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绵细雨中,《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1)走进牛津大学理查德.尊金斯(Richard Dawkins)教授的家中,鲍威尔想知道这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进化生物学家的大部分时间是否是在这里进行他的研究,还是在野外进行现场观察?道金斯对此笑曰:他的工作不是在尘土飞扬的天气里在页岩中寻找古老的三叶虫化石,也不是漫游在非洲的菇树丛中观察羚羊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一年里。哪一位科学家最具影响力?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Mike Brown)“迫使”天文学家重新思考行星到底是什么:芝加哥大学的尼尔·舒宾(Neil Shubin)发现了一块重要的化石,它揭示了生命是如何(从水中)迁移到陆地上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艾玛·怀特劳(Emma Whitelaw)证明了遗传是怎样扩展到基因以外的领域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支持全球变暖的观点,并且大胆质疑政府现有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2000,45(11):1232-1232
《科学通报》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Ⅰ)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 (Ⅱ)有重要科学背景,或属国际研究热点课题 (Ⅲ)山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  相似文献   

4.
李焱 《世界科学》2012,(2):45-47
个人强制保险法令.这是人们2012年应当了解的医疗领域的动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闻——无论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即为最高法院将在3月下旬听取长达5个半小时、历时超过3天的关于《保护病人和经济适用医疗法案》的口头辩论。法官们将听取关于四个议题的辩论.最重要的一个议题是关于“个人强制保险法令”(又被法院称作“最小化保险覆盖条款”).它要求公众购买保险或缴纳罚款。当国会通过一项长达2700页的包括强制法令在内的法律时,国会是否超越了宪法职权呢?我们将在六月下旬见结果。  相似文献   

5.
美国参议员(现任副总统)戈尔(AlbertGore)关于高性能计算法案的提案(美国国会1991年1月24日通过)1.简称:本法案在援引时可称“高性能计算法案(1991)”。2.研究与目的:(1)本届大会确认如下:a.在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领先...  相似文献   

6.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理查德·施洛克(RichardR.Schrock)。在林道会议上就其开创的领域.以及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是否已达巅峰状态。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乔纳森·墨迪克(JonathanMoerdyk)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去年九月在新加坡丽嘉酒店举行的一次典礼上,国家总统纳丹(S.R.Nathan)颁发了2010届总统科学技术奖。此项顶级殊荣——总统奖章——被授予管理者张道昌(Chong Tow Chong).他的个人履历涵盖了新加坡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和梦想。  相似文献   

8.
回力棒效应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美国生产率的提升是否将打破现有的这种平衡?特别当美国在自动化生产方面投入更多的情况下(如机器人可应用于任何产业以减少劳动力成本)。那么。一些产品的生产线是否会重新回到发达国家中?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2000,45(3):335-336
《科学通报》是中国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编委会由17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本刊着重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尽管审稿程序较为复杂,但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Ⅰ)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是中国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编委会由17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本刊着重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尽管审稿程序较为复杂,但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i)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2000,45(2):223-223
《科学通报》是中国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编委会由17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本刊着重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尽管审稿程序较为复杂,但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Ⅰ)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0月,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商讨美国宇航局(NASA)的下一代火星车“火星科学实验室”(MSL)究竟该在哪儿着陆,经过十几轮的激烈投票之后.名单上的着陆点所剩无几。难怪此次会议的组织者不禁感叹:科学史上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吗?  相似文献   

13.
乔治·欧拉谈基础化学研究姚祝军译乔治·欧拉(GeorgeA.Olah)因在碳正离子和碳氢化合物领域长期的杰出工作而荣膺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化学会chem.&Eng.News杂志科学技术部助理主任编辑鲁迪·鲍姆(RudyM.Baum)出席了在斯...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00,45(1):111-112
《科学通报》是中国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编委会由17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本刊着重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尽管审稿程序较为复杂,但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ⅠI)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2000,45(5):559-560
《科学通报》是中国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半月刊,编委会由17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本刊着重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尽管审稿程序较为复杂,但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 5个条件:(i)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  相似文献   

16.
想像有一条隧道通过时一空织物,使你从地球近旁进入隧道,经几小时的旅行,而到达离我们有4光年的半人马座星分.若此隧道的两端有相对运动,你还能借此而作时间上走向将来或回到过去的旅行.191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不久,就发现(理论上)蛀洞的存在。但蛀洞仅让光线通过?抑或也能通过一艘飞船?即使在理论上也一直未搞清楚,直至1988年,加州理工学院的托恩(Thorne)和莫里斯(Morris)研究了这个问题,才认为蛀洞的两端皆可出人,并非像黑洞那样的单向“地平线”.再者,旅行者在蛀洞中仅受到一般的加速度,不致因起潮力而被撕碎。在黑…  相似文献   

17.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第一位女校长苏珊·D·赫尔曼(Susan.D.Hellmann)。她的名字总是和“最”联系在一起:最强力的改革者、最具影响力的女人、薪酬最高的女人。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她来到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作为一位科学家。她欲把学校提升一个层级;作为一名商人。她决心争取足够的资金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教学界的莫扎特”──谁值得如此这般赞誉呢?保罗·厄尔多斯(PaulErdos),他在9月20日的华沙会议上死于心脏病发作,人们给予他这个称号并且可以证明这一赞誉是正确的。他是我们20世纪最具光彩夺目的思想人物之一;当他仅20岁时.柏林最优秀的数学家IssaiSchur(舒尔。1875—1941.德国数学家.译注)给他起个“布达佩斯的魔术师”绰号;其他的数学家称他为“西方的Ramanujal。(拉玛努詹)”以及“现代的Euler(欧拉)”。总之.作为不平常的人物.厄尔多斯忏‘着强烈的t#感和挚爱为着他自己的学科而生活.这甚至在许多科学家中间…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传通(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医学的跨文化传通则①是一个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笔者自1988年涉足此领域以来.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而过去研究者未予阐发的特点和机制.在此提出并与有识之士分享。  相似文献   

20.
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有句名言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探索领域.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然而.仅仅给出一个问题的勉强解释是不够的——理解它.并弄清楚它对于世界的重要性.才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