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波涛万里的长江一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然而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长江“病了”,变得污水横流、鱼类锐减、肆虐无常.于是,人们又遍寻“药方”,《长江保护法》就是其中之一. 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流域立法,“长江保护法》的施行,将彻底改变“九龙治水”的现状,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1,(6):56-59
水体污染、生态破坏、乱采泥砂,这些“病”让长江不再年轻. 尽管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出台保护长江的相关法规政策并不少,但要制定一部全面性、特殊性的关于长江全流域的系统性法律,仍然很重要. 长江承载重要战略功能 2019年长江经济带GDP45.78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6.2%.11个省市除上海市以外,GDP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6.1%,其中贵州省和云南省的增长率达到8%以上. 长江流域内的航运具有成本低、运输能力大、占地少、能耗低等特点,拥有“黄金水道”之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天,长江武汉段江面上江豚捕食嬉戏的视频引来不少人关注."十年禁渔做得好不好,江豚说了算."从多年未见到随意偶见,翻腾的江豚是折射长江生态环境变化的"风向标",也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 作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长江涵养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其中,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因为对...  相似文献   

4.
973计划“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研究”(2009 CB421200)项目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及目标,在中国近海碳通量季节和年际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碳源汇格局的主要控制过程与机制、海洋酸化生态效应及历史重建、碳循环及海洋酸化生态效应变化趋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根据该项目部分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各方面诸多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略性介绍.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4,(10):16-17
<正>最新一次普查监测到有1249头江豚,这是2006年开始普查以来,首次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长江的“微笑天使”又回来了。就长江江豚的数量和下一步保护措施的问题,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2022年最新一次普查监测到有1249头江豚,这是2006年开始普查以来,首次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相似文献   

6.
<正>从国际法视角来看,日本强推排污入海涉及哪些国际法?对于不可逆的生态影响,是否可以追责?当地时间8月24日13点(北京时间12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正式启动。从国际法视角来看,日本强推排污入海涉及哪些国际法?对于不可逆的生态影响,是否可以追责?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东亚海洋政策项目负责人郑志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法理上来说,日本福岛核电站“排污入海”可能涉嫌违反多个领域的国际法,比如1972年《伦敦倾废公约》,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首批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青海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12月22日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效及亮点公报。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首批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2,(3):31-32
以前,只见过报道说珠穆朗玛峰“长”高了,那么,长江是否也能变长呢? 不幸的是,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地位。主持测量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刘少创研究员称:“尽管这一数字的变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神七”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身着特制的“飞天”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京沪高铁”的建设,杭州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落成,北京“T3 航站楼”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于1980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加入书并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由此开启了中国一个新兴领域的崛起之路。 intellectual property一般直译为“知识产权”,同时也有译为“智慧财产权”。通过对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发展历史以及内涵外延的综述,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来,累计抽引长江水400多亿立方米,缓解苏北、鲁北和胶东半岛缺水问题,惠及沿线超6800万人。南来之水汩汩北上,南水北调东线保障了受水区供水安全,为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凡 《科学大观园》2023,(10):20-23
<正>在走向深海的过程中,“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成功研制和交付使用是一个里程碑。2012年9月,“科学”号在青岛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运行管理,拉开了我国从海洋系统视角开展深海大洋研究的序幕,引领了中国海洋科学调查由近岸到大洋、由浅海到深海的历史性跨越。这10年,“科学”号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迅猛发展的光辉历程,也是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坚实迈进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拉索”记录到来自伽马暴GRB 221009A高达10万亿电子伏特以上的伽马光子,在人类长达60年的伽马暴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宇宙中的背景光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厚’,光在宇宙中的速度并不是恒定在299,792.458千米/秒,它有可能更快,也有可能更慢。”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的高能伽马辐射精确能谱,该成果揭示出宇宙背景光在红外波段强度低于预期,同时也检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不必辨清“生态环境”是否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指主体与主体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指主体外的客观环境(过去指物理化学环境,现也包括生物因子)。因此,两者概念完全不同,说:“生态环境”是概念重复或大致重叠,是不对的。说由此“生态环境”一词不科学,不能用,也是不对的。我从来理解“生态环境”一词,就是“生态和环境”,或“生态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日本21世纪的前50年想拿30个诺贝尔奖!也就是说,平均每5年要获得3个。不完全是尽说大话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教授评论认为,国家“没有头脑”。仔细想一想,这一口号真是“没有头脑”,是一时兴起的狂妄之言吗?应该不是。作为在正式文件中被提出,首先表明了有过调研,存在可能性;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日本,一般也不  相似文献   

16.
天一 《科学大观园》2005,(21):52-5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飞行任务。此次的“天舟快递”有何升级?发射任务有哪些看点?椰林含翠,山海问天启新程。伴着震天动地的轰鸣,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穿云破雾、直入云霄,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第一艘“货船”正式起航。  相似文献   

18.
<正>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以“921”为代号正式获批。30年间,我国先后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功拥有自己的空间站。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以“921”为代号正式获批。30年间,我国先后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功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如果说载人航天工程让我们的飞天梦有了目标,那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则让这一目标有了轮廓,其中的每一步都要有稳扎稳打的火箭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建议称为“沙司”或“萨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RS”一词是CarloUrbani医师提出的 ,时间是 2 0 0 3年 2月 2 8日 ,他是WHO的专家 ,也是第一位死于SARS的专家。 3月15日 ,WHO正式采用此词。目前 ,此词已被全球科学家广泛接受。据此 ,正式拟定一个中文名确有必要。我想 ,可参考AIDS的译法 ,即采用音译 ,以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我建议译为“沙司”或“萨斯”。沙司的优点是发音接近 ,笔画少 (共12画 ) ;萨斯的优点是发音更接近 (注 :沙字的汉语拼音为sha ,萨字的汉语拼音为sa) ,但笔画较多 (共 2 8画 )。再查 ,抗菌药物sarpicillin已译为沙匹西林 ;肠道细菌salmonella早已译为沙…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术语研究》在2005年第2期上特辟专题,就“生态环境建设”提法进行了讨论。笔者仔细拜读,在深受启发的同时,觉得有几点值得商榷。一、“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不是黄秉维先生笔者在2003年曾就“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概念的起源与内涵进行过探讨,发现“生态环境”这个汉语名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已有50年历史。[1]因为,在1953年出版的译著、苏联А.П.谢尼阔夫著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экотоп生态环境”[2]。在1956年出版的《俄英中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名词》中已经有了汉英俄对照名词“生态环境ecotope экотоп”[3]。基本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也开始在部分生态学著作的题名中出现。[4-5]因此,黄秉维先生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即1980-1982年期间)提出“生态环境”一词,实属重提,而不是首创。即使黄先生自己说“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黄先生是“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有关“首创者”[6]的说法欠妥。二、“生态环境”一词在国外也有较普遍应用笔者曾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在线书目进行过并行检索。结果表明,共有10种书籍在题名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5种出版于中国,1种在波兰,1种在巴基斯坦,1种出版于南非,1种在美国,1种作者不详[1]。同时对1973年以来的CAB文摘进行的检索结果表明,共有99篇论文、报告和著作在题名或摘要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中国作者44项,德国作者9项,法国作者4项,其他20个非英语国家29项。国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和新加坡共13项[1]。Barrows在他编写的《动物行为、生态学和进化词典》中也收录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一词[7]。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使用Barrows认为“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生物、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综合,既包括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也包括对生物不起作用的因子。而“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一个生物的特定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影响该生物对种群生长的贡献”[7]。孙儒泳等认为“所有生态因子(即‘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9]。笔者曾将“生态环境”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1,11]。王如松最近指出,“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10]。虽然目前对“生态环境”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对生物起作用的那些因子[7,9,11];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生态关系”或“功能性关系”[10]。而事实上,“生态环境”一词与“外部环境”[7]“生物环境”[9]“粗粒环境(coarse-grained environment)”[7]和“细粒环境(fine-grained environment)”[7]等词组一样,在词组结构上均属偏正结构。这些“环境”概念各具特定内涵,并共同构成了生态学整个概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使用。四、“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不在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受到许多专家的质疑,这是事实。但是,其弊端并不在于“生态环境”。因为假如当初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人,知道“生态环境”一词既可能是“生态学的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简称,又可能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很可能就不会提出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当提出者在可能面对多种解释(如“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生态或环境建设”,等等)的情形下,还不至于“明知故犯”,使自己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事实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正在于提出者当初并没有弄清“生态环境”与“生态学的环境”和“生态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环境”与“环境”的区别。直到1999年,黄秉维先生在承认错误时也还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8],便印证了这一点。因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的看法仍然不妥。五、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生态环境”一词一般而言,政府行文是面向社会的,它所采用的某个学科的术语,不仅要求在本学科是科学的,更要适合于整个社会,既具有普遍性又不会引发歧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用。在日常用语中用“生态环境”一词“也是可以的”[12](无论它是“生态学的环境”的简称,还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但是,(1)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环境建设”(即“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没有普适意义,不必见于政府行文之中;(2)若“生态环境”一词用于政府行文之中,既可理解为“生态与环境”[12],又可理解为“环境”[8],还可理解为“由生态引起的环境问题”[12]等等,容易引起混淆。因此,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笔者同意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提法加以纠正,并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保护环境”等来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