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似真推理是一种以事物的表象为基础的认知推理,它给予人们表面理由去相信某个命题似然为真。然而,似真推理并不是无根基的,命题的似真性通常有可靠的和稳定的来源所支持。世界模型的方法能够用于解释命题如何从知识或信念确信过程中获得似真性。由于似真性与概然性不同,因而似真推理不能等同于概率推理。似真推理不只是可废止推理,它适用于解释任意推理形式并且要求结论或至少一个前提是似真的。似真推理本质上并不是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并列的第三种推理,而是一种独立的新推理类型。  相似文献   

2.
当代怀疑论论证的一个主要形式是基于非充分决定原则,而解释主义则旨在反驳该怀疑论论证。解释主义者认为,根据我们的知觉证据以及最佳解释推理标准,日常情境假说比怀疑论假说更优,因此我们相信日常情境假说是有充分理由的。以沃格尔的方案为例,解释主义反驳彻底怀疑论进路的主要想法获得了清晰展示。但是,解释主义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批评。首先,最佳解释推理本身需要辩护;其次,解释主义作为一种反怀疑论方案需要注意其有效性问题;最后,解释主义相比于其他反怀疑论策略,如知识论析取主义,并没有优势。结论指出,解释主义并不是较好的反对怀疑论途径。  相似文献   

3.
皮尔士提出的回溯推理是根据事实尝试性地提出理论假说,应用演绎推理从前提推出一些结论,作出预言,然后,根据实验来验证.如果预言得到实验的证实,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一假说,把它转化为理论.回溯推理是一类独立的逻辑推理形式,其特点在于作出最佳解释.最佳解释推理要求具备一致性、简单性、类比性等特点.回溯推理在经济解释和经济学方法论中比归纳和演绎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范·弗拉森促使关于最佳解释推理(IBE)的争论集中于IBE与贝叶斯推理的相容性,但是他用动态大弃赌定理作为论据来批判IBE是一种误导。通过对IBE作出狭义、中义和广义的区分,可以更为细致地考察和发展范·弗拉森的合理观点,得出结论:IBE不是独立的推理,无论是科学辩护方面还是"助发现"意义上的科学发现方面,IBE都是相容于贝叶斯推理的。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逻辑规则被认为是人们进行正确推理的依据.但是,1966年"沃森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实验的结果似乎表明人们的实际推理可能不遵守逻辑规则.这一问题已成为认知科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一直争论到现在.本文通过分析各种理论对"沃森选择任务"的解释,表明人类的推理能力与逻辑规则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6.
经验推理问题是休谟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又分为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休谟是从对因果问题的质疑入手的,从而把因果推理归结为恒常会合的推理即归纳推理。进而得出结论;恒常会合“推理”其实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因果推理也是如此。休谟指出,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继续存在”像是人们感觉到的,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出于思维方便而作出的一种假设。这样,休谟认识论的两块基石即经验和理性便被休谟本人摧毁了,而他却以心理主义或情感主义的自然主义态度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7.
假如开普勒是中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古希腊的科学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更加重视数值算法的创造,而忽视几何模型的构建。但是,对于熟悉圆锥曲线并强调几何模型的天文学家来说,根据唐代一行处理太阳视运动中心差的算法思想,也可以自然地推导出行星运动的椭圆模型。这一结果表明,单纯重视计算精度,而忽视运用几何模型对天文现象的解释,可能是中国古代科学传统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8.
科学解释的语用学认为解释是与语境相关的。科学解释的语境相关特征对于生物学中多样化的解释模式能够给出合理说明。通过对生物学中每一种解释模式的语境分析,我们能发现每一种解释模式所包含的独特"解释内容"和每一种语境所特有的"描述性信息",即解释的"语境信息"。而生物学中各种"还原论"模式由于忽视了解释的语境相关性,因而损失了不同层次解释模式的"语境信息"。语境分析对坚持生物学解释模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反对各种各样的"还原论"模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推理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理或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是逻辑学的核心概念.由于现代逻辑的形式系统化,推理形式的不同类型构成了不同的逻辑系统,有效性概念相对于不同的系统而言,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同时,系统内的有效性又分为语形有效性与语义有效性,它们分别可由形式证明的方法和语义解释的方法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10.
合取判断是概率判断的一种重要类型,但是在判断过程中会出现合取命题概率大于合取支概率的错误,其产生与题目陈述自身没有关系。以往认为合取谬误是个体在判断过程中采用了代表性启发式策略而导致的,但是这种理论只能解释题目陈述中含有事物相关特征描述而产生的错误,不能解释题目陈述中没有事物相关特征描述而产生的谬误。因此,基于双系统思维加工理论提出了新的解释,直觉思维系统的替代机制和分析思维系统遵循的最小努力法则共同导致了合取谬误,并提出了新的消解方案。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的志趣在于回答关于世界是怎样的这类问题。无论科学从事什么样的思辨、探索、艰辛的推理、观察和实验,共有效性(validity)和价值的最终检验,在于它是否告诉我们世界实际是怎样的,并且最好能用概括和总结世界的重要特征的术语,或者甚至能够用解释这些特征的术语。在科学中,研究课题(problem)是问题(question)而不是话题(topic)。“潮汐”不是一个研究课题:它是一个话题。“潮汐显示出什么规律性?”和“什么导致潮汐?”则都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笔误”是专利审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申请人撰写时的粗心及疏忽大意,经常导致申请文件中存在撰写错误的地方。申请人在对该错误进行陈述或修改时,通常会指出该错误属于“明显笔误”,以此应允许申请人进行修改或是通过合理解释予以澄清。然而,并不是所有撰写上的失误均可以认定为“明显笔误”。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对于专利申请文件中由于申请人疏忽而导致的撰写错误,究竟如何认定其是否属于“明显笔误”。  相似文献   

13.
在主观主义概率论中,概率被解释为置信度,置信度被解释为公平赌商。这一做法得到一个定理的有力支持。即所谓的“大弃赌定理”。由大弃赌定理进而得出一条合理性原则,即:一个置信体系是合理的,当且仅当,该置信体系满足概率演算公理。主观主义概率论据此为归纳合理性进行辩护。本文认为,大弃赌定理与归纳合理性并无实质性关系。大弃赌定理的真正意义在于表明,把主观置信度作为概率的一种解释是恰当的、但是,恰当的解释并非只此一种,而可以有多种,如把概率解释为相对频率等。经典主观主义概率论的错误之一是把概率解释的恰当性与概率归纳的合理性混淆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在为归纳法进行辩护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和认识过程模拟,这两门学科的研究目的虽然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富有成果的合作已经保持了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现在它们则进一步结合在“认识科学”的称号之下。人工智能的研究目的是学会怎样编制计算机的程序完成机智的行动,认识模拟研究的目的则在于学习人类怎样做这些机智行动(解决问题,发现模式,学习,推理,作出决定)。但是编制完成这些任务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并且已经)提示我们人是怎样做同样的行动,而发现人  相似文献   

15.
芝诺悖论若干解释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芝诺悖论的经验反驳和推理反驳、罗素的有关分析以及基于物理时空和数学时空差别的解释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证明了追索该悖论推理过程逻辑缺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01-106
多世界理论的范式结构是在相对态解释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理解和视角发展出的包括多世界解释、多心灵解释、多历史解释在内的多种解释范式的集合。整体来说这些解释范式都是对形式体系的一种理解,缺乏经验上和常识上的验证,完全是在理性推理和逻辑演算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的理解而做出的论证。因此,要深入理解多世界解释的内涵和本质,需要从整体上对各个解释的范式结构及其转换进行全面的理解和透视。本文将对多世界理论的诸多范式结构转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广泛地体现在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大统一”理论尝试之中。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几类对于等效原理的争论。与通常实验不同的是,爱因斯坦电梯实验的实验对象与检测仪器分别对应着实验者自身及其具身认知,实验结果则反过来用于对实验环境自由下落状态与所处时空特征加以判定。从具身认知推理得到的局域等效原理在认识论意义上不是系统的,而被指责为机会主义的。有效的争论方式,应通过科学史的方法,将问题从思想渊源、推理方式、发现过程、解释与理解等维度加以分析。尽管具身认知是爱因斯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但它并不是导致等效原理被指责为机会主义的真正原因。人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标准不一,要求科学理论彻底避免机会主义倾向,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对科学课堂中学生的解释表现和教师的解释行为的研究表明,传统教学对科学解释能力的系统培养存在缺失。美国学者提出的"论断-证据-推理"框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然而在取得阶段成果的同时,此框架的哲学基础使其后续研究遇到了瓶颈。故我们引介了科学哲学领域对科学解释的思辨,在此基础上结合哲学理论和教育理论重新审视"论断-证据-推理"框架及基于此框架的科学解释培养模式。在借鉴其培养策略和测评方法的同时,本文限定了科学解释的概念范畴,建议以解释模型发展史为线索,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重构科学解释能力的学习进阶。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休谟怀疑由特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或由已观察到的事件过渡到尚未观察事件的推理的合理性,认为归纳推理的概括结论或关于未来的预测是不能够证明的,概括或预测陈述的真是没有保证的。换句话说,归纳方法的成功是没有保证的。休谟提出的这个归纳推理的辩护(justification)问题,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休谟问题。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因而也有各种各样的解答。我们把“归纳”一词按照古典用法解释作“由经验进行概括”,即指称下述的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20.
大爆炸理论仍是一种科学假设,具有许多不完备之处。这可能仍旧给创世论留下地盘。阿奎那对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并不陌生,以至于神学家认为可以填补大爆炸与创世论的鸿沟。大爆炸论解释的是宇宙产生的过程,而不涉及“存在”的问题。大爆炸涉及的仅是偶然存在,而非“必然存在”。大爆炸的“奇点”应当指向更高的存在。创世论关涉到宇宙的开端(beginning),关涉到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的问题,大爆炸论则涉及宇宙的起源(origin)和“有”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