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四例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认为溶栓前的准备,大剂量及时给药,溶栓后病情仔细观察与精心护理,是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7月至1997年6月,有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6例是发病6~12小时以后就医的。这6例患者之中4例发病前表现为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未合并有其它疾病。1例合并有成人型糖尿病。1例过去有高血压病并且有过下壁心肌梗塞。全部病例均能良好地耐受溶栓治疗,治疗有助于患者平稳地渡过心肌梗塞后前5周。  相似文献   

3.
院前和急诊CCU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和急诊CCU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必要性.方法:院前与急诊CCU确诊急性心肌梗塞,排除溶栓禁忌证即开始溶栓,以“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为标准判断疗效.结果:院前与急诊CCU溶栓时间提前,其3h,3~6h溶栓率、再灌注率明显提高.结论:院前及急诊CCU有必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及时溶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12h以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rSK150万u+5%G S100ml60min静脉滴完;对照组30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3.3%,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2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2±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治疗组出现镜下血尿5例,无严重出血者,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有2例发生低血压。结论:国产重组链激酶为治疗心肌梗塞有效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时期静脉溶栓后临床间接指症的观察,说明早期溶栓的重要性。方法比例静脉溶栓的病人中,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4小时、4—6小时、6-12小时三组,比较再通后∑ST段下降率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再灌注心率失常出现时间以及CK—MB峰值时间的变化,同时比较血管再通率及4周病死率。结果三组比较∑ST下降率时间分别为80.4±23.2分钟、110.2±28.9分钟及124.8±27.6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20.6±18.7分钟、130.4±16.6分钟及160.3±15.9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心率失常出现时间分别为90.5±30.1分钟;92.1±27.8及91.4±28.3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K—MB峰值提前时间分别为540±30.9分钟,600±28.7分钟及700±29.4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1.4%、69.1%、40.3%(后者与前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周病死率分别为0%、4.8%、7.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时间窗、药物及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8月对发病在 8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19例采用经股动脉插管、动脉内介入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 结果 :有 11例大脑半球梗塞在溶栓后 1周内神经损害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术后 3周有 15例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 :动脉介入溶栓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在梗塞后尽快行患侧局部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益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5年7月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10例<6小时,5例>6小时。根据临床再灌注指标,再通率66.6%(10/15)。溶栓成功率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重组链激酶确有提高AMI的疗效,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病便说明静脉输注尿激酶治疗AMI(心肌梗塞)为有效的溶栓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UK)与肝素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选20例经正规抗心绞痛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UA)病人,给予小剂量尿激酶与肝素及阿斯匹林联合治疗,UK剂量为0.5万IU/kg于60min内静脉滴入,连续治疗3天,在第一天静滴UK前1h静脉滴注肝素5000U,口服阿斯匹林0.3g,然后肝素7500U皮下注射12h一次,共5天,阿斯匹林0.3g,每日一次,5天后改为0.1g,每日一次。结果发现,20例难治性UA病人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90%,随访32个月,显效组病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率、猝死率明显降低。这表明,小剂量尿激酶与肝素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难治性UA,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可减少AMI和猝死(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AMI患者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血管再通率。结果1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率85.7%,5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1例,再通率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选用国产r-SK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AMI患者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血管再通率.结果 1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率85.7%,5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1例,再通率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MI患者选用国产r-SK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究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2月甘肃省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心脏超声指标、心肌酶及病死率。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72.37%显著高于对照组52.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分数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LVEF分数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及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3.96%显著低于对照组17.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改善心脏超声指标及心肌酶水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1资料与方法74例病例均为我科1990~1997年收容的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均支持AMI诊断。其中男性53例、女性21例,年龄40~86岁,平均53.36岁,将74例病人根据临床预后分为成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家族史、梗塞部位、再梗、严重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因素衡量成活组、死亡组,观察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2结果结果显示,成活组死亡组间严重心力衰竭、再梗、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年龄、女性、前壁梗塞,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14.
报导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结果:5例溶栓治疗后全部再通,胸痛平均36分钟缓解或消失;ST段在半小时内回降>50%;CK和CK-MB峰值平均提前到10.3h出现;溶栓过程中,4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牙龈出血和皮肤瘀斑各1例。  相似文献   

15.
免疫系统在冠心病,特别是在AMI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IL-2和SIL-2R,来反映AMI患者免疫状况,评价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AMI后血IL-2明显降低,SIL-2R明显升高。以后,随着SIL-2R逐渐下降,IL-2逐渐回升,两者相关性良好。提出AMI时存在着免疫功能异常,溶栓治疗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课题共创效益约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对照组(静脉滴注尿激酶)30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1例发生颅内出血。提示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17.
总结急性心肌梗塞在溶栓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急救经验,探讨对呼吸、心脏复苏后的最佳护理方法,结果表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时建立有效的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制定并实施周密的护理计划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冶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采用对照的完全随机化方法,尿激酶 肝素治疗50例与单纯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进行对照,结果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显效率、无效率、恶化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安全、有效、临床缓解期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DSA机下采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并溶栓治疗 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术后继用尿激酶巩固疗效 ,用脑保护液防治脑组织损伤。结果 :阻塞血管再通率 91 7%(11/ 12 ) ,完全再通 5例 (41 7%) ,部分再通率 6例(5 0 %) ,未开通 1例 (8 3%) ;临床有效率为 83 3%,其中基本痊愈 4例 (33 3%) ,显著进步 6例(5 0 %) ,无变化 1例 (8 3%) ,死亡 1例 (8 3%)。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溶栓时机越早越好。在限定时间窗内 ,控制药物剂量和速度 ,控制血压 ,应用脑保护液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通过溶栓治疗可出现的并发症有出血、再梗塞、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初步论述这些并发症发生原理及防治对策,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