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玥  张奕  田国行 《河南科学》2013,(12):2255-2260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量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整合度、整合度核心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郑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30---2012年,郑州城市形态由方格网状逐步向环网结合组团模式发展;城市形态演变表现出明显的历史依赖路径;在拓展方向上,城市中心一直集中于主城区,并向东、西、南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城市空间形态多尺度描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间拓扑关系是空间句法研究的基础.讨论了空间句法的系列变量,并以武汉市为例,提取武汉市的交通网络轴线地图,在GIS环境下讨论了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内的空间句法变量,得出空间可达性是评价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子,而集成度是描述空间可达性的直接变量.利用空间句法变量可以进一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空间发展是自组织和他组织共同交互作用的过程.利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割方法,借助AutoCAD和DeapthMap软件,构建轴线模型,对平顶山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具有以下特征:中心城区的范围不断扩大且空间位置没有发生偏移;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轴线;城市空间智能性水平在下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呈半同心圆状圈层式扩展模式.煤炭资源开采、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因素、企业布局共同影响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该研究可为平顶山市未来城市建设走向提供借鉴,亦可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句法的福州城市游憩空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城市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句法理论的句法轴线集成度参数值,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格局、句法轴线、智能度和游憩吸引物等角度对福州市游憩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游憩空间呈点状零散分布;福州市核心轴线形成较为成熟的环状结构;福州市游憩吸引因子与核心轴线的协同性不高.通过城市游憩空间的形态结构分析,发现福州市城市游憩空间的吸引物与轴线分布的空间不吻合.  相似文献   

5.
多层面商业空间整合度与人流量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空间句法软件计算多层面商业空间轴线整合度,研究其与人流量分布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出入口、楼层转换、垂直交通等其他空间变量对多层面商业空间中人流分布的影响程度.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得出基于空间句法的对多层面商业空间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特色街区可以展现城市性格、打造城市名片,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特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升级改造和空间活化的问题.文章以合肥市罍街的空间更新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理论对其更新前后进行视域和轴线空间对比分析,以期探寻街区升级在空间结构上产生的变化,并量化地解读街区更新在形态、视觉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村落,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传统村落绵阳市魏城镇铁炉村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定量分析铁炉村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解析铁炉村"组团轴线式"的空间结构,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村落空间形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利用的新思路:应保护村落原有的空间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苏州市句法空间集成核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空间句法分析技术,构建了1995年和2004年2个时期苏州城市空间集成核.通过SPSS对不同时期集成核轴线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集成核形态、结构与增长中心等变化特征,分析集成核变化所隐含的城市空间中心性变化,从而为城市演变提供了空间系统的内在解释.建议新一轮空间规划遵循空间系统内在的句法法则,构建不同职能的主副多中心结构,充分利用环路与干道交接地带的集成效应,加强主集成核沿线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铁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将空间句法的拓扑分析和GIS的定量分析结合,以上海市区为例,试图解释城市道路网结构对城市商业中心布局及等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道路网拓扑结构对城市商业中心的布局具有高度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布局都倾向于位于轴线的集成度较高(轴线颜色为红色系列)的地区;此外,商业中心的等级与各自范围内轴线的控制值、连接值和局部集成度成正比,即轴线控制程度高、连接值多、局部集成度高的商业中心其等级越高,而与全局集成度和总深度的关系则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再者,智能度散点图显示,五个等级商业中心的局部空间智能度高于全市智能度,即表明各级商业中心倾向于位于全市范围内可被感知性较高的“智能”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寺观类建筑空间特征的研究普遍缺乏科学定量的描述.本文以空间句法为工具,以元大德年间、清康熙年间、民国十二年、抗战期间、2004年实测图以及2019年实测图6个不同时期的巢湖中庙平面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凸空间模型和视域边界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庙的空间结构特征和视域分布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综合分析了中庙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1.
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自诞生伊始就与城市空间紧密联系休戚相关。该文以典型的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与西安城市空间的演进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作为理解城市局部及全局空间联动的逻辑语言,建立了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与西安整体城市空间的句法轴线地图,并重点选取集成度和智能度这两个重要的形态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聚居区空间与城市全局空间的拓扑关系变化解析,以及聚居区中心结构的变化剖析,探讨了鼓楼回族聚居区和西安城市之间协同演进的特征规律,证明了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内部空间网络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并且聚居区内部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内外网络构成的耦合互动是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的保护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启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字模型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客观描述各类型城市空间的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数据可进一步分析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法构建张家口市线段网络模型,并通过GIS对张家口市14 394个POI兴趣点进行点密度分析,用于检验线段网络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借助Depthmap软件平台对张家口市区空间的整合度、协同度和选择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城市空间形态具有以下特征:(1)部分片区周边空间过于复杂,步行体验有待提高;(2)主城区核心突出,有逐步形成南北双核心的趋势;(3)道路交通南松北紧,部分道路交通可达性较差;(4)城市边界形态逐渐向南北扩张,且南部新城扩张速度快于北部老城。  相似文献   

13.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在空间分析中利用句法模型挖掘和描述空间系统内部的复杂关系,从而使规划更加具有科学性。文章以湖北通城县为例,分析了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即建立轴线模型以进行整合度指标计算,分析通城县城市空间的可达性,并对存在问题予以归纳,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将轨道车站出入口客流分布系数的预测问题转化为对站点周边路网中行人活动分布比例关系的研究,采用空间句法轴线图模型的道路R3集成度建立预测轨道站出入口客流分布系数的方法.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轴线模型估算轨道车站出入口客流分布系数产生影响,选取上海8个郊区轨道车站24个出入口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分析,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精度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空间网络的轴线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空间网络不易言表的复杂特性,提出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模型分析机制,通过对城市空间网络的拓扑关系及其功能属性的量化与图解式的定性描述,挖掘城市空间网络的内在结构逻辑——组构,进一步阐明自下而上的内在规则与自上而下的强制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对城市空间网络整体性关联的研究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城市设计者的设计成果在顺应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性与自组织性的同时,发挥正向的、积极的、高效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角度定量描述城市结构形态,GIS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和高效的地理建模能力,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增强GIS空间分析能力和深化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研究.从功能和数据角度探讨GIS和空间句法的集成,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剖析了校园空间结构布局特征,解析了形态结构组织.  相似文献   

17.
提出已有的空间句法轴线模型在预测轨道站出入口客流分布系数时忽略了区域内建筑这一重要因素,而不同类型建筑对人们出行活动的产生和吸引量、出行分布的作用大相径庭.选取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作为核心指标,对轴线模型进行修正.根据居住区轨道站各出入口所对应的周边半径500m区域内的建筑密度差异和国内外相关规范对高层建筑的规定,得出修正轴线模型的适用条件.采用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居住区轨道站进行修正模型及适用条件的验证,得出修正轴线模型公式准确率达到91%以上.认为修正模型及适用条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为轨道站出入口步行通道设计、出入口公交站点和自行车停泊位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将空间句法模型与传统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相结合,分析西安书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客体和主体视角下两种方法的反馈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空间认知调查结果对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以负反馈为主,但与其对街区游览通道轴线的分析结论高度一致,这是因为游客的空间体验主要来自于游览通道。此类基于城市旧街区的功能混杂型历史文化街区,运用空间句法模型时应区分游览、生活等不同功能的街道类型,使其空间特征研究更符合主体的游览体验,为街区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空间句法这种定量的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对商业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的易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合肥之心城为例,通过分析其三层平面交通空间的轴线图,比较其句法变量,来探讨此空间的易读性性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集美学村中集美大社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分析集美大社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与人车流量契合的程度,对集美学村的可持续性更新设计提出规划建议;运用空间句法分析规划成果,从而探讨基于量化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更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句法的便捷度分析,不论是整体或局部,皆呈现出与集美大社现况相符的结果;同时,集美学村更新设计的大部分规划构想与空间句法的分析成果相符,将空间句法结合历史街区更新实践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