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度的宋代文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拓展,尤其是诗词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出现不少颇具创见的研究成果,但散文和俗文学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宋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仍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2.
《叶梦得与苏轼》一书以历史上多有争议的叶梦得与宋代文学史上的冠冕人物苏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诸多领域的对比分析,较为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态,为宋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陈明显教授治学方法独到,已先后出版了10多部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著作,在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要的学术成就。其学术成就和治史方法具体反映和体现在学术生平、学术著作、学术观点和学术特色之中。  相似文献   

4.
饶宗颐教授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地位,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诸多领域皆有高深造诣,堪称当今学术界大师级学者。饶先生的治学方法既有家学渊源,又继承了王国维、陈寅恪等近代学术大师的风格,且后来居上,饶先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突出地表现为创新精神的自审精神,而他那种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强烈使命感更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5.
由浙江大学、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浙江工业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4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0-14日在杭州召开。浙江大学副校长胡建淼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7.
欧阳修文学思想中的文道观、经世观和创新观,深刻地影响了末代文学的发展。受欧阳修文学思想影响,宋代古体诗文得以复兴,文风趋于平易;文学表现世俗生活广阔题材,并用以砥砺人格,整饬道德;作家勇于疑古翻案,破体为文,创造文学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宋代咏梅文学极其繁荣,是当时整个梅艺文化繁盛的一个方面,有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广阔背景。它以审美的方式体现着宋人道德情怀的健举、人文意趣的拓展。其最大贡献在于展示了梅花审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意趣,以语言艺术的明确意义和丰富手法塑造了梅花作为品格象征的崇高形象。  相似文献   

9.
宋代咏梅文学极其繁荣,是当时整个梅艺文化繁盛的一个方面,有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广阔背景。它以审美的方式体现着宋人道德情怀的健举、人文意趣的拓展。其最大贡献在于展示了梅花审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意趣。以语言艺术的明确意义和丰富手法塑造了梅花作为品格象征的崇高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根据当时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的状况,对欧美重要作家作品予以简要介绍,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起到引路作用。他以西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为榜样,反对僵死的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旧文学。他以外国批评家的理论来解决新文学运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小说、诗歌,而且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传统的文学史的撰写即将走近“僵死的终点”^[1](P70),接受美学的引进为“重构文学史”指示了新的方向。运用自觉的接受史意识重新撰写文学史,不仅能深化对文学家、文学理论和文学规律的认识,而且成为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学术研究领域。在文学史的个案如辛弃疾研究中,当我们审视其词  相似文献   

12.
宋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繁荣,也引发了美学产业的勃兴。美学产业是推动宋代文学审美俗趣凸显的关键性力量。宋代的诗、词、话本、戏曲等典型文学形态,都受到了美学产业深刻而强烈的影响。唱词业催化出"商品词","商品词"是主要体现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具有商品属性、在市场上用于商业活动的词作,包括民间词和部分文人词,呈现出俗趣凸显的美学特征;书坊出版业深刻影响了宋诗,对宋诗所呈现的审美俗趣产生了直接的、关键的影响;在演剧业激励下,宋戏曲呈现出民间性、娱乐性、通俗性的审美趣味;说书业决定了宋话本思想上的娱乐取向、内容上的以俗为美和语言上的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3.
准确把握一个时代学创作主体和主流学的特质,是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宋代政治、经济和化的主要特质,决定着宋代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这种特质和风貌,孕育出宋代主流学的艺术特质、创作规律和总体成就。这些特色、规律和成就,冲破了封建正统学思想的束缚,依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演进,在古代学史上铸就了光耀千古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10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学科的建立、比较文学的方式、国际化的视野与方法、文学文献的全面整理研究(含出土文献)等方面,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经学与文学的彻底分离悖离了中国文化的实际。学科的条块分割导致对国学的漠视和研究的壁垒。学术思路、视野的拓宽,环境的变化,文学研究失去对文学本身的理解。复杂的文化背景及种种干扰,使文学研究成为名利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阐述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论及文学研究方法的特质、树立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创造性思维与现代意识以及宏观立意、微观操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日本学者的宋代科技史研究,有以下5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时间较长,每个阶段研究重点不同;二是内容丰富,研究领域广阔;三是研究群体以科技史家、历史学家、经济史学家等为主;四是三种研究方法并重,即日本考据学研究法、“唐宋变革”研究法和西方科学史研究法;五是成果显著,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开始用社会史、文化史以及考古学、人类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宋代科技史.  相似文献   

17.
文学鉴赏文学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鉴赏与文学研究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对于文学问题的两种精神活动,二者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中各有自己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合理安排各自的比重,不能顾此而失彼。  相似文献   

18.
陈伯海先生在迄今20余年的对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研究领域里,不断保持自己的学术活力,不断延伸拓展研究领域,形成了擅长宏观概括、理论思辨又宏微观结合的学术风格。他探讨的学术领域,大致有唐诗研究、文学史宏观及其理论框架研究,传统文化特质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且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由博返约的多种训练与史论结合的科学态度,妥善处理好新思潮与老传统的辨证关系,认真迂执的性格与坚韧不拔的学术追求,这些都是他学术风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与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其研究范式的形成,源于西方文学社会学理论与“知人论世”的中国学术传统的交互作用.“制度与文学”范式推动了古典文学研究,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本文提出突破当前研究困境的两种方法,一是坚持文学本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开掘新论题;一是加强“制度—文化—文学”与“制度—文人—文学”双线交错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增人的《王统照传》与《王统照论》 ,代表了中国 90年代王统照研究的新水平。与 80年代乃至此前的王统照研究进行比较 ,90年代这一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资料工作全面扎实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有深刻的精神沟通 ;选择了最易于发挥主体感情的文体形式及话语方式 ;把研究对象置于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背景上思考 ;第一次对王统照独特的人格内涵作了全面、认真的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