。莱尼茨尔(F.Reintzer)曾因发现液晶而享有盛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已有文字记录描述了与液晶性质相类似的规律。然而关于液晶性质和结构方面的研究,却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布朗(G.H.Brown)和肖(W.G.Shaw)在《化学评论》上发表文章之后(1957年)。科学家们习惯上认为物质存在着迥然不同的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在气体状态,微粒充满整个容器,并在其中自由自在无所约束地漫游。在液体状态,分子没有高度的序列性,分子绕其长轴旋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原子核物理学是最年幼的科学之一。从“原子核”这一名词产生到今天还不满五十年。自上世纪末法国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性物质至今也不到六十年.在六十年不到的时期内,原子核物理学已经开辟了辽阔的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这一领域的疆界还在迅速扩张。在研究中已经有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