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建立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不同剂量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各组小鼠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脏器系数、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活力或水平的影响;以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可以降低CCl4所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及血清ALT、AST、ALP活力,增强SOD和GSH-Px活性,减少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表现出对肝脏的保护和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故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建立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不同剂量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各组小鼠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脏器系数、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活力或水平的影响;以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可以降低CCl4所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及血清ALT、AST、ALP活力,增强SOD和GSH-Px活性,减少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表现出对肝脏的保护和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故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主要研究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给药4d后,腹腔注射0.3%四氯化碳(CCl4),16h后取血、肝组织匀浆测定.结果:不同剂量的海带多糖均能阻止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能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增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论:海带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海带多糖能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实验用成年和老年猕猴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年猕猴20只、老年猕猴12只,雌雄各半,清醒状态下从后肢隐静脉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从股动脉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在血常规中,老年猕猴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1);血红蛋白(HCG)、血小板(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等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5);老年猕猴淋巴细胞计数(LYMPH~#)、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等极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1);白细胞计数(WBC)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5)。血生化中,老年猕猴的单胺氧化酶(MAO)、甘油三脂(TRIG)极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5);老年猕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极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1)。动脉血气中,老年猕猴的血乳酸(Lac)极显著高于成年猕猴(P0.01);老年猕猴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_3~+)、二氧化碳总量(TCO_2)、碱剩余(BE)等极显著低于成年猕猴(P0.01)。结论成年和老年猕猴某些血液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活环境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猕猴血清中钾(K)、钠(Na)、氯(Cl)、镁(Mg)、钙(Ca)、磷(P)、铁(Fe)、铜(Cu)等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生活环境下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的差异,为人工繁育猕猴饲料配方的筛选和诊断防治营养代谢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A组(人工笼养猴)和B组(猴园猴)P、Mg和Cu的含量与C组(野生猴)差异显著(P<0.01),而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中Ca含量与C组差异显著(P<0.05),但B组与A组和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K、Na、Cl、Fe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人类血清矿物元素的正常范围为参照,猕猴血清K、Na含量高于人类参考值,血清中P含量只有人工繁殖猴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其余的则在人的正常范围之内;此结果可为实验猕猴血清矿物元素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6.
摘要:猕猴是非常重要且珍贵的实验动物。 不处死猕猴为前提,以反复多次对猕猴进行全结肠肠道检查及研究为。目的,建立猕猴全结肠内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尤为重要。 本研究补充此方法目前尚无报道的空白。 30 只猕猴,结肠镜检查前 3 h 分多次予以芒硝溶液管喂。 通过肠镜观察肠道清洁情况,其中 3 只猕猴肠道准备为Ⅲ 级,其余猕猴肠道准备均为Ⅰ ~ Ⅱ 级。 所有猕猴在洗肠过程中,无严重脱水、休克、死亡等并发症发生,肠道准备为Ⅰ ~ Ⅱ级猕猴顺利完成全结肠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人工繁育幼年猕猴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人工繁育幼年猕猴的生长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建立人工繁育的猕猴生物学特性数据库,为用其进行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弹簧秤、软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12月龄、24月龄的自繁猕猴的生长性能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2月龄雌雄之间体重、TP、TG差异极显著(P<0.01),胸围差异显著(0.010.05)。结论人工繁育的猕猴生物学特性部分指标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此用其进行实验时,既要注重性别,又要知道其准确的年龄。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猕猴肠道寄生虫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猕猴(Macaca mulatta)是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珍贵实验动物。秦田生、钱开明、吴军、高诚等对我国南方诸省猕猴体内外寄生虫作了调查研究工作,北方太行山猕猴的寄生虫尚无人作过。我们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肠道寄生虫五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用转移因子(TF)对幼年实验猕猴的影响,探索其在实验猕猴中应用的效果,为开发和制备实验猕猴专属制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幼龄实验猕猴(5♂,5♀)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血液生理指标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比较,MCH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CHC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验组内各组间比较,MCH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WBC、PCT、Mid#、RDW、PLT、PDW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比较,ALT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TG、UA、AST、AKP、LDH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实验组内各组间比较,LDH、AKP、AST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用转移因子对幼年实验猕猴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的影响,为合理利用TF和开展动物专属制品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北疆地区常见3种毒蛇蛇毒酶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对北疆地区3种常见的毒蛇,即中介蝮,草原蝰和华条蛇的蛇毒7种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蝮亚科的中介蝮和游蛇科的华条蛇,不仅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且其蛇毒成分也有很大的不同,L—氨基酸氧化酶、磷酸二酯酶、精氨酸酯酶等3种酶的活力与蛇毒的种属特异性无关,在不同亚科毒蛇毒中其活力数值均相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62例太行山猕猴的动脉血压测定结果。分别比较了麻醉状态下与非麻醉状态下的动脉血压值,发现前者低于后者;而在麻醉状态下,雌雄猕猴之间的动脉血压差异显著;并随着猕猴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ELISA检测试剂盒,探索一种恒河猴血清抵抗素(Resistin)定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初步建立各年龄段恒河猴血清抵抗素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用于人抵抗素检测的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对恒河猴血清进行抵抗素的测定;按年龄段将实验猴分组,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每组10只,制备血清,检测抵抗素,并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建立各年龄段恒河猴血清抵抗素的正常参考值。结果用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恒河猴血清抵抗素数值稳定,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的血清抵抗素正常参考值分别为(6 510±1 730)pg/mL、(5 880±1 250)pg/mL和(1 760±920)pg/mL,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的趋势,老年组极显著低于幼年组和成年组(P〈0.01)。结论人抵抗素ELISA检测试剂盒可以作为一种对恒河猴血清抵抗素定量的临时快速的检测方法,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清抵抗素正常参考值有逐步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5只正常成年太行猕猴头毛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雌猴与雄猴间6种微量元素均无显著性差异,孕猴与非孕猴间除Cu外,也无显著性意义。饲养在不同地区的太行猕猴Cu、Cr有显著性差异,而Pb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猕猴头毛与人发比较Zn、Cu含量相接近,而Fe、Mn含量比人高达几倍到数十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93例健康的太行山猕猴呼吸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太行山猕猴的呼吸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在同一年龄组及样本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别;太行山猕猴的呼吸频率与国外和我国南方猕猴之间差异明显;非麻醉猕猴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麻醉猴的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省野生恒河猴作了B病毒(BV)、猴爱滋病毒(SIV)、猴T细胞白血病毒(STLV)、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轮状病毒(SAl)、腺病毒(SAV)、痘病毒(Monkeypox)、麻疹病毒(Measles)、柯赛基病毒B-1型(CoxsackieB1)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等10种病毒血清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野生恒河猴中,抗体阳性率较高的有SA11(90%),SAV(831%),BV(446%)和Monkeypoxvirus(206%);3种逆转录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STLV-1(88%),SRV(47%),SIV(22%);未发现Measles,和CoxsackieB-1病毒血清抗体及HBV感染,但在1只动物血清中有HCMV抗体.病毒抗体阳性率与动物的年龄有关,成年猴明显高于未成年猴.对来自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文山州动物的调查表明,B病毒相关抗体和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有地区差异,思茅地区的野生恒河猴,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海南和广西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来自这两个地区的恒河猴进行了遗传检测,并通过POPGEN32软件计算各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H)。结果所选择的11个微卫星位点均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态性,H为0.6848~0.8785;PIC为0.5826~0.8345;Ne为3.0000~7.1553。以11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广西恒河猴的Ne、PIC和H的平均值均高于海南猴,分别为4.2583、0.7090、0.7706(广西恒河猴)和4.2054、0.7025、0.7656(海南恒河猴)。结论这种差别可能与地域来源有关。这些研究为微卫星标记分析恒河猴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有关人工饲养树鼩与猕猴部分凝血因子凝集时间的资料甚少,拟初步建立这两种动物部分凝血因子凝集时间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树鼩、猕猴的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树鼩的TT、PT、Fib和APTT值分别为19.27、17.34、30.51和27.88 s。猕猴的TT、PT、Fib和APTT值分别为20.81、9.82、18.73和33.56 s。人工饲养树鼩与猕猴的PT值、Fi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PTT值、TT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人工饲养树鼩和猕猴部分凝血因子的凝集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物种雌雄个体间部分凝血因子的凝集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摘要:本实验室人工饲养的一只老年恒河猴出现以腹泻、排脓样便、消瘦为主要体症的急性疾病。为研究老年恒河 猴消化器官病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诊断,本实验采用临床体征结合常规HE 染色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 果发现恒河猴的消化系统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各种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及黏液分泌减少,消化 道黏膜的变性、坏死,消化腺的萎缩等,诊断该老龄猴为生理性衰老。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观察猕猴的卵巢组织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情况,探索猕猴的卵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机制,为卵巢衰老的研究提供组织学参考。 方法 (1)筛选幼年猕猴 3 只,青年猕猴 3 只,老年猕猴 3 只。 ( 2) 安乐死处理猕猴,取卵巢组织,电子天平称质量并拍照,横向切成 4 份,置于 4%多聚甲醛固定。 (3) HE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各级卵泡与结构变化;Masson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纤维化程度;Tunel 染色统计分析卵巢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血管个数。 结果 (1)幼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高于老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2)幼年与青年猕猴的卵巢组织中可见原始、初级、次级,成熟卵泡;老年猕猴的卵巢局部只见闭锁卵泡,大部分被脂肪组织填充。 (3)幼年猕猴的卵巢纤维化程度高于青年猕猴,老年猕猴纤维化程度最高。 ( 4) 幼年猕猴卵巢细胞凋亡率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显著低于老年猕猴。 (5)幼年猕猴血管个数最多,青年猕猴多于高于老年猕猴。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猕猴卵巢组织中卵泡数量逐渐减少、髓质被大量脂肪组织填充、间质排列散乱,这一生物学过程与卵巢纤维化程度增强、卵巢细胞凋亡率增加、血管个数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及华北地区灵长类地理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年对太行山猕猴的调查,参考古籍史料及古生物资料,证明太行山及华北地区的猕猴是原来就有的,属历史自然分布。此外,本文还就该区域内猕猴地理分布特征,生存繁殖条件及演变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