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规范场     
1984年12月,杨振宁和米尔斯亲临北京参加“杨振宁-米尔斯场学术会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李顺祺拜访了杨振宁和米尔斯,米尔斯欣然应允为本刊写一有关规范场的专文。现将此文特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杨振宁-米尔斯场学术会议于1984年1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杨振宁、米尔斯、严济慈、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和彭桓武等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周光召主持了开幕式。30年前,在Phys.Rev,上发表了一篇对今后粒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声感织物”,这种织物材料,不仅能够像麦克风一样“听到”声音,还能像扬声器一样“发出”声音。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称为“预制件”的分层材料块,由压电层和响应声波振动的增强材料成分制成。预制件材料块大约有记号笔那么大,然后被加热并被拉成40米长的细纤维。这种纤维在弯曲或机械变形时会产生电信号,从而提供一种将声音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方法。这种柔性纤维被编织成织物时,也能够像海洋中的海藻一样,任意弯曲。  相似文献   

4.
纤维质原料生物量全利用与生态工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0年代初,石油危机曾推动刚刚兴起的生物技术大力研究纤维质原料综合利用技术,各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了专科研究机构。我国在“六五”、“七五”期间曾掀起高潮,由于技术经济关久攻不破,效益差的现实使这一刚刚燃起的火焰萎缩下来。如何走出当前研究的低谷?本文首先分析了纤维质原料生物量全利用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生态工业的概念设计及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新松  聂光宇 《科学通报》2004,49(21):2160-2163
采用电纺法制备超细纤维,利用相分离沥滤机理致孔,也称为“电纺-相分离-沥滤”法(Electrospinning-Phase separation-Leaching, EPL),制备纳米多孔超高比表面积超细纤维。将聚丙烯腈(PAN)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溶于共溶剂中进行电纺,获得共混物超细纤维,PAN与PVP发生相分离,利用PVP溶于水的特点沥滤洗出PVP而致孔。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纤维表面和截面结构,并用比表面测定仪测量超细纤维的比表面积。结果显示,纤维比表面积随电纺溶液中PVP含量增加而增大,直径为2130 nm PAN多孔纤维的比表面积达到了70m2/g以上,超细纤维的截面呈现多孔结构,孔尺寸约30 nm。  相似文献   

6.
陈怡 《世界科学》2022,(4):25-28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调节餐后血糖的水稻高抗性淀粉的基因发掘及新品种选育”展开,该奖项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中心朴钟泽领衔的特种稻研究团队获得。发现抗性淀粉1982年,英国科学家英格利斯特(Englyst)等人在进行膳食纤维研究时,发现不溶性膳食纤维中含有淀粉成分,并首先将这种淀粉定义为抗性淀粉。  相似文献   

7.
1905年,当26岁的爱因斯坦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瑞士专利局职员时,他就完成了五篇论文,其中一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1916年,他又发表了内容更加精深的广义相对论。这些都是划时代的文献,通过它们,爱因斯坦用崭新的相对论“时-空”观替代了牛顿的经典“时-空”观。相对论问世以后,在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纷纷研究它、应用它。如今,经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广泛研究和发掘,相对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还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本文介绍其中最著名的“孪生子佯谬”、“外祖母佯谬”等,同时也对“时间旅行”和爱因斯坦本人作简要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张维 《自然杂志》2007,29(2):119-123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张香桐院士,是我国对神经生理贡献最大,最负国际盛誉的神经生理学家之一。他是神经元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在机体各部位的肌肉在猴运动皮层的定位研究、肌肉传入神经纤维分类、视觉研究、针刺镇痛神经机制的研究等方面有重要建树,对我国神经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1989年出版的《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中,张香桐被列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间对神经科学进展有贡献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β-淀粉样蛋白在石墨表面吸附及凝聚结构的STM和AFM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研究了β-淀粉样蛋白(Aβ42)在石墨(模拟生物膜中的疏水表面)表面的吸附以及凝聚体的精细结构。研究发现Aβ42易吸附在石墨台阶等缺陷处,首先形成初纤维(中间体),再形成纤维,纤维之间可以交织在一起形成螺旋状结构。这些结果为研究β-淀粉样蛋白的凝聚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奇云 《世界科学》2004,(3):13-14
2004年1月29日,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创造出了物质的第六种形态——“费米子凝聚态”。这是该小组继1995年创造出物质的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之后,在量子科学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光学纤维的研制工作进展非常迅速,光学纤维中,以白聚焦型(折射率呈连续分布)光学纤维为例,日本在1968年就研制出了商品名为“SE-LFOC”一种众所周知的光学纤维。这种光学纤维以多组份玻璃为原料,光的传输损耗可达10分贝/公里以下,包层型(折射率不连续分布)光学纤维的研制起步虽很早。1970年,用添加TiO_2的石英玻璃作纤芯,首先在美国制成,随后在日本也加紧进行了研究。1972年,用含B_2O_3的高硅氧玻璃作包层,制成了石英玻璃为纤芯的光学纤维(ETLOF-1),为以后研制低损耗光学纤维开创良好的开端。1973年又进一步开始研制用塑料(聚合物)作包层、石英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十年来,有关液体静压支承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发展很快。但在高压支承中,如何考虑“压-粘”效应和“压-弹”变形对承载特性的影响,还尚待研究。本文首次考虑了油液的“压-  相似文献   

13.
施郁 《自然杂志》2021,43(1):71-80
文章综述了理论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的生平和科学成就。安德森的科学工作既紧密联系实验又有深刻的普遍意义。他对凝聚态物理有很多方面的具体贡献,如确立了一些核心概念或者范式,特别是对称破缺。他建议用对称性自发破缺解决粒子物理领域杨-米尔斯理论中的规范粒子质量问题,而他在自旋玻璃方面的工作对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也有影响。 安德森在层展论(笔者译自emergentism)的崛起中居功至伟,他强调高层次物质的规律不是低层次规律的应用。笔者认为还原论和层展论是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胡和生 《科学通报》1980,25(6):241-241
一、引言关于四维吋空中杨-米尔斯方程是否存在具有限能量又无奇点、且场强在无限远处为0的静态解,是规范场研究中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到1976年,Deser得出:除n=5外,n维时空(指度规为ds~2=-dx+dx+dx+…+dx_(n-1)~2)中紧致群规范场方程不存在具有限能量又无奇点,且场强在无穷远处适当快地趋于0的静态解。这里,特别令人注意的是四维  相似文献   

15.
羊绒衫因其具有“轻、柔、爽、糯”的特性,一直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许多消费者在穿着羊绒衫的过程中,发现羊绒衫有起球现象,因此对羊绒衫的质量产生疑问,现就此问题向广大消费者作一介绍。影响织物起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纤维的长度:用较长纤维制成的织物起球程度轻于较短纤维制成的织物,由于单位长度内纤维头端数少,露出纱和织物表面的纤维端也较少。另外,长纤维间的抱合力较大,纤维不易滑出到织物的表面。纤维的细度:粗纤维较细纤维不易起球。粗纤维纺成的纱,单位面积内纤维根数少,露出纱和织物表面的纤维端较少。另…  相似文献   

16.
扭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扭量理论在1967年崛起,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势头越来越大。扭量理论的创始人彭罗斯,由于在黑洞和旋量相对论方面的杰出贡献,早已为人们熟知。但是国内关于扭量理论的介绍却寥若晨星。当前在引力理论、粒子物理和相互作用统一理论中扭量都起着主要作用,利用扭量已经找到了自对偶杨-米尔斯方程的全部解。《扭量理论》一文对扭量的数学和物理两方面均作了评述,并对彭罗斯学派和扭量理论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东海大学科技情报中心在解明古墓中发挥了威力 1988年6月,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担任挖掘“藤之木”古墓的工作。在调查石棺内部时,先把石棺开个8毫米直径的小洞,而后把纤维式观测器[fibr-e scope]插进去,通过它摄影石棺内部的彩色片。1983年,调查奈良县明日香村的古墓时,纤维式观测器在拍彩色壁画中发挥了威力。东海大学科技情报中心主任坂田俊文教授说:“橿原考古学研究所把由纤维式观测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6):6-6
2009年3月初才发射升空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4月中下旬就向地球发回了首批惊人照片。今后3年里,“开普勒”将对准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天琴座区域,目的是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19.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11):12-12
“机遇”号准备“跳火坑,俄罗斯2009年发射“火卫-土壤”探测器,科学家首次发现围绕恒星运转的小型褐矮星,我国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神奇“磁零点”,欧“联盟”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于福升 《自然杂志》2023,(5):394-396
1974年丁肇中和Richter教授发现粲夸克被称为粒子物理学的革命,随即于1976年荣获诺贝尔奖。研究粲夸克弱衰变性质的粲物理在过去十年间取得巨大进展。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被科技部评为“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现粲衰变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被英国《物理世界》杂志评为“2019年十大突破”。中国理论与实验团队为这两项突破性进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