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6,(19):34-35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研究一直被喻为破解生命之谜的关节点。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由此,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和“两弹一星”一样,中国人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被负载了很多意义:科研的,民族荣誉感的。尤其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这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几乎是零距离的接触。直到这么久过去了,这也是对中国在科学领域里做出世界上第一流成绩的一个最好证明。这次…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语义分析的方法指出"medicine"和"医"的含义颇为复杂,并由此讨论了诺贝尔医学奖的评奖标准问题。本文的重点是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讨论有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过程中的优先权问题。文章简要回顾和分析了围绕屠呦呦走向获得诺奖的漫长过程中出现的重重"雾霾"。优先权问题和科学奖励问题是科学社会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而假借"集体主义"之名否认个人的优先权则是优先权之争的"畸变形式"。  相似文献   

4.
5.
<正>说到鼠疫,不能绕开的一个人就是伍连德。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实现了第一次以科学理念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的成功范例。1879年3月10日,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小岛——槟榔屿。他的父亲是广州人,年少时迁居于此。童年时期,伍连德学习刻苦。晚上家里公用的煤油灯熄灭后,他就"点燃粗陶碗上沾着干瘪细绳的小椰油灯,在昏暗摇曳的烛光下苦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1896年,17岁的伍连德考取了英女皇奖学金,于是,他前往英国,赴剑桥大学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22,(21):14-15
<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会掷骰子,万事万物都具有确定性。由于觉得过于不可思议,他形容量子纠缠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而这次三位科学家的发现,推翻了他的部分理念。近期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以此表彰他们为纠缠光子实验、证明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2,(21):28-29
<正>诺贝尔奖也出现过错误,最严重的是1949年获奖的前额叶切除术。所谓“前额叶切除术”,就是通过破坏大脑的前额叶,使有攻击性的精神病人安静下来。事实上,前额叶负责诸如记忆、分析、思考等重要的脑部活动,摘除了它,就相当于把人变成了行尸走肉。  相似文献   

8.
<正>物理学奖在全球华人诺奖成绩单里占据重要位置。据统计,自诺贝尔奖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物理学奖是华人拿奖最多的奖项,共有6位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各奖项中颁发次数最多的,也是华人科学家获奖最多的诺贝尔奖项。近年来获奖的物理学理论,往往显得“高冷神秘”,如“上帝粒子”和“拓扑相变”理论。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2,(21):24-25
<正>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被多次颁发给生物、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物理等领域,可谓是“不务正业”。据统计,2001年至2016年,在已颁发的15个诺贝尔化学奖中,与生物相关的化学奖达10次之多。  相似文献   

10.
风雨百年     
<正>纪念五四运动100年,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现实人生的反思,更是对前路漫漫的指引。穿越风雨百年,读懂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壮阔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巴黎和会决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划归日本,帝国主义强权政治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图为巴黎和会场景。  相似文献   

11.
百年灯泡     
<正>1901年,一只看似普通的灯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第6消防站正式投入使用。没人能够料到,这只其貌不扬的灯泡,竟能在109年后,继续散播着温热的光明。在此之前整整一个世纪中,它很少被关掉过,其中最长的一次间歇,也不过是一个礼拜。  相似文献   

12.
百年责任     
那一日,中国的一座百年老屋的主人,突然收到一封信,信是用英文写的。满怀着疑惑,主人小心地拆开信,但里面也全是英文,于是找人翻译。信是从英国的一所大学寄来的,信尾的署名是一位名叫汤姆的人。  相似文献   

13.
百年胸罩     
胸罩的起源扑朔迷离.早在1859年,一个叫亨利的纽约布鲁克林人为他发明的"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了专利,被认为是胸罩的雏形.1870年,波士顿有个裁缝还在报纸上登广告,售卖针对大胸女性的"胸托".到了1907年,专门设计长袍的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声称:"我以自由的名义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百年雅集     
中国文人历来讲究"诗书画印",四者无可分离,每幅作品都必须有钤印才算完成,否则就系出无名了。本来文人必备的私人印章可以交给篆刻的手艺人去弄,但这方印实在太能表明自己的心情了,也是标榜自我风格的绝佳凭借,所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自己动手刻制印章。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出身农村家庭贫寒,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日本岛津制作所工作。1985年2月,田中由于一次偶然的实验失误意外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解决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难题,并以本科学历和民企职员的身份荣膺诺贝尔奖。本文通过细述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传奇生涯以及他在化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出企业研发在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最高科技奖从500万提高到800万,且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这更能实现科技奖励的价值,鼓励科学家追求科技创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类早期的现代飞行100年前的1903年12月17日那天上午10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一架木制的双层机翼飞机躺在美国北卡特罗纳州的基蒂霍克海滩上,这就是美国发明家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制作的飞机———“飞行者”1号。两个兄弟经过抓阄确定,弟弟奥维尔驾驶这架单座飞机进行飞行试验。10时35分,奥维尔·莱特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随即水平向前飞去。奥维尔在空中只飞行了36米,12秒种后就回到地面。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1,(11):4-6
百年名校,从当年的京师大学堂到北洋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绝不止一所。清华大学则诞生于辛亥之年。这一年中国命运发生了巨大转折。之后,清华大学经历了艰难的西南联合大学办学阶段、中兴于建国的年月、锻造出两弹一星的精神,造就了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个传奇,一段段佳话。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