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现有教徒五亿八千七百余万,主要分布在北非、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等地.就其创始年代而论,属第三世界性宗教;就其特色和影响而论,则是最具现实导向力量的入世性宗教.与佛教、基督教相比较,倡导宗教信仰与人生社会并重,以修为见之于作为的积极入世精神,是伊斯兰教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它反对人们弃绝现实生活去出家修行,反对通过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律与穆斯林民族教育之契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研究穆斯林民族教育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不但十分重视教育,而且有着全面的教育观。发展穆斯林民族教育与伊斯兰教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要注意民族性、宗教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穆斯林民族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将穆斯林民族教育建立在穆斯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10月底,德国大众公司将一款加长的防弹车赠予现任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以保证他的安全。的确,去年4月刚刚上任的教皇正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麻烦”均缘于其一次“不严谨、不慎重”的讲话——9月12日,教皇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讲演时,援引14世纪拜占廷皇帝曼纽尔二世与一名波斯学者讨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话时,说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这个世界带来邪恶和野蛮”一语,立即在穆斯林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许多穆斯林认为,此话是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挂钩,侮辱了伊斯兰教及其先知穆罕默德。尽管教廷和教皇很快予以澄清和歉意,但并未取得谅解。有几十个国家要求教廷取消该言论,有的还召回驻梵蒂冈代表;有些地区愤怒的穆斯林烧毁教皇肖像或说要杀死教皇,“基地”组织甚至扬言要征服罗马;10月3日发生的土耳其劫机案据说也与此事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孟加拉穆斯林精英走向了教派主义道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穆斯林社会状况、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以及印度教教派主义等有关,其中穆斯林社会的落后是主要原因,这一落后既体现在穆斯林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的相对劣势,也表现在依然深受宗教传统影响的穆斯林精英思想的落后。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在金帐汗别儿哥汗时被接受、月即别汗时成为国教的进程,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渐进过程,苏非派、花刺子模穆斯林和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帐汗利用浅显的伊斯兰教及其势力建立和维护统治,同时又坚持了原有的激牧传统,这是金帐汗国存续较长的原因。没有发达的伊斯兰明,又与基督教尤其是东亚教明距离是金帐汗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穆斯林即伊斯兰教徒之意。什么是伊斯兰国家?一般认为多数居民为穆斯林的国家是伊斯兰国家。但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其人口总数的多数,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占其人口总数的44—50%;非洲某些国家,穆斯林在其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及50%者,有几内亚比绍(36%)、上沃尔特(25%)、喀麦隆(15%)、乌干达(6%)、加蓬(1%)。所以,除了多数居民是穆斯林这一点外,还可以从它是否是伊斯兰会议的与会国来确定。有些国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或取名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7.
苏丹人和酒     
伊斯兰教是禁止教徒喝酒的。古兰经和圣训认为酒使人失去理智,彼此怨恨,是“罪恶之源”。尽管如此,有些地方的穆斯林饮酒还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不久就发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一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并对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开始了解、研究这一群体及其信仰——中国伊斯兰教。他们考证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整理了中国伊斯兰教文献,在与阿訇和毛拉的接触中也形成了他们对这些中国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认识。这些共同构建了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初步认知。尽管西方传教士了解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直接目的是出于传教,但他们的研究开启了近代西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穆斯林在北京定居建寺的同时,北京清真寺文化便随之产生。北京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载体,经过一千多年的演进与发展自成体系。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与神圣地位的清真寺,是北京清真寺文化的物化表现。北京清真寺文化是北京伊斯兰教文化的载体,并且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清真寺为切入点,概述了北京清真寺的职能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有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情况,是最近10多年来国际社会广为重视的话题。一般来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指穆斯林世界重返“麦地那”的思潮,它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彻底背离了伊斯兰的理想,并把近代伊斯兰世界的衰落和被欺凌归结为没有按照早期伊斯兰教纯洁的教义行事。因此它宣称要用伊斯兰原旨教义规范穆斯林社会,重建伊斯兰国家,并把古兰经及圣训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国家人权观强调一切人权属于真主,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世人享有终极和绝对的权利。伊斯兰国家的发展使其有自身的人权概念,并随之发展变化其内容是重视民众群体人权的整体精神,关切民众生存权的人爱精神,珍视民众生命权的人道精神。相应的伊斯兰法是伊斯兰国家人权的权利保护,又维护了各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瓦哈卜依靠沙特家族,掀起了一场"复兴运动",旨在纯洁伊斯兰教,复兴穆斯林社会,他继承了伊本.泰米叶的改革思想,尊崇罕百里教法学派和圣训学派。瓦哈卜思想的产生是为了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既有来自伊斯兰哲学、苏非主义、什叶派的挑战,也有西方世界的威胁。他反对关于安拉属性的讨论,反对任何形式的"中介",主张重启"创制"之门,重申"陶赫德",区分认主独一与拜主独一,严禁任何形式的以物配主。这是伊斯兰教的一次自我修正,它开辟出了一条以宗教改革带动国家进步的发展模式,对现代伊斯兰主义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今仍为沙特阿拉伯国教,影响着中东局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苏非派是新疆伊斯兰教受苏非主义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在喀喇汗朝时期,苏非思想与伊斯兰教一起从中亚河中地区传入我国新疆,步入了地方化、民族化的进程.苏非主义渗透到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疆苏非派的神秘性特征也是它吸纳教徒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并运用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法,对苏非成员及其社会的神秘现象进行解释,进一步分析苏非派"接近真主、人主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潮让人们感觉到学习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谋取职业和提高社会地位的手段,学习逐渐变成了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进入学习化社会(或知识社会)生活的金钥匙,拥有它,人们会更自觉地学习,并时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乐此不疲,这样人们才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曾国藩的家训思想中,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自保之术这四个万面是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于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有其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它不仅能使人在欢乐和愉快中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还具有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娱乐、消遣、社交等功效.应根据运动员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运动心理规律,创编动作难易程度不同、性质不同、新颖、独特的健美操;并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形体训练、技术训练,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健美操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甘肃回民有三大民族节日,其具体日期都是按照伊斯兰教历(回回历法中的希吉来历) 来确定的.但是由于甘肃回民在社会生活中一般使用公历和农历,多数人对于教历,特别是教历和公历日期的换算并不十分精通,因此,需要向他们提供一些简便而确切的换算方法和公式.对于现有文献中的几个公式作了介绍、推证和改编,并指出有两个公式不能成立,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最后分析了不同教派和门宦的年节日期有所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人群”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其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呈现着多种负面心态,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冲突和社会适应问题,并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城市边缘人群”子女进行心理干预和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城市边缘人群”子女的负面心理是在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其中社会文化心理、政策制度、家庭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城市边缘人群”子女进行心理干预和教育管理也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寻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修身在齐家指出,只有通过修身培育道德感,才能营造道德的家庭生活,为个体实现其人生价值提供立足点。治国在齐家表明了儒家家国同构的基本内容,即,伦理理论上家国同理;社会观上家国一体;在政治生活中必须以大家为重,以恕道为行为指导。平天下在治国则突出了家国同构的文化含义,即,文化价值观的合理化对于实现一个德风开放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律师是近现代法治文明的产物。心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一般说来,如果个体能够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心理。但有少数人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心理学上称此为心理障碍。客观地找出目前律师所面临的心理障碍,是我们梳理和处理律师心理障碍的前提条件。律师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有七方面:一是自卑心理,二是自傲心理,三是嫉妒心理,四是焦虑心理,五是偏执心理,六是急功近利心理,七是攻击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