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1,(11):6-7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个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担负起新的使命和任务,让"脱贫""振兴"不断档,发展路上"不掉队".  相似文献   

2.
重庆是我国肉兔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区域,肉兔出栏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肉兔产业是重庆市的区域特色产业,加快肉兔产业发展对畜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但重庆市肉兔产业发展还存在优良种兔缺乏、兔场设计不规范、养殖效率不高、兔产品加工薄弱等问题,亟需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破解产业关...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需要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强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提出当前6个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重点支持20户左右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及技术开发中心企业. 二是建立以城市为依托,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40个城市建立面向市场、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中心. 三是结合科研院所转制,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企业化经营机制和运作方式,建成面向行业、开放式的技术开发基地. 四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机械制建设.在全社会范围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和鼓励国有大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开放、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是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支持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 六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立足"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工作定位,围绕一条主线(高新技术),坚持两个创新(实行拿来主义,走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路子),突出三大重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植、科技载体建设),主攻四大技术领域(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海洋工程、新材料),着力打造五环(规划、政策、人才、机制、产业),全力推进联动,为实现由"追赶战略"向"赶超战略"转变,加快建设市强民富、碧水绿荫的生态园林型现代滨州提供有力支撑.为此,从实际出发,滨州市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在于实施"三大科技工程"、建设"三大科技体系"、强化四大措施.具体为:  相似文献   

6.
<正>究竟如何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抉择的内在逻辑?如何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澎湃动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并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很大,我国每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形成规模的科枝成果和专利技术,只占经过国家验收登记的20%,造成如此低的转化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海淀区作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为科技金融创新搭建政策平台和技术平台;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能力,加快形成中关村板块;打造全国股权投资中心,形成海淀金融业新增长点;不断推进债权融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海淀区在金融服务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以及银行信贷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科技园区重要平台作用,实现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选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突破口,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效整合资源,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值此新世纪钟声即将回荡全球之际,我谨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名义,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向参与科技名词审定的广大专家学者,向本刊热心的作者、读者以及一切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贺!在即将过去的1999年中,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共和国的经济繁荣和民族昌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也包含着科技名词工作者的一份艰辛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这一基础性工作,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主任委员。到60年代中期,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审定公布了一大批各学科名词术语,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促进作用。在十年动乱中,正常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被迫中断,使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受到很大损失。“文化革命”之后,我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统一科技名词工作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辟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新的历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按学科成立了53个学科分委员会,分别进行所属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全国1800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应聘成为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唯有如此,才使得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迄今为止,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了40多个学科名词,共计53种。基础科学的所有学科和技术科学领域大部分学科已完成了第一批名词的审定工作,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纵观历史,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科技飞速发展,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一支主导力量。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中,全新的观念不断出现,作为科技概念载体的术语也不断产生和变化,因而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随着新科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也必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事业需要我们掌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名词审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并应用高新技术使名词规范化工作与国际接轨,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实现新世纪中的经济腾飞,作出创新性的贡献。为更好地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全国名词委自1985年起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此刊成为我国第一个交流名词工作经验、探讨术语学理论的园地。1998年正式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科技术语研究》。本刊自创办以来,努力贯彻全国名词委科学、民主、严谨、认真的作风和精神,使刊物在反映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进展和成就,交流审定工作经验,研讨术语学理论,以及促进审定工作与广大科技人员的沟通,促进各种传媒搞好名词统一和促进知识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许许多多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工作的人士成为本刊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并为共同办好此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环球同庆的2000年千年之禧即将来临。可以预言,在新世纪中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事业必将迈向新的辉煌。作为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配套的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也必将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光和热。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倍感任重而道远。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她将伴随科技发展的前进步伐,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全国名词委将与广大的科技名词工作者一道,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担负起肩头的重任,为祖国在新世纪中的振兴,作出更卓越的贡献。1999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9.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因特网正在使全世界变成“地球村”;基因工程正在引发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伦理挑战;人们甚至已经开始谈论月球移民计划……科技成果不仅迅速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冲击着人类的思维。二十一世纪与其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还不如说就是科技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科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0页)。“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同上,第42页)。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科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而且科技社会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科学的产物已进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科技成果也在产业化和规模化地发展。科技社会化就是科学和技术渗透到社会,并为广大公众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它应该具备两层含义:一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社会普及,包括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二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社会渗透,公众能够提高科学素养,能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活更富创造性,充满生机活力。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载体。我国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工作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势必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知识和概念准确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科技社会化的进程。尤其是本世纪初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各学科之间、各技术之间的广泛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新科技层出不穷,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涌现,这些新概念、新名词必须及时加以规范,否则,一旦不规范的名词流入社会,就会阻碍甚至误导公众对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社会各方面也需要对名词术语有更好的规范。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就曾说过:“现代的科学技术还有一个新的特点,不光渗透到经济等各方面,而且还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健康、家用电器、数码产品等,都有很多新名词,老百姓很需要”(本刊2003年第1期第4页)。对这些新名词的审定和规范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另外,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迅速普及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显得异常紧迫。如果此项工作滞后,各种非规范名词在网络上、社会上蔓延开来,一旦在头脑中固化定格,再去改变、扭转,将是非常困难的。科技社会化亟需科技名词规范化。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工业的发展有工业化,城镇的发展有城镇化,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直到今天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三产化时代。本文论述了与工业化、城镇化并驾齐驱的新名词——三产化。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产业特点。从以采集渔猎为主的原始社会开始,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直至今天的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产化时代。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先生认为,三产化既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一 三产化的内涵三产化的概念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对应的新概念。工业化主要研究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城镇化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三产化主要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三产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产值和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最终占据主要地位,三大产业从大到小的产值和就业比例最终成为“三、二、一”。三产化实质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第三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变的过程。三产化的程度目前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产值来衡量,在三产化的过程中,就业是重要的指标,就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三产化不仅是第三产业的产值,而且还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因此三产化程度应由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项指标来组成,其计算公式应是:S=ax1bx2(式中:S为三产化程度,a为产值系数,b为就业系数,x1为产值比重,x2为就业比重)[1]。二 三产化的探讨第三产业的提出: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教授(Allan.G.B.Fisher)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起源于费希尔所著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20世纪20年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国家人们的日常谈话中,流行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说法。费希尔通过对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的考察,鉴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方法。费希尔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就是第三产业。[2]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ey)在《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统计资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规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规律,被经济学界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3]。三产化理论:第三产业是除农业、工业(包括建筑业、采矿业)以外的所有产业的集合体,门类复杂,第三产业的部门产业交通、商业、贸易、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研究广泛深入,但综合研究则较少,国内最著名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山大学李江帆教授的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三产化的研究不仅是概念的提出,还须进行三产化的理论框架的探讨,笔者主编的《三产化——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就是三产化概念的论述和三产化理论框架的探讨。三 三产化的由来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特别是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国际化等许多关于“化”的名词和概念。第三产业的产值必将占据GDP的主要地位,第三产业的就业必将占据全社会就业的主要地位,这是社会公认的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所揭示的内容。现在已经“化”遍天下,第三产业这么重要的规律也应该“化”。借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笔者在2002年系统地论述了三产化这个新概念,并完成关于三产化的一篇论文。但多次投稿,许多期刊均未采用,直到2005年《暸望新闻周刊》刊登《地方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一文,文中简述了三产化的概念。[4]2005年底笔者在导师张仁陟教授的支持下完成《三产化——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并于2006年3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个与工业化、城镇化并驾齐驱的新概念——三产化。三产化概念的提出仅仅是完成了三产化的汉语名词。在英语中没有三产化这个名词,只有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工业为industry,工业化为industrialization;城镇为urban,城镇化为urbanization;那么第三产业为tertiary industry,则三产化英语应为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这样笔者构造了三产化的英语名词——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笔者关于三产化的论文在国内某著名大学的学报发表时,因为英语中没有三产化这个名词,英语编辑将文章标题中的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改为tertiary industries,将摘要中的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也改为tertiary industries,直接将关键词的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删去,结果在汉语的文章中关键词为:三产化、第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英语中则成为:tertiary industries;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ion。可见,三产化(tertiary industrialization)这个新名词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四 “三产化”提法的现实意义1.三产化与经济、就业中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中,中国的消费拉动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低于投资和出口,中国居民消费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偏低10%~15%,中国过分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副作用已经显现,启动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三产业投资少、就业多,主要属于消费性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均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加快三产化,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启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因此,三产化是经济和就业的战略性措施。按照工业化理论,中国目前应属于第二产业主要创造财富,第三产业主要创造就业的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目前GDP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就业增长反而下降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九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处于下降状态。“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0.13百分点。“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降到0.11,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中国“十五”时期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19,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7。[5]因此,三产化是就业的战略性措施。1992年国务院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使全国“八五”时期、“九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就业较多。2.三产化与节能、减污《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认为,节能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事情,即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超过70%,印度也达到了51.2%。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我国第一产业能耗为0.45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能耗为2.03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能耗为0.48吨标准煤/万元。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降低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全国能源消费将减少2499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将降低0.018吨标准煤,[6-7]因此,三产化是节能降耗的战略性措施。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布《200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8]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广东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都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9%和1.1%,这是这两项指标在广东历史上首次双双下降。[9]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关于2005年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的通报》,今年上半年,当全国平均能耗上升0.8%时,广东单位GDP能耗在去年全国最低的基础上,又同比下降了2.5%。上半年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近5年来,广东的GDP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主要负责人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广东经济的增长已从以前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的投资,逐步转向产业的优化升级;广东省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总量在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同时,单位GDP能耗越来越低,经济发展初步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10]根据工业化理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一时期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发展较快。再加上许多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片面追求大项目,大规模建设高投资、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从而导致2006年上半年我国能耗和污染不减反升的局面,导致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居高不下的局面。目前,我国能源相对紧张,环境相对脆弱,外贸出口存在巨大顺差,因此,不能再进行大规模的高投资、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建设,不能把我国建成世界性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出口基地,不能用能源和环境换取外汇,应该大力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在适度重化工业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物流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城市物流是指物品在城市内部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清理的过程,并存在不同的模式、体系和存在形态,和其他形式的物流有一定区别;针对中国城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从物流的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提出我国城市物流业今后的研究方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物流是指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运输流动信息的分配,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商品库存、降低运输费用、加快交货时间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1]而城市物流是指物品在城市内部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城市废弃物清理的过程。城市物流系统在综合考虑多种运输方式、调整城市用地规划、调整城市路网规划的基础上,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集成和优化配置,并通过考虑城市物流通对社会、环境、经济、金融和能源的影响,使城市物流活动达到整体最优的过程。[2,3]一、城市物流模式的类型城市作为物流活动的汇聚地,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切入点。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功能、地位、经济水平、基础条件等在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模式。(一)交通主导型模式主要有航港带动型模式和铁路带动型模式两种。航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可以依托城市的港口(或空港)等资源,通过港内物流要素的集成化、规模化、高效化,建立围绕港口(或空港)集输运系统、港口保税区及国际性分拨中心等物流枢纽中心,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4]铁路具有载运量大、运价低、受气候季节变化影响小等优点,对大宗、散装、低值、中长距离的物流运输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铁路枢纽城市一般处于两条或两条以上干线交汇地点,通过客货列车到发、中转、换装换乘等物流作业,保障物流畅通。[5](二)工业主导型模式工业作为城市兴起的原动力,通过汽车、化工、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医药等工业体系的形成,带动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物资流动的发展。汪鸣、冯浩等指出:工业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通过规模化组织工业支柱产业、挖掘工业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物流发展潜力,提高物流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带动城市现代物流发展。[6](三)商业主导型模式城市商业具有购物、休闲、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它通过百货商店、连锁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不同商业业态,促进城市内外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发挥城市辐射功能。方佳林认为: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物流服务需求大幅度提高,城市可以通过商业物流的合理组织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7]二、城市物流体系的组成城市作为现代物流的汇聚地,城市物流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流通体系。作为城市现代物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一)城市物流园区——多家物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物流园区是多个大型物流中心或多个配送中心的集聚地,它一般以仓储、运输、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其规模是由市场需求、城市发展水平所决定。[8]物流园区被普遍采用的主要原因:(1)有利于货运交通更有序;(2)减小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3)促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4)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5)满足货物联运发展的需求。[9]物流园区建设在日本的历史稍长,而在西方国家也属于新事物,在我国深圳、北京等地都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所以,物流园区建设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二)城市物流中心——企业优化分销渠道、完善分销网络、进行业务重组的结果城市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中心是企业优化分销渠道、完善分销网络、进行业务重组的结果,同时也是第三方物流理论得到应用的产物。城市物流中心的有效衔接作用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公路、铁路等多种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10]综合物流中心对提高物流水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缩短了物流时间,提高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多次搬运、装卸、储存环节,提高了准时服务水平,减少了物流损失,降低了物流费用。(三)城市配送中心——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标付价格标签、装货、配送的场所或经营主体配送中心有自用型和社会化的两种主要类型。自用型配送中心由制造商、零售商经营,主要服务于自己的产品销售或自有商店的供货。社会化的配送中心,也称“第三方物流”,是由独立于生产者和零售商之外的其他经营者经营的。配送中心是物流流通网络中的结点,处于物流网络的不同位置或不同空间范围,就会产生不同的用地规模要求。按照空间服务范围的不同,配送中心一般有地方性配送中心和区域性配送中心两种,前者主要服务于一个城市,甚至城市局部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物流;后者的服务范围较大,是跨城市的,或者覆盖一个较大的空间范围乃至一个国家。[11]综上所述,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来解决城市现代物流,组成多层次物流构成服务体系是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合理途径。三、城市物流存在的形态城市物流管理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多种存在形态,并存在着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在物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些管理形态的产生、属性和特点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一)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12]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3PL公司是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并不在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仅是第三方,但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显然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卖方物流)、“第二方物流”(买方物流)而言的,是由独立于买方和卖方之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合同的要求向需求方提供的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13](二)第四方物流(fo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第四方物流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问题,同时也是在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发挥政府职能所能做的唯一切入点。[14]而且,我国在加入WTO后,要提高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对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在短期内则难以通过改造落后的物流企业来实现,只有通过第四方物流才可能实现。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须在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展起来。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三)第五方物流(fifth party logistics,简称5PL)在第四方物流正被国内物流界广泛理解、接受的时候,第五方物流的概念又悄然出现在人们面前。第五方物流概念的提出,对于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提高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五方物流是指在物流实际运作中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供应链,并且能够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服务,是物流界对业内未来发展趋势的评价,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和第四方提供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集成、供应链资本运作等增值性服务的活动。[15]第五方物流企业是专门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物流企业,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它是一个系统的提供者、优化者、组合者。(四)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简称RL)美国学者对逆向物流的表述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制成品的相关信息,高效和经济地实施从消费点到起点的流动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针对广义的逆向物流,具体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等方面,它包含回收逆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16]逆向物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逆向物流的分散性;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的不确定性;处理费用高;政府的强制性等。因此,我们还可以说逆向物流是对从消费点到起源点的物料、再制品库存、成品和相关信息的流动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达到重新获取利润或恰当处理的目的。四、中国城市物流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瞻中国的城市物流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整体还不发达,仍处于传统物流阶段,主要特征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物流设施的现代化和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还不高;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的现代物流开始出现,传统物流仍占主体;城市物流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体制障碍仍然制约物流业的发展。针对我国城市物流发展现状,可以从物流的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城市物流信息化进程。现代物流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经验,我国应该继续加强在城市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和投资力度,并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首先,要引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其次,要逐渐推进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平台的建设,改变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形成城市物流服务平台。(2)整合物流资源,完善城市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包括探讨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即通过重组、兼并与联合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研究如何按照国际通用的供应链整合概念推行供应链整合战略;探讨如何健全和完善城市物流运营模式。(3)积极推进城市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改善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环境。为适应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加大对物流业对外开放的步伐的研究工作。(4)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城市物流业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物流业存在的体制问题,以及物流业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指导的实际,我国有必要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城市物流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好总体的物流规划,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等。(5)重视物流管理的教育和研究,加快城市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联合组织的预测小组日前预测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发展趋势”。这十大科技发展趋势分别是:一、物质科学领域新世纪里,大至宇宙,小至粒子,物质科学的进展,将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对世界复杂性和宇宙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研究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为基本任务的物质科学,在21世纪将在3个方面继续深入发展并将获得新的认识:向微观领域深处探索的粒子物理学将继续致力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并期望有新的进展;向宏观领域原点追踪的宇宙学将继续致力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并期望有新的突破;向宏观领域广度扩展的物性研究将继续致力于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理论,并期望有根本性的突破。物质科学基础研究的上述进展对社会的影响首先将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宇宙起源问题的进展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粒子物理学的进展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物质科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也将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术原理。物性研究方面的进展无疑会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基础,甚至可以渴望通过中微子和引力波研究的进展获得新的通讯手段。二、生命科学领域21世纪,生命科学将发展成为新一轮自然科学革命的中心,并将跨越物理世界与生命世界不可逾越的鸿沟,使之统一起来。21世纪,生命科学仍将向最基本的、最复杂的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和量子生物学将广泛地向其分支学科领域渗透;另一方面,生态学又向研究具有复杂功能的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方向发展。最后,必将把微观与宏观整体地联系起来,即把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群落等生命不同结构层次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脑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思维智慧的本质,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作用。在人类获得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后,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阶段。重大疾病基因将被发现,一些危害生命的疾病会得到治疗,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能得以解释,人的生理素质等能得到改善,以致引起生物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的发展将使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遗传、发育与进化、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重大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从而将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连接和统一起来。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命形式和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命信息的解读、生命奥秘的揭示有赖于数学理论、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的进展。方法与技术的革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三、地球系统科学领域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将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变对人类造成的损害。计算机、GPS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在继续深化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集成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重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中最活跃的物质——碳和水,与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紧紧联系在一起,围绕全球碳循环、全球水资源与水循环、食物与纤维三大主题,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综合集成研究,必将极大地推动地球科学及其新生长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对资源、环境、灾害的认识深度、广度和研究重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资源找寻的视野越来越大,逐步从地球表层走向深部,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单纯地注重矿产资源的找寻逐步转移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从局部走向全球;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也从单一灾害走向群发灾害的研究,从单纯的监测、预报走向集监测、预警、预报、灾情评估于一体的综合研究上。技术科学的进步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数学、化学、物质科学的发展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主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地球系统科学内部学科的交叉以及与其他科学的交叉为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大陆动力学、短期气候预测、地球系统的非线性研究、可持续管理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数字地球将成为新世纪地球科学的重要特征,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从对自然现象的定性描述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四、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揭示人脑奥秘,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这是人类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21世纪,人类将在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了解脑的组织构造原理,通过实验来研究与分析导致意识的新的概念和新的思想,掌握认知和智力活动等机理,攻克脑的疾病,利用人脑原理研制智能计算机,制造脑型器件和结构以及仿脑的信息产生和处理系统,开发出能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计算机以及能理解人的希望和意图,像人一样思维和动作的机器人。认知神经科学是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领域,不仅仅是神经生理学界的事,还需要具备数、理、化、计算机、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带动一大批学科和半导体产业、计算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信息社会和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问题作出贡献。五、能源科学与技术领域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矿石燃料。21世纪,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的改变,人类将不断追求与自然更加协调的生活方式。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是21世纪能源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能源供给将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核能的研究与利用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可控核聚变能将成为现实;氢能和太阳能是最理想的取之不尽的能源,甚至可以设想仿造太阳,运用核聚变研究开发一种同环境兼容、持久、不含二氧化碳的能源形式;地球本身到处都存在着的温差,科学家称由此产生的能源为“自然冷能”,并设法开发利用。从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再生能源的过程预测未来,21世纪,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满足世界未来能源供给的50%。此外,储量超过已知的石油、煤、天然气总和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六、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材料科学已从对成分、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演变为对材料的成分、制备、结构、加工、性能等的综合系统研究,其显著特点是材料科学与材料技术密不可分。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型先进材料的发现和发展。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超导机理的发现为超导体新材料带来真正的突破;利用DNA技术制备的高性能聚合物纤维具有钢材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机械性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将创造出最小的机器——分子机器,可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生物工程问题,它将开创生物学与技术的一个崭新时代;智能材料将会具有更强的仿生功能。可以预见,发现新材料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在21世纪也将会有革命性的突破。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将为信息、通讯、医疗、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及军事等领域和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七、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平台的宽度和高度。预计未来将形成几个新的生物技术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将使生物技术的发展令人难以预料。生物技术已有三个平台,即DNA重组、细胞培养和DNA芯片,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果,培育出了新的生物技术产业。预计在新世纪还会形成几个新的平台。第一是基因组平台,目前已有数十种微生物和四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已进入数据库,人类基因全序列草图也刚完成,这意味着有数十万计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供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操作,从而大大扩展生物技术的产业范围。第二个平台是生物芯片,它是分子生物学与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多种高新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从DNA芯片延伸到含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硅片最终将与纳米技术相结合,使离体操作的芯片发展成为可在活体内执行某种功能的组件。第三个平台是干细胞生物学,它是克隆动物和克隆组织器官的基础。正在发展的技术关键是控制有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干细胞的分化发育,如神经干细胞可发育成神经系统各种类型的细胞。这一平台的完善将为医学上的器官移植,农业上优良家畜的繁殖带来革命性的进展。第四个平台是生物信息学,目前生物信息学已经广泛用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但是随着大多数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阐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前景,这就是在计算机上模拟细胞内和机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甚至模拟进化的历程,这将使生物学真正进入理论生物学的新时期。用计算机设计生物新类型的高技术也将会在21世纪变成现实。第五个平台是神经科学,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神经生物学的大科学计划。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如感觉、认知和思维终将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被解析。在不太久的将来,就会在这个平台上出现新的生物技术,一方面为人类自身的精神疾患带来福音,另一方面也会由此产生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和机器人。除了可以预计的上述五个平台外,还会有新的平台出现,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难以估量的。八、信息技术领域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出现微电子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计算机向超高速、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光纤化、数字化、综合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存储器和处理器将集中在一个芯片内,使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利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的超级计算机将被普遍使用;量子效应集成电路制造术的突破使量子计算机逐步进入实用阶段。DNA计算机在21世纪初将有所突破,其运行速度快、存储量大、能耗低,还可实现现有计算机所无法真正实现的模糊推理功能和神经网络运算功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以光子技术为支撑的三维全息存储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存储技术。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超高速和多功能发展,使信息的传输、处理和交换更加快捷、方便和经济。它将实现高速公共传输平台上的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结合,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新一代通信和网络的实现技术以及信息网应用支撑技术将飞速发展,使之具有极大的总体容量,可以适应新世纪信息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而不受时间、地点或媒体方式的任何限制,有线与无线将使任何地点的实时通信得以实现。网络的管理将高度智能化,网络的安全也将有相应的智能化技术予以监管、处理和保证。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从事商务活动、阅读、交流、娱乐、学习、甚至是工作的基本方式,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密切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信息革命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得他们有机会抛开年龄、性别、地域、文化、种族的限制性因素,过一种与他们的祖辈完全不同的、依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开拓和创造的生活。九、太空科学技术领域20世纪人类登月、火星探测等迈出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人类对地球以外的世界的兴趣、认识以及利用太空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步伐必将越来越快,也将持久地推动着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继续大规模地、深入研究太阳系,将以新的目标重返月球、深入考察火星,并主要在火星、土卫六和木卫二等天体上探索地外生命现象,人类将到达太阳系的边缘进行探测和研究活动。同时也不断地把目光伸向宇宙的最深处,以探明活动星系核的能源机制、宇宙中的暗物质、反物质、黑洞的证认、宇宙结构的形成、星系起源、宇宙的起源等,并仍将继续艰难地探索地外文明。运载系统将发展新的动力源(核能等),耐久的、多发射方式的运载器,建立天体间可靠的往返运输系统;发展新的飞行器系统,包括卫星、行星探测器、恒星系探测器、太空站等;建立大型发射场、太空港、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等。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可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更加充分地利用太空中无尽的资源和极端环境,进行特殊材料加工、生物育种、实现太空旅行等宏愿。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愈来愈关注自身及后代的生存环境。21世纪,生态环境领域将从分子到生物个体、从种群到景观、从局部时空到区域,甚至到更大尺度的大陆板块和全球,着重进行解决几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长期和大尺度的定位研究,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建立,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持续生态系统的建立,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来物种的生态安全对策,环境污染整治和清洁水质管理等。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将越来越变得区域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摘要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更是十分活跃的领域,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使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又会进一步加速学科发展。现行的学科分类不能如实记录和反映医学发展的现状。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993年7月1日施行的“学科分类与编码”的国家标准,从酝酿、起草到成文发布,距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这期间,正值“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各种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占人类两千多年来所有知识积累总和的90%。近3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有学者考证,整个科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分化出2910个单一学科,而在短短的近100年间,交叉学科涌现了2581个。目前,单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总数约有5491个,交叉学科已经占了总数的46.58%。交叉学科的发展令人惊讶,发人深思。医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现行的学科分类,沿用传统的观念,分类较为机械,给学科发展留有的空间不大,明显地看出它已不能及时记录和如实反映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学科分类的修订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发展。当今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直接影响和迅速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从单一因素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从人们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因素、多方面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更为全面、切合实际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提高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水平和寻找威胁人类自己身心健康因素的能力,为我们探索人类自身拓宽了空间和思路。这是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医学的全面发展。新医学模式被人们接受并迅速得以应用,使与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形成了更全面、综合的医学新观念和健康新理念,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学科涌现。从地理、经济、环境、行为、心理及社会等多因素,探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找出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疾病的手段,促使了多学科的协作和不同学科的融合,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应运而生,不断涌现,从而带动了多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共同研究人类健康问题。从外科临床治疗的效果出发,对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是医疗的重点,要求医生必需掌握大量的内科知识与外科知识,合理运用内科学、免疫学、细菌学、药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危重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因此出现了“危重外科学”。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迅猛发展,给基础医学研究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推动了医学的深入发展,是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一场革命,由此也派生出了一些新的学科,如分子肿瘤学、分子流行病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和发展,为人类从分子水平研究和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本质提供了条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生物学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使各个领域在分子水平上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用大家都懂的“共同语言”把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医学研究的格局和观念,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病、基因病、构象病和信息病等概念相继提出。由于泌尿外科学的发展,男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随着内涵的不断扩大,烧伤外科学如今称之为创伤外科学;肿瘤外科学、危重外科学也是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应运而生。目前,周围神经以及骨髓都与骨科疾病有关,周围神经分类划在神经外科学已显不妥,应为骨科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内外出现了“骨神经外科学”。急救医学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现状要求,急诊医学取而代之;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出现了全科医学,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共同发展的趋势。医学伦理学是近年来在医学、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类、伦理、法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发展的速度也很快。许多国家已经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涉及人体医学研究的审查的决定性步骤。1998年11月,我国卫生部宣告成立了“卫生部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把伦理学审查作为我国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必需的程序。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已经揭示了中医虚症的本质等许多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本质都是细胞内基因诱生性表达产生的细胞因子,现代医学新知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命科学世纪,新学科将有大发展。科学界公认,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的世纪,脑科学将成为十分重要的重点学科。脑科学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是衔接生物与心理、社会的重要中介性桥梁,是认识人脑,进一步了解人类以及改善人脑的重要的基础科学。各国都在加强对人脑的研究。有学者肯定地说,21世纪对脑的研究将在生命科学中处于发展的前沿。脑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生命科学中医学研究所攻克的最后堡垒。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表达的基因数量最多,细胞数量及种类最多,其发育过程甚为复杂。作为神经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是世间任何事物所不可替代的。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基因组医学”时代。人们将在破译“天书”之后逐步揭开人类生、长、育、老、病、亡及进化和脑功能的奥秘,并推动21世纪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工业的前进。生命科学的21世纪中,分子医学将成为主导,这是全世界不容置疑的共识。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必将更紧密地与其他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理论医学等相结合,实现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整合,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研究和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老鼠的背上长出人的耳郭,标志着医学将走出器官移植的范畴,步入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时代。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从以上医学科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几个侧面,反映出医学科学发展确有超前于现行学科分类的地方,学科分类应适时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4.
大会总结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在秋高气爽的首都北京,我们召开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现会议即将结束,我就会议的基本情况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要求和措施作一下总结。一、会议的基本情况这次会议得到国家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的贺信,表示了对科技名词工作的殷殷期望和热情支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联合国陈健副秘书长、国台办陈云林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国家语委、中国工程院、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和钱正英院士等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为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和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发来贺信或题写了贺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院士参加大会并致开幕词,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院士等部委领导同志和科技部基础司马燕合副司长、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段桂鉴副主任拨冗参加了开幕式。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本次大会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后几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讨论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条例》和《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两个文件的修订工作,总结了以往的工作,开展了审定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还对已公布出版名词书并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了表彰,这既是对20年来为名词工作做出贡献专家的感谢,同时,也是对整个名词工作20年来所做出的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广大名词工作者的致谢。本次表彰的专家学者,只是我们队伍中优秀代表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的专家同他们一样优秀,还有许多正处于审定过程中的学科中的专家、学者未能一一提及,他们同样也为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在这里再次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大会始终洋溢着民主、团结、振奋、进取的气氛,本次会议,领导、专家和代表160多人,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共商科技名词发展大计,提出很多至为宝贵的建议。在昨天下午的讨论会上,各讨论组发言十分热烈,将近晚餐之际很多代表言犹未尽,显示出各位代表对此工作的热情认真和关心。各位代表的发言十分重要,问题看得非常准,也非常深刻。例如这次对于“组织条例”、“审定工作原则及方法”等两个文件,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很有针对性,应当修改完善。根据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第五届审定工作,加强公布名词的权威性,经费体制、两岸对照、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文化建设、术语学研究、期刊定位与发展等方面。专家们对工作表示出了极大热情。在大会前,我们召开过三次座谈会,修订了第五届委员会的计划,已有40个学科和20个两岸共60个学科将要开展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但仍然还有未列入计划的学科继续提出开展本学科工作的愿望,虽然此项工作很清苦,但专家们表现出对此很高的认识和积极性,很让人感动。会议已发了简报,对代表的发言编发了材料,但由于仅为笔录整理,对有些重要意见还没有收录到,有些也还不够全面。会后,事务中心还要用1个月左右时间,根据录音重新整理,充分尊重代表们的意见,要把委员们的意见落实在第五届委员会工作中。有条件的尽快落实,如修改“两个文件”,有的委员建议以电子文档发给全体委员共同修改,我们立即做;有些暂时没有条件落实的、争取在今后四年的工作中逐步落实。这次会议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影响深远广泛。联合国副秘书长、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中国辞书学会等机构和组织也为这次大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14家媒体,如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日报、新闻出版报、北京晚报、大公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派记者采访和报道了这次会议。我们还进行了全程跟踪摄像,为这次大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档案资料。二、创新是名词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这次大会的核心主题(一)大会的工作报告突出了创新这个主题会议不少代表在发言中谈到,本次会议工作报告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贯穿着“回顾历史,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这样一条主线。这是由于报告是建立在广大专家学者工作实践基础之上的,如实反映了他们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经验。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技名词工作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工作。我们每个人,特别是知识界的专家学者,都在企盼我国科技名词实现规范和统一。因为规范的科技名词,是我们优秀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使我国悠久的历史不断发展和延续,使我们中华民族产生凝聚力,使科学和文明的火种世代传承。通过总结20年的科技名词工作,我们得出了八条宝贵的基本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和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名词工作持续发展的保证。此外,通过对思想认识、队伍建设、方针政策、交流合作、两岸名词工作、理论和工作机制创新、名词工作文化等各方面认真总结,揭示了20年来我国名词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源泉。通过规划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我们描绘出了科技名词工作广泛的前景,同时我们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上一届委员会通过创新,更新了工作方式、拓展了工作领域、推进了理论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名词网站、出版名词光盘,使规范科技名词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及时围绕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紧密结合我国名词工作的实践活动,通过总结和引进,推动了汉语术语学理论研究。我们新一届委员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名词工作放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大局中去进行战略定位,必须进一步突出创新机制,才能保证名词工作的活力和持续发展。所以,创新和发展仍然是我们这一届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主题。(二)会议代表的交流和发言,也都是围绕着创新这一主题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张伟主任,提出名词审定是一种研究工作,要认真学习名词审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掌握和运用术语学和语言学相关知识和理论,去考证、分析、研究,才能做好名词审定工作。这对审定工作的性质理解得很到位。张伟教授强调审定工作是国家行为,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搞审定工作,这样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王永炎院士提出的根据中医药学名词的历史性、人文性和定性描述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的模式,实行“一体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这些做法富有创新性。祁国荣教授提出委员会应建立一个专门机构,专门收集新出现的名词,定期出版不分学科的专集或专刊,以及时满足社会需求,这个建议也很好。通信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雷震洲先生针对审定委员会组织松散性特点,提出建立有效的工作组的机制和强有力的秘书组,无疑也是金玉良言。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针对参与审定的专家比较分散的情况,采取创办《生态学名词委员会简讯》方法来沟通信息,开展讨论和交流,迄今出版了20多期,效果很好,这是工作方式的一个具体创新。动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宋大祥教授提出将动物学名称纳入到审定工作日程中来,提出海峡两岸对照本应补充更多的名词,都是很好的建议。通过交流经验,各分委员会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三、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继续坚持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将名词工作推向前进科技名词工作二十年栉风沐雨,换来了硕果累累。这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这是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事业有史以来的具有最大规模、最快发展的时期。回首过去,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同时,我们也深切认识到,一切成果都来源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来源于广大专家、学者和名词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否则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科技名词规范事业的蓬勃生机。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科技更加迅猛发展,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正在产生新的概念、新的理论,这些都在对我国科技名词工作形成冲击和挑战,科技名词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把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给各学科分委员会委员,并通过他们来向社会宣传科技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扩大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影响,获得社会各界对科技名词工作更广泛的支持。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已经对今后四年的工作做了大体安排,本次会议上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修订建议,反映出广大专家对科技名词工作的极大热情,和促进我国科技名词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良好愿望。根据这些建议,每年度我们还要做出一些工作调整和阶段性计划。我们也希望各学科分委员会根据本学科的发展态势,提出本学科名词审定的设想和实施方案,及时与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联系,以便全国委员会及时充实和调整工作计划。根据大会工作报告和委员们的建议,我们感到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在审定工作中要紧密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走向,突出每年的工作重点,及时调整计划方案,如路甬祥主任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晚为”,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必须十分突出,这就需要及时研究新形势,解决突出问题。在审定工作中,要保持传统的好的工作方式,也要有创新、敢于尝试,每年应当通过一两个学科的工作,开展新审定方式或形式的研究。审定工作要更扎实、细致、严谨,适当加快节奏,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社会科学领域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会越来越大。例如法学、经济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科名词审定工作是我们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科名词审定也是适应科学本身的发展要求的。这方面,社科院领导和社科领域专家对此项工作也是高度重视的,2001年就开始了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试点工作,最近社科院专门组织了审定工作研讨会,研究社科领域名词审定工作,经贸、经济学、法学名词又将陆续开展工作,衷心希望社科领域名词审定工作在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期间能得到更大发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要更扎实地推进,抓住时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名词对照本。目前,海峡两岸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祖国和平统一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与此同时,台独势力负隅顽抗,逆历史潮流而动也会加剧。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新一届委员会在任期内面临着天文学、测绘学、动物学、经济贸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20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任务,担子比较繁重,困难也很多,所以,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加倍努力地开展这项工作,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好切切实实的、非常具体的基础性的工作。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是集20年审定工作实践经验提炼出来的,这次又经过大会讨论,相信会更加完善。会后,我们将根据各位代表的意见进行修订整理。术语学研究方面,我们非常希望得到语言学界专家学者的帮助和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术语学的学科建设。现在已是到达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的时期了,从事术语工作的理工科专家与语言学家的结合是发展这一学科建设的最好途径。《科技术语研究》杂志,近几年来办刊水平有所提高,今后还要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加强理论研究的分量,多发表术语学研究成果,成为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都比较强的刊物。我们要利用一切手段宣传推广规范名词。一方面要加强合作、依靠网络、电视、报刊与宣传媒体,更重要的是还要依靠我们在座的委员和代表。我们的全国委员和各分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各学科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要参与名词审定工作,还有在科研、教学中带头宣传使用规范科技名词的义务,希望我们的委员再为宣传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取得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教育部等部委的支持。如,2005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将科技名词术语的规范使用纳入到《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指出“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新闻出版界的需要,办规范名词使用培训班,极力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普及和推广。我们要继续抓好新词工作。当前科技发展使得新词工作非常迫切。新词工作滞后,会直接影响学术交流,对此我们应该深有体会。在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前沿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上,经常碰到一个新的英文名词,却找不到一个能精确恰当地表达其概念和定义的中文名词与之对应,最后只好还是用英文名词来表达。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给这些新的概念以中文定名,尽力消除学术交流的障碍,肯定深受科技界和学术界的欢迎。但新词工作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量极大的工作,做好并不容易,需要具有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想做好新词工作,首先依靠各分委员会的积极性,聚砂成塔,集腋成裘,如果各分委员会每年都能发现和提供本学科的一些新词,我们就心里有底,可考虑每年出一本“新词集”。第二,要尝试一些高新技术手段,多途径收集新词,比如加强同国内已有语料库的联系,能否开发新词筛分手段,再比如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上开设一个征询新词栏目等等。第三,同国际上一些组织的联络、借助拼音文字的切分、筛选新词的技术等,总之,要敢于进行尝试。新词工作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努力让审定工作同步于学科的发展。如果我们在公布规范名词的同时,尝试地发布一些试用名词,有意引导社会使用,等成熟了,再纳入到规范名词中,这样不仅能实现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滚动式发展。还能体现出审定工作超前性的特点。在审定科技名词、引导社会规范使用方面,我们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只要下力气做好,相信一定会有很好前景的。受代表们发言启发,提出来以上几点意见,以供在今后工作中参考,同时,也希望各位委员及时对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好的建议,以及进一步加强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2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2006年度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程津培、于永湛、赵沁平、刘青,常委陈运泰、李济生、陆汝钤、王永炎、张焕乔、张礼和、张晓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潘书祥、王延中、周文能、孙公民、沈华、赵洪等近2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5年的工作总结和2006年的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5年工作情况:2005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常委会领导下,依靠广大专家学者和专职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国委员会换届、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和科技名词审定及公布出版等项任务,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1.全国委员会的换届及20周年纪念工作,在常委会领导下圆满完成。2.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1)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技名词体系,共开展了22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其中有5个学科完成了全部审定任务,其他分委员会也都按计划完成了当年任务。(2)按计划出版了《航天科学技术名词》等5本名词书;此外还组织了已公布名词大合订本的统版和协调工作,出版了所有已公布名词的光碟。(3)拓展了新的学科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先后成立了材料科学、计量学以及第二届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3.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开展了化工、经济贸易、遗传学等14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4.开展难点词和新词的规范工作。(1)组织专家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了讨论,如“生态环境建设”、“分子量”、“原子量”等,讨论非常深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颁布的第111号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并于2006年1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通过了此定名方案。5.术语学研究和交流工作。根据“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会议精神,积极地在术语学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得到了国内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参与。6.期刊工作取得较大发展和进步。从2005年起,《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增加了出版内容,配合科技名词委重点工作,宣传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和工作方针,及时跟踪报道科技名词委的重要活动,同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5年十大科技焦点名词》。此外,期刊在印刷、装帧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7.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积极支持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技术问题。2006年工作计划要点:2006年整体工作思路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审定科技名词主体工作,把握住新的机遇和新的工作增长点,突出机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工作创新,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继续开展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现已开展审定工作的有化学、语言学等17个学科,2006年在稳步开展上述学科工作的基础上,新启动环境科学、林学、冶金、社会学等16个学科。根据上述计划开展审定工作的学科共计33个。其中将完成资源科学等一些学科的审定及公布出版工作。2.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2006年安排经济贸易、天文学等17个学科,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3.开展好科技新词和专项名词的发布试用工作。新词工作要紧跟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重点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科技新词。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家进行审定、正式公布。4.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科技名词委的社会影响,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应用推广工作。5.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2006年要进一步开展术语学研究工作,继续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术语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课题,并要有针对性地落实“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工作任务。6.继续办好刊物,使之成为科技名词工作和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7.加强术语数据库和网站建设。2006年要进一步增强网站的科技名词查询功能,扩大科技名词委网站在读者中的影响;逐步增强网络化技术在审定工作中的作用,探索网络化审定工作的可行性。此外,还将实施多语种术语库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多语种的全国科技名词委数据库。8.继续支持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2006年将积极、主动地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力、技术资源方面的无偿援助,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科技兴边”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认真审议了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在发言中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科技名词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2006年的工作计划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参加会议的部委领导还表示要从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共同完成好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路甬祥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会议代表审议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重点指出,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科技名词工作不仅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因而我们的工作要始终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大局中进行战略定位,把它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加以认真规划、抓紧抓好。路甬祥主任在谈到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时指出:两岸科技名词工作是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我国大陆要求名词统一,台港澳地区的名词也需要统一,这项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展交流、推动统一。无论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要积极推进、毫不动摇,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路甬祥主任在对科技名词工作的其他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再次强调,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科技名词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科技名词委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基础工作,使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为支撑科技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并隆重纪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20周年。这次会议将认真总结与回顾第四届委员会以及20年来的名词工作,商讨和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规划,因而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在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帅我们的各项工作,保持科技名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第一部分:历史与回顾一、我国名词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曾保持着一个世界领先的地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文明,成就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而伴随科技发展产生的科技名词,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科技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名词是科技交流、知识传播的载体。在《山海经》、《墨经》、《论衡》、《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浩繁的科学著作中,甚至在《诗经》、《尔雅》等文献中,那些丰富的、闪耀着科学的光辉、历久不衰的科技名词,既标志着我国古代科技之发达,又充分地证明了我们祖先在从事科学技术实践的同时,高度重视并从事着科技概念的命名工作。我国也曾有着因漫长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而造成科技落后的近代史。在那些年代里,一些爱国的有志有识之士便试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探求强国富民之路,在此过程中,科技名词的引进和统一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令人感慨的是,在清朝末年那种积贫积弱、百废不举的年代,在有识之士孜孜以求地努力之下,1909年,清政府大学部竟然也成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成为我国第一个审定科技名词的机构,可见科技名词工作是何等之必须,也使国人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名词规范化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建国伊始,即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主任委员。该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时事、文学艺术五个组。经其审定的科学名词,深受学术界的欢迎,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不幸的是,“文化革命”使这项重要的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祖国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唤醒了沉寂多年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名词工作专家纷纷呼吁并上书国务院,请求恢复和建立科技名词审定机构,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根据形势需要联名上报国务院,请求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先后于1978年底和1984年底两次批准“两科”的报告,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方针、任务、业务范围和职责等重要事项。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昭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6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二、20年的基本经验与工作成就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1.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名词工作的保证科技名词的规范和普及推广工作既属于国家行为和政府公务,也具备社会公益性质,因而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以来,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许多领导人多次给予全国科技名词委批示、贺信、题词和莅会指示,严济慈、卢嘉锡、路甬祥等领导还先后亲自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国务院于1987年还明确批示:“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为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在1990年又发出联合通知,对全国各有关部门和行业提出四点明确要求。自名词委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从政策、财政等各个方面均给予科技名词工作以极大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名词工作者,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发展。2.逐步提高和加深了对名词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科技名词规范化是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基础工作,这一工作对于实现科技现代化、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于国际上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年的名词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名词包含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技名词不仅仅只是学术交流的工具,科技名词统一工作不仅只是支撑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而且也是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工程,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路甬祥主任在名词委常委会上说:“当前的形势发展对名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要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上进行战略定位。”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这项工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国际上的竞争,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软实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科技和文化上。没有科技创新和先进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最近,我们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具有非常深远的重大意义。我们所从事的名词规范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为中华文化迅速走向世界,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方面,将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3.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热爱名词工作的队伍自1985年名词委成立以来,我们按学科成立了61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学科领域涵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迄今有2 0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我们的工作,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名词工作队伍。此外,还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书面审查、座谈、讨论、宣传推广和专业咨询等工作。20年间形成的科技名词工作队伍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前所未有。全国科技名词委及其各分委员会委员都是国内各学科和各行业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还有200多位专家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地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科技名词委建立的这支名词审定队伍,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又有一定的相关术语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有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他们坚持科学,追求真理,不计名利,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科技名词规范化的园地,培育着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今天,我们在这里表彰的对科技名词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广大专家、学者,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才使得科技名词工作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4.制定了正确的工作方针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审定原则方法和工作程序在20年名词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采取了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工作方针,按科技体系分学科进行名词审定。在学科安排上,遵循“先基础后应用、先单科后综合、先主科后副科”等原则。在内容上除名词外还包括命名原则及符号等。同时,在名词工作中十分注意社会的需求,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名词工作逐步深入而全面地持续开展。对于名词审定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遵照术语学理论,根据汉语汉字特点,结合名词命名工作实践,逐步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名词审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形成一套严密规范的审定工作程序,并且,在工作发展中,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20年来,我们的名词审定工作,均通过实行上述方针、原则和程序,保证了公布名词的高质量和权威性。在两岸科技名词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5.科技名词审定与海峡两岸名词对照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年来,我们已陆续公布了66种科学技术名词,共20余万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名词体系。我们还建立了名词委术语数据库和工作网站,向社会提供无偿的查询服务。这一科技名词体系的建立,对于充实和完善各个学科知识概念体系,促进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国内外科技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均起到了支撑性的推动作用。全国科技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1993年,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将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列为共同协议之一。此后全国科技名词委率先行动,推动和开展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这些年来,经过艰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共开展了20多个学科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其中已有5个学科出版发行了两岸名词对照本。共同的历史与文化,是连接两岸骨肉同胞的纽带,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促进了两岸科技、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起到了自己独特的贡献。6.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建立并保持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渠道科技名词规范化关系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名词委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得到科技界的支持,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名词统一工作;我们的工作得到各行各业的支持,很多相关学科领域的主管部门、学会、协会、基金会给予名词工作以人才和物力的支持;我们的工作也得到新闻媒体和出版业的支持,他们在名词推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的工作还得到不少公司、企业、机关院校、名词使用单位以及广大读者的支持,他们在科技名词推广和应用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20年来,我们一直保持和扩大同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我们与相关部门在共同建立科技名词规范化组织机构,研究汉语术语学理论,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会议,协调和推广规范名词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在国外,我们也十分重视同国际术语学界及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同国外术语学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参加各类型的国际会议以交流研究成果,并正式成为国际术语学组织成员。我们与联合国翻译署保持了长期合作,联合国各类工作文件的中文版本里均采用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我们还与奥地利、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芬兰、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术语学组织和术语学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互访活动,为中国的科技名词工作打开局面、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7.始终注重审定工作与理论研究方面的开拓与创新20年来,我们始终重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领域和形式、方法上的开拓与创新,根据科技发展的形势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局开展工作。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及时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和“汪辜会谈”后的两岸有利形势,开展了科技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和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陆续发布了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天文学以及其他一些学科中出现的科技新词和101~110号元素新的汉语定名。同时,各学科分委员会在审定科技名词时,也加强了增补新词的工作。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也逐渐拓展到现在的20多个学科,以科技和文化上的认同,起到了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作用。在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期间,积极开展了术语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工作。2002年建成术语数据库,提高了审定工作质量和效率;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正式运行,网站向社会开放,成为名词委在因特网上的宣传和服务平台。无疑,这将使名词审定和推广工作朝着更加开放、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20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术语学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术语学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如今在一些西方国家已形成独立的学科,而我国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对此,我们比较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与理论上的探索与创新,通过多次召开经验交流和专题研讨会,逐渐从科技名词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汉语特点的科技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用以指导我们的审定工作。从1985年名词委创建开始,我们先后创办了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内部刊)和《科技术语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行),用于总结实践经验和积累研究成果,至今已刊登了上千篇文章。其中既有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理论上的创见,它们是广大专家和科技名词工作者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的术语学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8.形成了科技名词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在长期的科技名词工作实践中,全国科技名词委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它包含着广大专家、学者和名词工作者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民主、严谨、求是、开放、创新、敬业、奉献的文化理念和内涵。科学、求是、严谨表明我们的名词工作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认真缜密、一丝不苟;民主、开放表明我们的名词工作集思广益、自由争鸣、博采众长、择优选用并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敬业、奉献表明我们的名词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耐得寂寞、淡泊名利,对国家赋予的职责和名词事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创新则表明名词工作始终根据科技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大局的需要而与时俱进,改进工作,不断拓展与深入。这一科学文化把我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断开拓着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新局面。20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也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科技名词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将我们的名词工作推向前进。今天,在我们隆重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回顾我们所取得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怀念为名词委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老一代领导人严济慈先生、钱三强先生、卢嘉锡先生,我们也深深地怀念为名词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老一辈科学家,同时也想念着那些为名词事业正在辛勤工作着的专家、学者们。在我们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中,闪烁着他们思想和精神的光芒,历史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第二部分: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总结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自2000年6月成立以来,根据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的工作计划,重点开展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同时,在科技新词命名、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科技名词的宣传推广、术语学研究以及术语数据库和网络化建设方面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总之,在全国委员会和各分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第四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将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取得较大进展1.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在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及时召开各学科领域专家会议,确定每年度的工作重点,并认真加以落实。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完成了机械(1~3、定义本)、昆虫(定义本)、土木工程、电力、医学(7)、计算机(第二版)、测绘(定义本)、水产(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航空(定义本)、自然辩证法、遗传学(定义本)、免疫学(定义本)、生态学(定义本)、中医药学(定义本)、航天、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定义本)等20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审定任务。此外,还有海洋学(定义本)、地理学(定义本)、细胞生物学(定义本)、资源科学(定义本)、通信科技(定义本)、语言学(定义本)、计量学(定义本)、力学(定义本)、化学(定义本)、材料科学(定义本)、中医药学(内妇儿科、定义本)、管理科学(定义本)、医学(8~11)、经贸(定义本)等近20个学科正在进行审定、修订、补充新词和加注定义工作。2.相关学科分委员会建设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进一步拓展了学科领域,根据审定工作重点和学科分布状况,进行了中医药、材料、环境、能源等学科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学科调研和筹组工作。在此基础上,及时成立了中医药学、管理科学、免疫学、语言学、资源科学、通信科学、材料科学、计量学等8个科技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此外,地理学、力学、遗传学、海洋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化学等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工作。通过相关学科分委员会建设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名词工作的持续发展,并使学科体系更加完善。3.科技名词的公布出版工作在积极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同时,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机械工程(1~3,定义本)、测绘学(第二版,定义本)、医学(7)、计算机(第二版)、电力、水产(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航空科技(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土木工程、中医药学(定义本)、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航天科技以及两岸大气、两岸昆虫、两岸航海、两岸药学、两岸船舶工程的名词对照本和生物学名词合订本等20部学科名词。今年还出版了全国科技名词委20年来已公布出版名词的电子版,以向名词委成立20周年献礼。4.科技新词的命名和发布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针对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关心的相关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组织新词的命名和发布试用工作,以引导社会规范用语。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全国科技名词委同中华医学会一道组织专家研讨SARS的正确定名问题,并向卫生部做了专门报告;组织航天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对涉及“空间”、“太空”、“航天”、“宇航”等名词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若干词汇进行认真研究,澄清了一些基本概念,对上述基本词的应用问题做出了准确界定。此外,还通过有关报刊,发布试用了天文学、心理学、地球物理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部分)、航天科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空间天文探测器等领域公众所关心的科技新词。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也进行了收集反馈意见的工作,对于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期间,正是“台独”分子不断挑起“正名制宪”、“法理台独”、“去中国化”等一系列分裂活动的时候,我们克服许多实际困难,积极、慎重、务实地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先后开展了航海、大气、昆虫学、药学、船舶、天文、计算机、水产、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电子、通信、动物、测绘、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遗传、细胞生物学、化工、药品名称、经贸、电工、电力等学科的两岸名词对照工作。其中大气科学、昆虫学、航海科技、药学、船舶工程等5个学科已正式出版了两岸名词对照本。另外,还有几个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即将完成。这项工作促进了两岸科技、文化交流,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独特作用。三、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1.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同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如国家语委、语言研究所、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工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共同开展有关语言文字、科技名词规范化的工作,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此期间,还积极开展同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合作,例如,与黑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术语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工作,计划培养高级人才。同时,名词委在以科技名词工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方面也开展了一些活动。在国际上,全国科技名词委一直同国际术语学界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我们与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成为其正式会员单位;多次派员参加国际会议,以及参加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接待过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国专家来访,增强了同国外同行专家的交往与合作。2002年10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对欧洲几家有代表性的术语学机构和组织进行了访问,增强了对术语规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吸收了国际上成功的术语工作经验,同时也增进了我国与国际术语学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2.《科技术语研究》出版工作2000~2005年按期出版刊物22期,刊登各类型文章约500篇。刊物反映科技名词工作进展和成就,交流名词统一工作经验,发表术语学研究成果,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得到各方面专家的积极评价。刊物始终坚持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方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办得比较有特色。特别是近几年,刊物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适时地调整栏目结构和内容,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进一步贴近读者和关注社会热点,在丰富名词审定和推广工作方式,推动我国科技名词的规范和统一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3.术语数据库和网站建设近几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建设数据库和网站方面取得较好成绩。2002年初建成术语数据库,在强化名词编辑整理工作、提供横向协调数据、提高审定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正式运行。此网站以科技术语查询服务为中心内容,用户可以采用汉英、英汉检索方式,进行精确或模糊查询。除此之外,还设有历史与背景、机构与组织、名词出版物、术语学杂志、理论与研究,以及合作与交流等6个栏目。网站提供名词委审定公布的所有科技名词的免费查询,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因特网上的宣传和服务平台。4.已公布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近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例如,积极与中科院办公厅、中央电视台进行协调配合,共同策划“科技词典”栏目;与金山软件公司等合作推广规范名词,利用其产品巨大的市场覆盖面迅速推广、普及规范名词。在推广规范名词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还加强了已公布名词的汇编和出版发行工作。另外,在已公布名词书和期刊的自办发行工作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这些工作进一步促进了规范科技名词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在过去五年中,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在以卢嘉锡、路甬祥两位主任为首的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分委员会和所有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艰巨,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把下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做得更好。第三部分:第五届委员会工作计划要点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支撑、促进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奋斗目标,保证科技名词工作的活力和持续发展。在审定公布科技名词这项中心工作中,进一步突出创新机制,抓住新的工作增长点,以保证科技名词工作的活力,向着更广、更深的方向推进。一、进一步完善科学名词体系审定公布科技名词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中心工作,前四届委员会已建立了61个分委员会,公布了66种科技名词,本届委员会将进一步完善这一科技名词体系,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开展综合性学科的名词审定,基本完成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适时地、积极地开展社科领域名词审定工作,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覆盖更广泛的领域,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公布第一批名词的学科,也要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工作,未加定义的学科在审定第二批名词时,原则上应当加注定义。本届委员会将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和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做好相关学科分委员会的建设工作。近期将开展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经济贸易、经济学、考古学等学科分委会的调研和建设工作。本届委员会将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计划开展名词审定以及修订、增补和加注定义工作的学科包括:资源科学名词(定义本)、语言学名词(定义本)、力学名词(定义本)、化学名词(定义本)、材料科技名词(定义本)、医学名词(部分分支学科)、中医药学名词(内、妇、儿科,定义本)、管理科学名词(定义本)、机械工程名词(定义本,4~5)、环境科学(定义本)、能源科学(定义本)、经济贸易(定义本)等40个学科(详见附件)。二、克服各种困难,抓紧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当前,海峡两岸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祖国和平统一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与此同时,台独分子的各种分裂图谋与活动也会非常激烈和活跃,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加倍努力地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好切切实实的非常具体的基础性的工作。本届委员会将根据不同学科领域条件成熟的程度,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促进“三通”、促进科技、文化、经贸交流的原则,开展天文学、测绘学、动物学、经济贸易、电工电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20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详见附件)。三、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要进一步突出创新机制本届委员会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要进一步突出创新机制,在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进。1.探索通过网络组织审定工作的新形式。通过利用网络形式,更广泛地联系和征询全国同行业专家的意见,并提高审定工作效率。2.利用联网的方式,更便捷、更广泛地整合与利用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源。3.加强同新闻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合作,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推广和应用规范名词,更好地发挥名词工作的社会效益。4.继续加强科技新词和社会热点词的发布试用工作,形成灵敏和快速的反应机制。加强同国内各语料库的联系与合作,研究科技新词汇的自动提取和认定功能。新词工作要紧跟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重点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词和敏感词。对已发布试用的新词,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终审、正式公布。四、加强术语学的理论创新工作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已开展20年,有许多实践经验有待上升为理性认识。当前国际上虽然已形成现代术语学理论,但是汉语不同于西方拼音文字,不能照搬国外的术语学理论。汉语术语学必然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我们应当做好这项知识创新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的术语学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术语学理论研究工作,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不断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审定工作水平。1.选择适当的课题,争取在国家级层面上立项,依靠各学科领域在术语学方面有志趣、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研究工作。2.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组织术语学方面的知识讲座,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术语学研究方面高级人才。3.组织编译和介绍国外的术语学理论专著,借鉴国外有用的知识,为开展中国汉语术语学理论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4.积极组织编写《汉语术语学研究文集》、《汉语科技术语学概论》,推动理论建设的发展。在此项工作中,要注意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提高我国的术语学研究水准,提高我国科技名词的规范化水平。五、进一步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20年来,名词委已审定公布了66个学科的规范科技名词,今后每年还将有新的学科名词陆续问世,为更好地发挥名词工作效益,应当继续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科技名词规范化不仅是科技领域内的工作,而且是维护国家语言统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一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必须紧密依靠全社会力量来做。1.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媒体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的传播优势,促进规范名词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2.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工作进展,取得支持,以加强科技名词的行政推广力度。3.改进和加强出版发行工作。在出版工作中要确保名词书的编辑、印刷和装帧质量,增加出版物品种,及时出版合订本和电子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现有发行渠道以及尽可能地扩大发行渠道,扩大名词出版物的发行数量。4.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加强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联系,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名词工作成果渗入到各个方面。六、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本届委员会工作期间,要继续保持和加强与国内各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保持和增进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做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在世界上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世界上已兴起汉语热。汉语将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将走向世界,我们一定要做好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进一步加强同世界上术语学研究和工作机构的联系,使汉语科技名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七、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应当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几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第五届委员会将更积极、主动地提供人才、技术资源方面的无偿援助,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科技兴边”中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八、办好刊物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杂志社要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广泛联系作、译者,面向广大读者需求,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为体现高层次、高品位,刊物要积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策划与科技名词工作有关的新栏目,加强期刊与科技界的紧密联系;二是加大术语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内容,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为刊物的重要任务;三是积极宣传科技名词工作方针政策,使刊物成为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四是增强刊物的知名度,加大发行力度,更好地发挥刊物的社会效益。九、继承和发展名词工作科学文化全国科技名词委在成就一支优秀的科技名词队伍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名词工作的科学文化。今后,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掘和完善这一科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保持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其成为科技名词工作队伍持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了,我们带着2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带着更新的奋斗目标,迈向新的里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将科技名词工作正确地纳入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之中,以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指导名词工作,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紧跟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将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推向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蒙古语名词术语委员会(以下简称名委会),是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的常设机构。在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自治区语委作为主管蒙古语文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全面工作。名委会由自治区语委、报刊杂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大专院校、汉蒙翻译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除下设办公室、终审组外还设有物理、化学、地理、体育、历史、畜牧业机械、兽医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图书出版、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学、党政公文等专业名词小组。名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审定、统一社会所需的蒙古语名词术语;积极推广普及名委会所审定通过的新术语;检查督促全区使用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名委会是1956年在原审定统一蒙古语名词术语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的,经过四次调整,现在已是第五届了。名委会成立近四十年来,审定统一了大量的名词术语。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审定统一了近二十万名词术语。共办常用名词术语及专业名词术语公报22期。协同有关出版社,已经正式出版法律、语言学、文学、历史、地理、哲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体育、政治经济学等十个学科的《汉蒙对照名词术语丛书》。企事业机关单位名称、金融、财政、邮电、解剖学等《汉蒙对照名词术语丛书》也即将出版。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经历了坎坷曲折的路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审定过程中形成一条比较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的一般原则。当然这个原则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和完善过程,因此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要坚持有利于平等和团结的原则。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语言平等,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内部的团结。避免民族歧视和民族不和睦的现象出现。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内蒙古自治区是多民族共同居住,蒙古族大散居小聚居,蒙古族进行区域自治,汉族占多数的民族地区。语言环境十分复杂,无论从实际需要考虑,还是从《宪法》赋予的权力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考虑,都必须用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必须保证蒙古语文同汉语文有同等的政治地位,也必须保证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并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也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所以,蒙古语文工作历来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是民族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因而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鉴于上述情况,审定蒙古语名词术语时必须避免伤害包括蒙汉各民族人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必须尊重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习惯性,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语言。一切从平等和团结的大前提出发认识和思考问题,进行审定和统一蒙古语名词术语。二、要坚持科学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专业名词的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及学科间通用名词的统一性,有利于蒙古语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同时注意常用名词术语的群众性和习惯性,有利于群众接受,有利于广泛使用。这是根本的一条原则。科学性和群众性并不是势不两立的概念,两者确实有相结合的一面。科学性的东西往往容易被群众接受,反过来广大群众愿意接受和使用的东西往往也比较接近准确,因此在科学性和群众性之间也可以找到结合点或连接点。但并不是说每个名词术语都具有两重性,而是从宏观上看,从总体角度观察,审定名词术语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和群众性二者的结合。此二者各有各的侧重领域。我们讲科学性主要针对审定专业名词术语的准确性、系统性、统一性、单一性而言。准确性,指的是尽量准确表达名词的原意,或越接近越好;系统性,指的是对同一专业学科的名词术语,作为一个体系来考虑,认真研究它并考虑每个名词术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每个名词术语变成这个专业整个名词术语体系中的一分子;统一性,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专业名词术语中涉及到同一名词的一致性和相互借用性;单一性,指的是一个概念只用一个名词表达,定名必须单一,不能确定两个以上的名称。这样强调专业名词术语的科学性,必然促进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我们讲审定名词术语的群众性主要是强调群众对常用名词术语的承受能力和群众的使用习惯。就是照顾群众的意志、照顾群众的习惯,照顾现实。有些个别名词术语就是不够准确,但已被群众广泛接受使用,那么我们首先考虑群众的意志,一般不予改变。由于科学性和群众性各有各的侧重领域,所以二者的相结合,正是相互补充,包含或覆盖了整个审定名词术语工作领域。我们称这条原则是一条根本原则的原因就在于此。在这里还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我们讲科学性不是绝对的,它有很大的相对性和模糊性。实际上对每个名词的定名要求做到尽善尽美的科学性,是很难做到的。在几个较好的方案中,经过相互比较能够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案,已经是很不错了。特别是对一些名词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采取模糊语言学的方法,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色彩的处理更适宜一些。我们讲群众性也不是当群众的尾巴,放任自流,而是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加以升华,因此讲群众性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反对将科学性和群众性加以绝对化并使二者对立起来的做法,我们主张将科学性和群众性相对化,并使二者相互补充。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二者的并举,才能有实用性,才能在群众中有基础,才有生命力。三、要坚持积极而慎重的原则。在定名时要反复讨论,博彩众长,依据充足,决不能草率从事。对定名不准确的名词术语,根据多数群众意见进行重新审定。这是总结审定名词术语工作近四十年的历史而提出来的重要原则。四十年来蒙古语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它经历了蜿蜒曲折的路程。曾经遭到“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倾向的严重干扰。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跌过跟斗,摔过跤,教训是深刻的。但这并不是说审定名词术语本身具有“左”和右的问题,而是在客观上把名词术语审定工作人为地牵强附会地扯到政治斗争的旋涡当中,把正常的名词术语工作问题当成严肃的政治问题,随意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使人望而却步。其实审定名词术语工作本身是方法问题、学术问题、技术问题,有语言文字的民族都有名词术语的审定问题。因此,不能把名词术语审定工作当中的借词多少,从何借词,创制多少,如何创制当成政治问题,进行无限上纲。比如审定方法上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要么是全盘借词,要么是完全封闭的现象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错误,而不是政治立场问题,因此,决不能随意地同政治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扯在一起。不能把主张汉语借词当成大汉族主义的表现,不能把主张完全封闭当成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也不能主张外语借词当成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的表现。这种把审定名词术语工作与阶级斗争问题、民族问题简单地联系起来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民族语言文字的大同,特别是名词术语的大同,这是大的趋势。只是在每种语言发展的具体进程中速度的快与慢,方法的得当与不得当方面存在差别。正确的名词术语的审定方法应该是根据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内部规律、学习使用的情况、语言文字本身的完善程度、对外来名词术语的接受能力及语言环境等因素,在全面研究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克服急于求成,又要克服消极怠工。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了积极而慎重的原则。积极,指的是态度要积极,在宏观上要积极主动;慎重,指的是在具体行动步伐上慎重稳妥,尊重客观规律,保持适度,不走极端,不搞冒然行事。四、要坚持通俗、简练、易懂的原则。审定的名词术语既要符合蒙古语名词术语构词法规律,具有蒙古语名词术语的一般特点,又要便于掌握和使用。这是各民族语言处理名词术语的又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审定名词术语的目的是使用,让更多的人接受,因此审定名词术语时必须充分考虑客观效果。在不违背蒙古语构词法规律的前提下,越通俗越简练越好。当然对专业名词术语和常用名词术语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这里必须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审定与翻译是不同的概念,此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我们是审定名词术语,而不是翻译名词术语,但同时我们审定的名词术语在其它语言文字都有对应名词术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审定的名词术语也具有翻译的性质,只是具有了蒙古语的特点,而这种翻译不是字面上的直译,而是选择最佳的对应名词,因此,我们认为这不是翻译而是审定。因为在我们审定的名词中除意译外还有音译,借用、转用、使用缩略语等各种不同方法,翻译只是审定方法的一种。过去有些名词术语审定得过分冗长,主要原因是审定者的观念中过分强调翻译意识而造成的,因此这些翻译出来的名词术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的使用过程中被自然淘汰,有的干脆被群众简缩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审定名词术语时不要求全完美,不要过分强调完全表达原意或完全到位,只要基本表达原意即可定名。当然对专业名词术语和常用名词术语的审定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前者要求得严些,相比之下后者要放宽一些。这样审定的名词术语基本能够做到通俗、简练、易懂。另外,还有一个要说明的问题是我们审定名词术语实际上是对一客观事物定名,因此,必须强调规定性,虽然对有些名词术语审定得不够准确,但我们一经规定,就必须按规定执行,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贻误工作。个别确实审定不准确或审定错的名词术语在使用实践中会逐渐被淘汰,必要时也可以个别处理,但是对已经审定的名词术语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宜变更,更不能推倒重来。五、要坚持分类处理原则。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一般应以蒙古语基本词汇为基础创制,适当使用汉语词和其它兄弟民族语名词;自然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要积极借用国际通用的名词术语;群众中常用的定型的名词术语,一般遵循约定俗成原则;国名、地名、人名一般坚持名从主人原则。这是根据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近四十年的经验及工作成就,认真分析考察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所处社会语言环境而提出的重要原则。蒙古语名词的分类处理,这是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的重要的经验总结,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做法,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蒙古语名词术语的大致分类,无非是社会科学名词,自然科学名词,常用名词术语,国名、地名、人名等几大类。而这些名词术语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因此,不能搞一个标准,不能搞一刀切,根据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使用范围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有些方面强调国际性,有些方面强调民族性,有些方面则强调习惯性。但是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就是同一类名词的处理也不能清一色地用一个模式来套,宜创则创,宜借则借。这里的唯一一条标准就是只要那一种办法对民族的智力开发有好处,对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好处,对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好处,我们就采用。现在有的同志担心借词过多将搞乱蒙古语词汇,影响语言文字按内在的规律发展,影响群众的学习使用。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只要把接受进来的词汇,用蒙古语构词法进行处理,完全可以吸收消化。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术语不断出现,对此一个民族的语言也有不断吸收和消化新术语的问题,这里除了从老词汇中挖掘一些词汇赋予新义,再根据可能和需要创制一些新词外,更多的是采取借词、转写、音译等办法接受新词。这也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民族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经济文化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事实上一个民族的语言词汇越多,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越准确。用借词、转写、音译过来的名词都是一些新术语,因此也是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工具,对这种工具的作用发挥得越好我们语言文字的功能就越大。再则,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各种语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自然的,蒙古语和汉语的情况更是如此。从来没有纯而又纯的语言,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是以本民族语言为主的大“杂货店”。据初步统计在蒙古语中来自汉、藏、维、哈、印地、阿拉伯、波斯、突厥、通古斯、俄、英等的外来语近六千条之多。各种语言之间的共同词汇也不少,如蒙古语同维语,蒙古语同哈语之间的共同词汇成份达20%左右,有的语言之间共同词汇部分多达80%左右。有些名词术语在几种语言中有相同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各种语言之间具有共同的词汇,相互借词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一个活的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语言相互之间的共同词汇,特别是共同名词愈来愈多。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哪个语言吃掉哪个语言的问题,更不存在民族的同化问题,相反,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自然过程。目前蒙古语言的特殊环境,不允许搞自我封闭。蒙古语言作为活的语言要发展,就必须开放,特别是在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中不能搞封闭,只有这样蒙古语才能真正变成社会语言、生产语言、科技语言。六、要坚持“挖、创、借”的原则。挖掘是指采用蒙古语中固有的可赋新义的词汇及具有生命力的方言和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的词汇;创制是指采用蒙古语词根上加后缀或减少音节或对偶词或外语词蒙古语音化的方法;借用是指直接采取用汉语词及其他民族语词、外国语词和国际通用的名词术语。这是蒙古语名词术语审定工作中一贯采用的方法原则。在遵循前五条原则的基础上具体采取的方法。挖掘、创制、借用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各有各的用处,互相不能代替,更不能互相排斥,否则会产生极不好的实际效果。在具体处理各名词术语时均保持适度,不能一味地挖掘和创制,也不能一味地借用,要以蒙古语词汇总体上能吸收、消化的程度为限。我们过去审定名词术语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过分强调借用和过分强调创制的两种偏向,当然这是工作方法问题,但是我们不及时纠正这些偏向,必然会影响我们审定名词术语的社会效果,影响名词术语的统一使用。这三者不仅在整个名词术语的审定中要做到有机的结合,而且在单个的名词术语的处理上也应做到三者相结合。比如,在借用基础上进行创制,把借词蒙古语音化,加后缀的办法进行处理,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选了很多借创结合的词汇,另外还有挖掘的基础上创制等等。当然此三者也有各自的侧重领域,如,自然科学领域的名词术语采取借用的多;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词术语采取创制的多。但是在总体上我们不能偏废任何一种方法。审定名词术语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正在广泛地研究和探讨之中,国内外学者有很多好的见解,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汉语名词术语审定工作中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应该认真吸取。蒙古语名词术语理论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已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很多致力于蒙古语名词术语理论研究的工作者从各自的侧面潜心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较深的造诣。我在主持制定蒙古语名词术语一般原则的过程中,认真翻阅了各种理论文章,认真回顾和思考过去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也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探索,目的是浅释蒙古语名词术语审定的理论原则,与蒙古语文工作者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和开展学术探讨,以便加深理解,为蒙古语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规范化做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各位代表,同志们: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的领导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三天,即将胜利闭幕。工作会议前一天,钱三强主任代表委员会,向首都新闻界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天文学名词。工作会议上,同志们听取了钱三强主任的工作报告,传达了国务院《关于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各分委员会交流经验,并作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我代表委员会作大会总结。一我们的会议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李鹏副总理因有重要会议,未能莅临指导,特地给钱三强主任写了信。信中强调“审定自然科学名词,统一科学技术术语,实现科技术语的规范化,以适应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需要,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国务委员兼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发来的书面讲话指出:“……天文学名词已审定完成,并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这是我们科学技术界的一桩大事,是值得庆贺的。”他们的话,使我们每个到会者都受到极大鼓舞。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和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亲临大会作了讲话。他们指出,我们要树立民族的自尊自信,要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要记住我们炎黄子孙要对世界做出贡献。具有多年名词工作经验的老前辈钱临照和郑作新先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胡兆森同志等的讲话,语重心长。各位领导和老前辈诚恳的指导,热情的帮助,受到全体到会同志的欢迎。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出版总署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会议。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科学报、北京日报、文汇报驻北京记者站等新闻单位出席了九月二十四日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各界发布了国务院授权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天文学名词的消息和大会情况,宣传了自然科学名词审定统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在京的全国委员、各分审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会议。经过两年多的名词审定工作,各分审定委员会都创造和积累了经验。代表们带着经验、体会和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兴致勃勃地聚集一堂。会上集体讨论,会下三、五成群磋商、推敲,形成名词审定工作一派朝气蓬勃的新局面。二大会上宣读的国务院《关于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振奋人心。代表们谈到国家对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的重视,使我们更体会到这项工作是为了子孙后代,为国家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统一做了件大好事,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增强了我们完成这项工作的信心。《批复》有力地推动了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的进程。如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张侃同志说,医学是个大学科,原来进行名词工作的单位是多头的,各单位很难捏合在一起,但名词审定工作又需要有统一组织。国务院《批复》传达后,各单位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及统一、规范名词的约束力,意见很快一致了。各单位力量都组织在名词审定委员会周围,解决了已往难以解决的事情。为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大家也认识到,《批复》的下达,对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国家科委宋健主任指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统一科技名词术语的权威性机构。”他还提到:“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对四化建设,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在其发展与竞争时代里,对于具有独特语言文字体系的中国来说,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化就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宋健主任的话使我们深深感到任务的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牢记老一辈科学家的教导,权威性还要建立在科学性上,建立在艰苦认真工作的群众性上。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严肃、认真地对待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三交流审定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地讨论。会上医学、电子学、土壤、地理、林学、生物化学、自动化、译名协调委员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委员会成立以来进行的工作,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商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办公室拟定的“名词审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初稿),进一步探讨名词审定工作的细则,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委员会认为,会上提出的问题,反映了审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的阶段,表明我们的审定工作进入了一定的深度。解决好这些共性问题,对今后工作的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现在把总结的经验和问题归结如下:(1)天文学第一批名词的公布,是委员会建立以来完成的第一个审定项目。天文学名词审定是委员会抓的试点工作。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李竞在会上全面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总结了经验。委员会认为,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很好地完成了第一批名词的审定。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分审定委员会学习和借鉴。但不同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各分委员会有各自的特定条件,学习“天文”的经验,同时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具体方法,才能做好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2)订名以汉文名词为主,密切联系中国文字语言特点,注意我国订名的优良传统。由于科技名词的规范、统一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迅速地交流和传播科技信息。因此在照顾本国特点的基础上,还要照顾到国际习惯用法和国际标准。特别是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学科,对于大量涌入的外来词,根据概念内涵来命名,尽可能选订汉语的名词术语。在订名中,处理好“约定俗成”与“科学性”的关系,具体名词具体考虑,不强求一律。(3)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纵横交错渗透,影响到名词术语的交叉。各分委员会现阶段工作中,各学科的交叉协调问题(包括人名译名协调)已摆到我们面前。大家认为副科应服从主科,用得少的学科应服从使用频度高的学科的订名。在协调上,各学科分委员会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物理、数学、力学分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多次协商交叉的名词。除了书面交换意见,还一起开会,寻找统一途径。生物口各分委员会讨论中提出交叉问题的“三堂会审”,有必要时成立协调组,共同讨论交叉的名词。为了提高效率,应使用计算机查重,将得到的信息分别送交叉重叠各方的分委员会讨论,要求做出答复,办公室将各分委员会的定稿分别发给有关学科委员会,促使各分委员会及早互通信息,及早协调,有利于订名一致。现在已有的交叉协调中,服从科学性的原则下,互让精神值得发扬。同时,讨论中也注意到,协调问题不仅存在于委员会内部的各学科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委员会与有关单位之间,如国家标准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当代中国编辑部等。应互相尊重,共同讨论,以求统一。总之,交叉协调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实践,创造和总结经验。(4)科技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一些老学科,如物理学、天文学等,现代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开展了近50多年。但科学不断发展,名词的订名和审定也要不断发展。如何做好这项持久性的工作,经费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各分委员会反映,由于各单位经费紧张,审定工作所需费用无处支出,甚至有些委员没有旅费来参加审定会,影响工作的开展。现在委员会的经费是由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负担,并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同时也得到科学出版社和各分委员会的主管部门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支持。在今天国家体制改革的形势下,由于名词审定工作全面开展的需要,委员会将向国家申请专门户头的固定财政经费来源,以保证持久性工作的进行。(5)要做好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要解决好做具体工作人员的问题。每个分委员会委员的工作应得到各所在单位的承认,工作成果应作为提职提级的考核内容之一。否则,名词工作后继无人的局面令人忧虑。委员会尽快研究此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四关于今后的工作。明年,我们将公布六个学科分委员会完成的第一批名词,预计将有更多的分委员会完成第一批名词的终审,我们今后的任务是繁重的。要在做好基础学科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同时,逐步开展应用学科、技术学科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在现有29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工作中,向纵深发展,向本学科深入,使专业名词术语的订名规范化、系统化。根据具体情况,对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密切相关的学科,逐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并要确保已开展工作的学科能高质量完成。对于公布的名词,为了达到国务院《批复》指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从根本抓起:(1)要提高审定队伍的水平。要在当代术语学基础上,从理论上来探讨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术语学研究不只是权宜之计,应作为一门学科,归于国家软科学任务来承担。代表们希望建立术语研究室或术语学相应机构,吸收年青同志,形成理论研究队伍,能使之成为审定工作的核心。(2)办公室在过去两年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但远不能适应今天高质量的要求。必须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加强业务学习。要有长远的眼光,订出规划,着眼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业务干部队伍。(3)自动化委员会主任王子平介绍了建立汉语规范化的自动化名词术语系统的设想,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会议认为使用计算机,建立术语数据库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高质量完成名词审定工作的有力途径。各分委员会相继即将完成第一批名词的审定,建立我国自然科学技术术语数据库已迫在眉捷,委员会应尽早考虑,订出计划。(4)委员会今后在集中力量搞好汉文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同时,应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要根据本地区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条件具备后逐步开展工作。对使用汉语的地区,应沟通情况,加强联系,促进交流,使我炎黄子孙在世界科技进步的宏伟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重要贡献。在这方面,地球物理名词审定委员会做了工作。他们通过国际会议与海外专家接触,交谈名词工作情况,商约三审稿寄去征求意见。他们也以个人名义,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所的同行作学术交流,征求审定稿意见。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以学会的名义,邀请香港一名自动化专家为自动化名词委员会委员,一齐商讨自动化名词术语的汉语订名。委员会认为他们的做法是积极的,扩大了我们审定工作的海外影响,为科学技术的交流做了很好的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以来,逐步与国外术语情报组织建立了联系,国际术语情报中心邀请我们委员会作为该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其通讯刊物上介绍我委员会的情况,表达了对我国汉语科技名词术语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我委员会与加拿大、奥地利、英国、丹麦、芬兰等国的术语学机构及个人保持资料文献交流。今后我们要加强来往,促进更多地交流。通过三天的会议,我们总结了经验,看到在这两年之中,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已闯出了路,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我们认真分析了问题,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具体做法。我相信,在国务院《批复》的有力推动下,大家继续努力,一定会开创出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新局面,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实现四化做出更大贡献。最后,祝各位代表、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一行三人,拜访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整个谈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94岁高龄的周先生思路清晰,旁征博引,令人惊叹。周老一再强调,他的这些观点只是一家之言,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但透过这些谈话,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周老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深挚爱和期盼祖国语文得到更大发展的殷切之情。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加以整理。一、全世界华人共同努力,促进汉语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汉语的历史源远流长,不但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汉语仍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全世界的华人应当把眼光抬高一步,消除区域和政治的偏见,共同努力,使汉语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访谈伊始,周有光先生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关于汉语在21世纪发展的关键问题。1.汉语发展的现状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语言现代化,必须要统一语言文字。周老指出,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应当弘扬传统,加倍努力,争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汉语目前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全球四分之三的邮件用英文书写,80%的电子信息用英文记录;在联合国原始文件所用语言中,英语占80%,法语占15%,西班牙语占4%,俄语、汉语和阿拉伯语合计占1%;在因特网上,英语信息占90%,法语占5%,汉语信息只占0.1%左右。寥寥无几的中文信息淹没在大片英文信息的海洋中。虽然使用汉语的人数世界第一,但汉语已经不是信息社会的一种强势语言。长此以往,汉语有失去在信息社会“话语权”的危险。面对这一严峻局面,汉语在21世纪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汉语走向世界面临的问题周先生强调,影响汉语在世界上推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自身缺乏一致性,没能很好地统一和规范,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首先,从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他面对的是三种汉语:大陆汉语,以简化字和拼音为特点;台湾汉语,以繁体字和注音字母为特点;香港汉语,以繁体字和广东话为特点。在三地汉语使用中,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的差异更大。不用说是外国人,就是大陆和港台的中国人在看彼此的报刊和科技文献时,也会经常遇到不知所云的字词。要想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必须首先做到汉语自身的一致性,要做规范化工作,使现有三种汉语的错觉,变成一种汉语的事实。这就要求全世界的华人都要把眼光抬高一步,消除区域和政治上的偏见,共同促进汉语的发展。影响汉语使用和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汉语的各种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过大。我国十几亿人能讲普通话的很少,估计只占十分之一左右。谈到这个问题时,周先生提起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在五十年代的一段轶事。在五十年代一次全国政协的小组讨论会上,竺先生侃侃而谈。但由于他的发言带有浓重的浙江口音,大多数委员不知所云。当竺先生发现委员们大都没听懂他的发言时,十分感慨,戏称“讲英语我可以走遍世界,但讲汉语我却走不出家乡”。这是汉语中“书同文,语不同音”的一件典型事例。周先生说,中国过去有重文字轻语言的现象,在当今社会里,这种现象必须努力加以转变。汉语在古代能做到书同文是了不起的进步,今天如果仍满足于书同文就是大大的落后了。语言文字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语言文字的统一。“天下华人是一家,大家来说普通话”,汉语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致力于自身的规范和统一,既要书同文,又要语同音。汉语的健康发展,还受到其他许多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周先生遗憾地说。从1918年制定的以古汉字为基础的“注音字母”,到1928年利用国际通用字母——“国语罗马字”,直到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汉语的注音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开始用汉语拼音编目。汉语拼音已从“国内使用”发展到“国际使用”,从“国家标准”发展为“国际标准”,成为接通国际信息网络,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手段,成为一座使汉语和中国文化通向国际舞台的桥梁。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台湾不用汉语拼音,而是对内用“注音符号第一式”,对外用“注音符号第二式”。这样,势必造成汉语注音的混乱,影响汉语的推广和发展。周先生指出,语言的使用范围越大,作用越大,发展的前途也越大,这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21世纪是科技和信息大发展的世纪,汉语在21世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要全世界的华人把汉语和政治等非语言因素区别开,使世界上所使用的汉语,书同文,语同音,并向全世界推广和发展,汉语就有机会成为21世纪信息社会里的一种强势语言。二、对科技术语工作的几点看法周先生认为,科技术语工作十分重要。汉语的科技术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关系极为密切。周先生说,世界各国都有科技术语问题。日本有,印度有,新兴的发达国家更有,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新术语的产生如雨后春笋,科技词汇需要大量补充。即使是发达国家的语言,也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词汇。对于国内的科技术语工作,周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我国的科技术语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后,在科技名词的审定,科技新词的定名和试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值得钦佩的工作,为汉语在新时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即将进入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和信息化的世纪,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对科技术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先生建议,我国的科技术语工作应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其他语言的一些成功经验,把中国的科技术语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1.一些国家的经验印度尼西亚对科技术语的解决方案是,大量使用英语,但不是使用英语术语原文,而是把不读音的字母去掉,作为该词的本国术语。日本的科技术语翻译则走过了一个从意译到音译的过程。近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大量涌入日本,大量的科技术语需要翻译。这些科技术语起初用汉字意译,有的要特造新汉字,这样翻译困难,定夺更加困难。19世纪末,日本认识到这种翻译方法对科技发展极为不利。开始利用片假名把整个术语按照外来词读音直译。大量外国人名、地名也照此办理。结果是翻译加快了,检索方便了。但也有人认为,科技术语是有专门含意的,光用音译来翻译,本国人听不懂。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许多国家实行了所谓的“双语言”制度。二次大战以后,有一百多个殖民地独立成为新兴的国家。在语言工作上,它们面对两项历史任务:一方面要建设国家共通语,另一方面要使用国际共通语。日常生活和本国文化用国家共通语,国际事务和现代文化用国际共通语(当今世界实际上就是英语)。文化和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实行了双语言。现代是双语言时代。英语没有阶级性,也没有国籍。谁利用英语,谁就得益;谁不利用英语,谁就吃亏。不少国家都不由自主地实行双语政策。一方面用本国共同语继承文化,另一方面用事实上的国际共通语——英语发展科技和经济,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随着21世纪的邻近,这种趋势愈加明显。日本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从1997年起,小学生提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西欧有些国家实行“扫除英语文盲”,使英语几乎与本国的语言并驾齐驱,成为真正的双语言国家。2.对我国科技术语工作的建议周老强调,中国的科技术语工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更需要走自己的路。例如,日本科技术语的音译和意译相比是利大于弊,但这一经验却不能照搬到中国。因为汉语和日语的特点不同。日语中标音的片假名在群众中较普及,字母是文字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不用汉字。中国的拼音则不普及,光用表音翻译有很多困难。但许多国家双语言建设的经验,却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值得我国的科技术语工作借鉴。在现阶段,由于我国普遍的教育水平不高,很难在全民中普遍提倡汉语和英语的双语制度。在科技术语方面,由于国人文化的层次性,将科技术语译成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也是必需的。但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不应依赖于此,而应直接使用国际通用语(实际上就是英语)。现代科技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只有直接使用英语,才能最有效地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科技研究的主动权。周老对汉语科技术语的统一工作极为关注。他建议,大陆应该和港澳台联合起来,用超地区的观念来对待汉语的科技术语工作,建立超地区的汉语科技术语学术机构,统一操作汉语的科技术语工作,共同建立成熟的汉语术语学派。周先生对海峡两岸成功地对101-109号化学元素统一命名极为赞赏,认为走出了科技术语统一的重要一步。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语言生活已达到了“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神奇境界。展望未来,周老对汉语在21世纪的发展信心百倍。只要全世界的华人在祖国语言文字的问题上,都把眼光抬高一步,排除一切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使汉语不断地得到规范和完善,汉语就能紧跟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在信息化的时代阔步前进。——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术语研究》2000年第1期发表了笔者等人吁请解决中文姓名外译混乱的4篇文章之后,在2002年第2期又集中发表了10多篇有关论文,反映了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使中文姓名外译问题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讨论。看了这些文章之后,笔者受到很大启发,而感受最深,或者说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一、汉语拼音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基础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认为197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以下简称“拼音法”)基本上是科学、合理和容易接受的。它在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时有很强的约束力,并已为国内各方面,和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在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方面已经作出很大贡献,因此它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无可争议的依据。但是在拼音法推行了30年之后,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它也的确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使它无法完全和彻底消除中国人姓名外译中的混乱现象。笔者认为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规定“名字如为双音,应连写”。这一规定除了导致名字缩写时损失一个汉字信息外,还有其他弊病(参阅下述第二、三节),因此必须修改。赵文利先生在他论文的最后一段话,说得非常中肯,笔者认为值得在这里引述[1]:“文字(包括拼音)总是在使用中发展的,完全停留在约定俗成一个方面上是不行的。想一下子就制定出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完美方案也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权威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一些新规定,来规范和发展语言的拼法,即区别每个汉字的拉丁字母转写方案。法国语言在其发展史上,其权威机构法兰西学院就为了规范其语言的拼写甚至读音,强行颁布过众多规定。几百年的事实证明,虽然要经过一个过程,但社会公众还是可以接受和习惯的。这一点是否值得我们借鉴。”二、外国人姓重要,中国人名重要杨光中先生的论文中指出了中国人姓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名字远比姓氏重要[2]。该文谈到外国人的名字常限于某些现成的名字中选择,如约翰、伊莉莎白等,而姓氏则较多样化,如牛顿、贝多芬等,差别较大。这样,在某一特定场合,只用姓即可认定某人,因此外人名字的重要性远不如姓氏。反之,十多亿中国人的姓只有“百家姓”、“千家姓”,同姓者动辄上千万。而名字则可用尽上亿个汉字或其双字组合,同名者较少。因此对中国人来说,区分不同人主要靠名字,而非姓氏,中国人名字的重要性远在姓氏之上。笔者认为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在制定中国人姓名外译方案时,必须要体现这一观念。我们不仅要避免损失名字中的任何信息,而且还要设法突出名字中的信息。因此双音名连写的规定就不可取,因它轻视名字信息,导致缩写时损失名字信息,这完全违背了上述中国人名字远比姓氏重要的观点。三、修改双名连写的规定势在必行从十多篇已发表的论文看来,双名连写引发的问题最多,带来的后果最严重,这一点已形成共识。双音名连写除了缩写时将会损失一个汉字信息外,还有杨光中先生文中指出的[2],它还将造成分不清双音的分隔在何处。例如“衍安”和“雅南”的连写都是Yanan。它甚至分不清是单名或双名,例如“希安”和“咸”都是Xian,“楚安”和“川”都是Chuan。虽然可以用分隔号“,”来解决上述问题,但若不连写,而用分写,如Ya-Nan(雅南)、Yan-An(衍安),Chu-An(楚安)和Chuan(川),岂不更为彻底。至于不连写是用一横划为Ya-Nan,或是完全分写如Ya Nan,笔者倾向于用横划,因为是两个字共同组成名字与姓氏搭配。姓名中出现横划是拉丁语系人名中常见的现象,而且又有助于读者判断其可能为中国人,有什么不好。笔者也主张双名中两个音节的首字母均为大写,表示两个字的重要性是一样的。这样既体现了前述应突出中国人名字信息的观点,也符合英语复合词的构成习惯(如Alnmina-Silica)[3]。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写法,由于强调了名字中两个字的地位同等,使外国人对它们进行缩写时一定会把Ya-Nan缩成Y.-N.或Y.N.。而若写成Ya-nan,则很可能被缩写成Y.,不大可能缩写成Y.-n.或Y.n.。四、尽快着手制定区别同音字的方案鉴于汉语中的同音字(包括同调和异调)太多,制定区别同音字的拼写方案是消除假同名人数量的重要手段。涉及十多亿人的姓名拼写中若不考虑区别同音字的拼写方法,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假同名人,只有建立每个汉字的单一拼写方案,才能使假同名人减少至最低限度,以及降低由拼音姓名回译汉语姓名的难度。因此笔者赞同赵文利先生在文中建议的[1],作为第一步,可先制定区分汉语姓名中四声调的拼音方案。要制定出科学和切实可行的区别同音字拼写方案肯定有相当难度,但是现在就应着手探索。从汉语姓名同音字开始的探索,必将为将来制定全面的汉字同音不同拼写方案积累有益的经验。五、“民族尊严”与“国际接轨”发表在《科技术语研究》2000年第1期和2002年第2期的共16篇文章中,除了4篇未明确表态外,其余12篇是主张姓在名前和主张姓在名后的各占6篇,旗鼓相当。主张姓在名前者提到的理由有名从主人、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以及这么做也并未出现什么问题,因而无须屈从外国人的习惯,认为只要坚持下去,外国人是会慢慢接受的。主张姓在名后者则举出许多与外国人交往中因姓在名前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包括在国外访问时要不厌其繁地向外国人解释自己的姓名;参加国际会议时在代表名录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以及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论文作者索引误排,导致引文检索和论文统计错误等。看了这些说理之后,倒使笔者悟出似乎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当中国人自己外译,并把中国人的姓名按姓在名前处理时,往往会是一路绿灯。因为中国人这样做,外国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中国人怎么写和说(广播),外国人只是看和听,时间久了,也会慢慢习惯,当然也是行得通的。不过根据赵文利先生的文中所述[1],中国科学院在其编印的英文简讯“CAS Newsletter”上将中国人姓名按姓在名后处理,效果也很好。另一种情况是只要涉及与外国人的直接交往,就完全是两码事。在国外访问、参加国际会议或向国外刊物投稿等,若把姓放在名前,就会不断碰到红灯,给自己带来很大麻烦。因为这些场合遇到的是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外国人,且多为初次接触,不能指望他们都了解中国人的姓名习惯顺序,因此学者大多主张“投到国外学报的论文还是入乡随俗,按该学报文种的习惯为好”[4]和“切忌将中国人的习惯和汉语的传统用法强加给其他语种”。[5]依笔者看,姓在名前或名后的问题基本上是技术性问题,不宜与民族化甚至政治化挂钩。实际上,传统上同样是姓在名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欧洲国家如匈牙利,在国际交往中,都是采取名前姓后的方式。日本和韩国学者的英语名片都是名前姓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日本和韩国球员运动服上的拉丁语姓名都是名字的缩写字母之后接姓氏全大写。近年来中国运动员服装上的外文姓名也是这样。有的文章中提到国家领导人都是姓前名后。不过在很多事情上国家领导人都是例外,不具普遍性。至于拉丁语系的匈牙利,情况也是如此。作为例子,笔者在这里引用国际性重要天文学期刊《Solar Physics》(太阳物理学)1980年第67卷317~338页上发表的匈牙利天文学家一篇论文的署名为L.DEZS,LIDIA GESZTELYI,L.KONDS,AGNES KOVCS,and S.ROSTS。其中有三位作者的名字只用一个缩写字母,其余二位作者的名字则全写(大概是怕缩写后与别人重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署名中有些字母上方有标音符(如和),不过在有些场合这些标音符未标出。但所有5位作者均为名前姓后(笔者曾在匈牙利科学院太阳物理天文台认识他们)。其实这些事与民族尊严也挂不上钩。鉴于这些情况,笔者倾向于主张与国际接轨,在中国人姓名外译时,应该随国际主流,把姓放在名字之后。 ① 林元章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