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特区人民生活,集美区引进"荷兰百合",并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东方百合"、"亚洲百合"反季节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砷和汞在茭白、菱角植株及其生长环境的迁移富集变化,以"浙911号"茭白品种和"水红菱"为实验材料,采用在土壤中添加砷和汞的处理方法,测定处理后18 d内茭白、菱角器官及水体-土壤中砷和汞的积累量.结果表明:随栽培时间的延长,水体中砷和汞出现不断向土壤、水生蔬菜迁移的趋势,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衡;当砷和汞共处水环境中时,汞的存在会抑制水体中砷向土壤、水生蔬菜迁移.茭白叶、茎中砷和汞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是茭白富集重金属的主要器官之一.菱角中砷和汞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最终逐渐向杆、根迁移富集,叶、根是菱角富集重金属的主要器官.茭白和菱角对水体中砷和汞的富集系数远大于对土壤的富集系数,且对汞的富集能力都大于砷;茭白不同器官富集能力:茎叶;菱角不同器官富集能力:根叶(杆).说明砷和汞在水生蔬菜及生长环境中的迁移与富集能力因蔬菜种类、器官类型及重金属种类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服装反季节销售的市场环境以及近期反季节销售服装遭受"冷对"的原因,阐明了服装反季节销售中合理定价的重要性.并运用消费者跨期决策理论和垄断竞争市场理论重点分析了对反季节销售中的服装如何进行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4.
利用番茄为砧木,并配以紫光无滴膜覆盖、进行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很好解决了目光温室茄子反季节栽培因黄萎病危害和低温障碍而无法进行冬季生产等技术难题,不仅嫁接亲合力高,长势良好,高抗黄萎病,而且田间增产效果显著,并茄果着色好,品质优.该技术自98年在红古区示范推广以来,为改变红古区冬季温室生产"老三样"种植结构,提高菜农收入取得了可喜成果,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茭白原产我国,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史,栽培面积达30多万亩,主产于江、浙、沪一带.近年来我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98年将达1万亩.分布于壶镇、前路、三溪、大源、大洋、南溪、木栗及东渡等乡镇,大都种植于海拔230m~850m之间.上市期从6月下旬初至10月下旬,长达4个多月.今年于处暑前上市的收购价,每公斤高达2.8元至3.6元,亩产值可达五六千元;白露后降至每公斤七八角.同样产量的产值,早收比迟收增加2倍~3倍,因而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栽培茭白首先防治雄茭,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梁改进 《厦门科技》2001,(B11):61-61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特区人民生活,集美区引进“荷兰百合”,并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东方百合”、“亚洲百合”反季节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凤尾菇栽培料主要成分是木屑,试验采用稻草、茭白鞘叶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栽培凤尾菇,共设置7个试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配料以木屑、稻草、茭白鞘叶以合适比例混合为基料时,凤尾菇产量最好,生物学效率最高为32.24%。  相似文献   

8.
棕榈蓟马在栽培条件下,2月中旬—3月中旬平均增长速度最快,r为0.137;在反季节栽培的长豇豆上棕榈蓟马成、若虫分布为“聚集分布”;在每株10~100头密度时.取样技术应取85~48株样本。  相似文献   

9.
5月的大别山,如诗如画.踏入岳西境内,天是蓝蓝的,山是绿绿的,水是清清的,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山沟的水田里整齐的茭白.据岳西县科技局局长刘煜介绍,该县今年新增高山茭白933.33公顷,连同近年发展的共有1466.67公顷.到2005年底,全县包括茭白在内共有高山蔬菜4000公顷,年产鲜菜8.2万吨,产值8000万元,有3万农户发展高山蔬菜,年人均增收600元,2.1万户脱贫,10万人受益.岳西县依靠科技种植高山蔬菜,把高寒山区的对抗性农业发展为适应性的产业,高山蔬菜已发展成为大别山上的"火红"产业.  相似文献   

10.
肖慧 《汉中科技》2011,(3):33-33,35
反季节萝卜出苗到收获只需要50天左右,具有皮薄、肉脆、味甜等优点,无早抽薹和糠心现象,作者通过品种筛选,土地整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反季节萝卜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光照、降水、积温、气体四大因子在设施地栽培蔬菜中的调控程度,以及对汉中气象条件的分析,明确了汉中发展设施蔬菜的劣势是冬天日照时数少,阴天多,不适合进行反季节栽培蔬菜;优势是春季回温早,秋季降温慢,适宜发展全塑大棚作春季提早和秋季延后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蔬菜市场的供应不断变化,大白菜不仅仅是秋冬的当家菜,而且晚春、中夏、早秋市场的销售量也相当可观,菜农们开始对反季节白菜的种植有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当地菜农对反季节白菜的品种选择不正确,栽培技术缺乏,致使栽培失败。反季节大白莱的栽培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品种选择 反季节白菜主要是在炎热的夏季生产,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必须选用早熟、抗  相似文献   

13.
反季节龙眼栽培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科学,推广该技术可使传统的龙眼大生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该技术在我省、广西、海南以及福建等地被快速传播、推广,但效果不大。在生产上虽然人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龙眼反季节生产还未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效果。龙眼反季节生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科技》2014,(4):52-52
茄子属喜温性作物,一般以初春定植,春夏上市大春作物栽培,但由于夏季集中上市,价格相对较低,影响栽培效益,宾川等低热区利用秋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发展秋延后茄子反季节栽培,往往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苏坚 《科技信息》2008,(35):389-389
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主要利用海拔高度的温差,海拔高、温度低,可提早栽培,提早上市,价格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与微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芦苇、茭白、菖蒲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苄嘧磺隆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河岸带植物对苄嘧磺隆的根际降解的增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菖蒲>芦苇>茭白.培养结束时,菖蒲根际土壤苄嘧磺隆的残留量较芦苇和茭白分别降低了23.1%和32.2%.在苄嘧磺隆作用下,供试3种河岸带植物根际脱氢酶活性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再恢复的变化趋势,而对脲酶和磷酸酶的影响均表现出抑制效应.苄嘧磺隆施加明显降低了河岸带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别是对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的影响更为明显.与芦苇和茭白相比,菖蒲根际土壤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说明该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对苄嘧磺隆污染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苄嘧磺隆生物降解效应.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蝴蝶兰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学军  郭小俊  任琳 《甘肃科技》2005,21(6):167-168,172
在分析西北地区气候特点,蝴蝶兰特征特性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蝴蝶兰在西北地区反季节栽培过程中各不同时期栽培技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茭白的最适内参基因,分别以低温(4℃)胁迫0,3,6,12,24,48,96 h的茭白叶片为材料,通过qRT-PCR技术和geNorm, NormFinder, BestKeeper, ReFinder软件分析8个候选内参基因ACT,H2B,UBQ,GAPDH,β-actin,60s,SKIP,AQP的表达稳定性;并利用筛选出的最适内参基因组合β-actin,H2B和ACT对响应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中CDPK的表达量在前期上调,随后下调;DREB/CBF的表达量也有上调,但总体呈现波动变化;ICE1和WRKY的表达量先显著上调,在24 h达到较高水平,后期表达量下降.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茭白中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响应低温胁迫,为后续茭白低温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g^2+对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体内共生的茭白黑粉菌(Ustilago dctdenta P.Henn.)的影响.对不同浓度Hg^2+胁迫下茭白黑粉菌在幼茎中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解剖观察,分析了在此过程中的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等一系列指标.试验结果表明,2mg/L以上的Hg^2+胁迫能导致茭白黑粉菌的消亡,导致茭白茎尖不能膨大.  相似文献   

20.
<正>5000吨董家冷库茭白即将进入上海市场近日,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人员专程赶往上海金山区,与上海金山市场有限公司所属金山卫镇批发市场茭白营销大户签订董家冷库茭白供应合同,这标志着5000吨董家冷库茭白即将进入上海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