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乙肝疫苗研发现状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病毒性肝炎,具有感染性强,携带率高、流行面广、慢性化倾向严重的特点,属致癌性病毒.对乙肝的现患,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治疗,对人群中大量存在的HBsAg慢性携带者,亦无理想的消除措施.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的问世,为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品.HB疫苗不仅能有效地阻断HBV的传播,降低其感染率,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人群携带率,并有预防HBV感染所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降低其发病率的作用.乙肝疫苗的研制已经历了3代.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约有9千万HBV携带者,全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3000万人,每年有40多万人死于这一病毒慢性感染所致的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干扰素和药物疗法,每年治疗费用在300~500亿元之间,乙肝的免疫治疗方法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有的人会得乙肝,有的人不会?为什么目前乙肝很难治愈?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家帕特的答案是:关键是缺乏免疫诱导素!这一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揭开了乙肝为何久治不愈这一困扰了人类几百年的谜团。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学科的科技论文中,在描述沉积物的运移和聚集时,常常使用"接收沉积"和"接受沉积"这两个术语,且"接受沉积"使用频次较高。但是,究竟应该使用哪一个术语,作者群、读者群、编辑群中存在争议。对"接收"和"接受"这一对近义词的基本释义进行辨析,厘清二者的差别;最后认为,"接收沉积物"是正确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正>怀揣着“为2780万耳聋患者做一件事”的初心,他开始了长期的神经元和内耳毛细胞的再生和保护研究。据估计,全球约有4.66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在中国,残疾性听力损失患者约有2780万人,居全国各类残疾之首。由于起步较晚,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在耳聋领域的科研成果相对匮乏,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面对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证”、“症”、“征”是医学专业书刊和医疗文书档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个音、形、义相近的字,但目前不少人对这3个字的使用常有混淆,甚至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一是使用者缺乏对字义的探究和鉴别;二是目前对这三个字的使用尚无规范可循。“证”字在医学上的使用源自中医,但中医论著也有“症”出现;在西医进入中国后,“征”、“症”的使用逐渐增多,同时现代的中医书籍中也常引用一些西医的专业术语,如“症状”、“体征”等,中西医的交叉使得这3个字的应用更加混乱。二、引证1.《汉语大词典》(1)证:通“症”,病症。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只愿的依本分伤家没变证,慢慢的传授阴阳。”一本作“症”。(2)症:症候、病象。【症状】有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如发热、头痛、咳嗽等,多指患者主观不适。【症候】①疾病;②毛病;③症状。【症象】症状。2.《辞海》(1)证:症候。【证候】中医学名词。指患病时出现的互有联系的一群症状。证候反映了疾病的原因和病理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部位,如表证、里证;正气和病邪的盛衰,如虚证、实证;疾病的性质,如寒证、热证;病机的变化,如闭证、脱证等。辨别不同的证候,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适应证】适合于采用某一诊断或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禁忌证】指不适应于采用某种诊断或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或采用后反而有害。(2)症:疾病的症候情况。如重症、对症下药。【症状】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异常感觉。如患感冒时的发热、喉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广义的症状还包括体征,是临床上用作诊断的重要依据。【症结】腹中结块的病。《史记》中有“尽见五藏(脏)症结。”【症瘕】中医学病名。指腹内结块。以坚硬不易推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症候群】即“综合征”。(3)征:迹象。【综合征】同时出现的一群症状,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或功能紊乱,但还不能确定其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且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的病所引起。中医中的证候,如脏腑分证、六经分证等,其表现的症状,类似于综合征。3.《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的解释基本同《辞海》。(1)证:①证明;②证据,证件。(2)症:①中医指腹腔内肿块的病;②疾病。(3)征: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三、讨论总的说来,对“证”、“症”、“征”这3个字的应用须格外小心。为减少误用,力求规范,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1.“症”即指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疾病的症状,或单指某一种症状;“征”与“症”所表示的范围较小。而“证”是相互关联的器官或功能紊乱的总和,对一组临床表现的概括,概念的范围较大。对于综合征,因有“综合”二字,已有“集合”之意,再用“证”,就重复了,故选用“征”。2.“症”多指主观感觉,“征”多为客观检查所获得的信息。3.最初中医几乎只用“证”,根据《汉语大词典》对“证”的解释,有时也通“症”,故出现了由以前的“证见”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单指具体症状时的“症见”。4.对西医学名词的翻译,其实是在中医对这3个字的理解的基础上的扩展,故中西医对这3个字的使用是相通的。按照上述理解,笔者在图书编辑加工时对“证”、“症”、“征”三字的选用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社出版图书领域的特点 ,我在长期做书稿的终审、终签工作中发现 ,各位责任编辑对“症”、“证”、“征”三个字的用法普遍存在很不一致的问题。当然 ,有些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语法上称为“通假” ,后来才有了差别和分工。然而 ,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致使产生混乱 ,带来许多麻烦。例如 :①在已出版的医学书籍中 ,这三个字的用法很不统一 ,甚至在一本书中前后用法都不一致 ;②编辑在审读加工中 ,对此也“拿不准” ,经常来询问“用哪个好” ;③有些作者、读者和医药广告公司也常有来信问这三个字应该怎样用。为了保证出书质量 ,在国家对此没…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物质的可分性”时,说“黑格尔很容易地把这个可分性问题对付过去了,因为他说:物质既是两者,即可分的和连续的,同时又不是两者;这不是什么答案,但现在差不多已被证明了。”我怀疑恩格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笔误,把“分立”(diskret)写成了“可分”(teilbar)。这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相去甚远。如不更正,不但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相违背,而且必然会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引起混乱。很遗憾,在我国学术界确实有人,  相似文献   

9.
科技经费投入是目前科技界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调和或平衡一些众所周知的关于科技投入的正确陈述,往往会导致一些类似于逻辑悖论或两难困境的实际问题,这些悖论或困境在深层次上涉及对科学发展的"游戏规则"的基本理解。本文讨论了六个问题:基础研究宽容失败的原则和纳税人的钱不能浪费的原则如何兼容;为什么会出现科研项目"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避免重复投入的原则和引入竞争以达到更优结果的原则如何协调;如何规划和计划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的科技发展;无法与投入增长同步提升的投入产出比究竟被内耗在了什么问题上;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科学数据共享这一"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豚与河鲀是两类不同的动物,这在科学分类上已有明确定论.河豚指哺乳动物纲鲸目河豚总科河豚科(淡水豚科)动物,如白鳍豚、扬子江豚等;营淡水生活;其中的白鳍豚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捕杀,更不存在加工利用问题;脏器无毒,不存在毒素之忧.  相似文献   

11.
在第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一条京巴犬标价170万元人民币。它已是第三次在长春农博会上亮相。在这届农博会上,一些参展企业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 ,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吕氏春秋·察意》中说 :“大圜在上 ,大矩在下。”这种“天圆地方”说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天和地的一种理解。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 ,西方的地理知识传入了中国。中国人这才知道 ,地不是一个方形的平面 ,而是一个球形。最早向中国人介绍地为球形的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 552~ 1 6 1 0 )。 1 6 0 2年 ,利玛窦在李之藻的帮助下 ,在北京刊行了《坤舆万国全图》(全图分六幅 ) [1] 。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最右侧 ,利玛窦有一篇署名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全图的说明开篇…  相似文献   

13.
<正>看到"风化"两字,很容易想到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下逐渐破碎、分解的过程。这一理解是不错的。"风化"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地理学名词》《土壤学名词》《地质学名词》中都收了"风化作用"。《地质学名词》无定义。《地理学名词》中的定义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  相似文献   

14.
对“古文”“古文字”“古汉字”这一组汉字学术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辨别,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给这几个术语进行了定义,希望能够有助于消除以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正确地使用相关术语。  相似文献   

15.
<正>我难以呼吸,筋疲力尽,感觉心脏要跳到胸腔外面来了。这一刻,我正在离地15.2米的半空中晃荡,腰间只有一条安全绳,活像一片挂在店里待售的牛肉。没错,这就是最近突然很火的绳索攀树运动。当你来到海拔2543米的山巅,与33米的松树为伴时,一条绳索就成了锤炼身体与精神的道具。说真的,绳索攀树很好玩,甚至比绳缆滑行更刺激。之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普通市民的参与热情让这一盛会的亲和力倍增。"百家大数据优秀案例"的发布,让民众在领略"黑科技"魅力的同时,也触摸到大数据对生活的深度改变。让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在"铁笼"中运行,覆盖贵阳40个市直单位,一项叫"数据铁笼"的工程,方便了公众对权力的监督;着力破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伴随着"干细胞"这一概念的产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干细胞疗法层出不穷,"干细胞美容""干细胞抗衰老"等等真假难辨,到底什么是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治疗,听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院士的解读。日前,"中国富豪乌克兰续命记"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刷屏,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的组织下,远赴乌克兰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试图抗衡自然规律,用钱去买健康买长寿。一针的价格将近60万,他们愿意花400万年轻30岁,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2,(15):12-13
<正>用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你就有机会获得一种长得和蜂巢一样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被称为石墨烯,也被誉为“黑金”。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材料,它非常薄,20万片石墨烯堆起来的厚度只有人类1根头发粗细,又非常坚硬,用石墨烯制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以让2吨重的大象在上面跳舞。如今石墨烯被用在各个领域,军事武器、智能眼镜、显示屏、电池等产品中都有石墨烯技术的运用。关于石墨烯的各种讨论也变得越来越神秘。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期刊中,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实验”和“试验”二词较其他词汇,其使用频率是最高的。笔者随手翻阅《材料保护》杂志第8期,该期26篇文章,除最后两篇没有“实验”和“试验”二词外,其余24篇均有。因作者往往将这两词混用或错用,在编辑工作中,对这两词的修改也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我国当前流行广泛、危害性严重的重大传染病.据市场调查,国内每年对乙肝和艾滋病检测的需求量在1亿人份以上.现行医院等医疗单位对乙肝、艾滋病的检测等多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等方法,该类方法需要专门仪器及专业技术人员,其检测时间长,检测费用高,不能满足当前对乙肝和艾滋病广泛筛查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