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倒立餐厅 日本松本市有一座倒立餐馆,店墙倾斜50°,室内的装饰都是倒立的;门口有一面哈哈镜,映出的顾客都是头朝下,脚向上;屋里的电视图像、字幕都是反像、反字;墙上的大钟,指针是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就连茶杯、咖啡壶都是底朝上、口向下.来这里就餐的人,犹如进入一个失重的倒立世界.进餐时才把用具扶正.  相似文献   

2.
正一种名叫阿尔福特跳兔的家兔拥有一种奇特的移动方式——倒立行走。不走动时,它们看起来和一般家兔没什么两样,都是四肢着地,但当这种跳兔想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它们会后腿一蹬,把屁股抬升到空中,而前肢仍然在地上,然后开始倒立行走,甚至能以这样的姿势噌噌地跑跳。科学家研究发现,阿尔福特跳兔的移动方式之所以如此奇怪,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反求工程?反求工程就是对外国先进产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科学分析和研究,不仅要透彻地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全面”就是要对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就是对一个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装配、包装使用等各个系统都进行分析;“深入”就是不仅看看表面外观,而是  相似文献   

4.
唐睿  苏茂文  张钟宁 《科学通报》2012,(25):2380-2389
在室内分别对美国白蛾雌虫和雄虫进行了55种寄主化合物的触角电位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雄蛾反应较强的化合物分别是(强度从大到小排列,下同):反-2-己烯乙酸酯、壬醛、己醛、反-2-己烯醛、己醇、乙酸异戊酯、顺-3-己烯乙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和香茅醛及(+)-香茅醛;雌蛾反应较强的化合物分别是:己醇、己醛、苯乙酮、乙酸异戊酯、壬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乙酸酯、香茅醛、顺-3-己烯-1-醇及反-2-己烯醇.从55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了7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行了剂量反应实验,结果显示,美国白蛾雄蛾对7种化合物的反应都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而且雄蛾对每种化合物最高剂量1000g的相对反应值都与同种化合物其他剂量的相对反应值反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家最近公布了一组非同寻常的照片,它们显示出动物的"超级"本领。图为其中最强的两项本领。哪怕倒立在一个光滑平面上,亚洲织工蚁也能搬动超过其体重100倍的东西,这得益于它们那有黏性的脚。  相似文献   

6.
决策后的反事实思维过程: 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丽  冯廷勇  索涛  梁静  孟现鑫  李红 《科学通报》2010,55(12):1113-1121
反事实思维指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 进而构建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 是“实际结果”和“假设结果”比较的假设思维过程. 反事实思维根据比较方向的不同, 分为上行、下行反事实思维. 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高度精确的时间分辨率, 通过决策情境的简单赌博任务, 操纵部分反馈和全部反馈, 考察了反事实思维过程的神经电生理证据. 结果表明, 上行反事实思维在FRN和P300成分得到反映, 下行反事实思维仅影响FRN; 对上行、下行反事实思维的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定位在前扣带回(ACC). 因此我们认为, FRN和P300是对反事实思维敏感的ERP成分, 且ACC可能是调节反事实思维的重要神经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     
饮料为什么会流进口? 我们在喝饮料时,一般都是把杯子或茶碗贴在唇边吸里边的液体。那么,为什么液体会流进口中呢?如果把装饮料的瓶子口紧贴在唇边,不留一点儿空隙,也不把瓶子倒立起来,喝一下试试看,会怎么样呢? 喝饮料时,首先要借助肺部的功能扩胸,以使口中的空气变得稀薄。这样,口中的压力下降,由于外部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牛顿动力学方法对单级倒立摆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对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法、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汪微 《科学之友》2010,(5):31-34
利用油压千斤顶对支架的反压来替代传统方式的堆沙袋的预压,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油压千斤顶对支架的反压来替代传统方式的堆沙袋的预压,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明利  龚辉  范正修 《科学通报》1997,42(13):1381-1383
早在1938年,美国就研制成功了多层减反膜,稍后在欧洲也取得了成功。减反膜在光学薄膜生产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照像物镜、眼镜片、望远镜、显微镜、测距仪等,几乎所有的光学仪器都采用了减反膜。目前减反膜的制备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尤其是借助电子计算机,多层减反膜的膜系也变得十分完美。减反膜在制备方法上先后采用了电阻加热蒸发和电子枪蒸发法等。然而随着大批量减反膜的需求,提出了在室温下,大面积沉积减反膜的要求。由于磁控溅射能得到性能很稳定的光学薄膜,而且在室温下能进行大面积沉积,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介绍采用磁控溅射沉积多层宽带减反膜,研究了溅射系统、厚度监控、沉积  相似文献   

12.
刘宏亚 《科学通报》1982,27(20):1229-1229
人们普遍认为牛顿引力反平方定律是一个在静态、弱场极限下对所有距离都严格成立的定律。但是近年来一些作者发现这个定律仅在天体距离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小于10~3km的距离内,已有的实验资料并不足以使我们排除反平方定律遭到破坏的可能性。或者说,万有引力“常数”G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可能并不是常数,而是距离r的函数。Long曾建议在实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油压千斤顶对支架的反压来替代传统方式的堆沙袋的预压,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改性锆钛酸铅反铁电陶瓷的热致伸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军  徐卓  姚熹 《科学通报》2002,47(8):575-579
研究了Pb_0.99Nb_0.02[(Zr_1-xSn_x)_1-yTi_y]_0.98O_3体系反铁电/铁电准同型相界附近典型化合物的热致伸缩性质.实验结果显示热致伸缩是由于温度诱导相变引起的,伸缩量的大小和方向与相变类型有以下关系:在反铁电正交相向四方相转变、铁电低温菱方相向高温菱方相转变和反铁电相向铁电或顺电相转变时晶体体积膨胀,铁电向反铁电或顺电转变时体积收缩.其中反铁电与铁电之间转变引起的应变伸缩量最大,高温铁电向低温反铁电相转变时线应变量dL/L_0和应变速率(dL/L_0)/dT分别可以达到2.8×10~(-3)和7.5×10~(-4)K~(-1).  相似文献   

15.
发现反中子     
《科学通报》1957,2(1):29-29
不久以前,美国加利福尼亞大学的布魯斯·柯克(Bruce Cork)、奥萊斯特·匹其奥尼(Oreste Piccioni)、文采尔(W.A.Wentzel)和藍伯特孙(Glen R.Lambertson)等四位科学家利用同步稳相加速器發現了反中子。在实驗中,他們用同步稳相加速器产生的反質子来(?)普通質子。反質子中有一小部份与普通質子迎头相撞,因而發生了湮沒现象(質子与反質子轉化为介子);另有一小部份反質子則在普通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张丹 《科学通报》2008,53(15):1755-1758
在不同偏置电场和频率下测量了(Pb0.94La0.04)(Zr0.5Sn0.3Ti0.2)O3陶瓷的介电温谱, 观察到电场诱导的反铁电介电弛豫现象. 电场越大, 反铁电介电频率色散越强; 反铁电与铁电态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共存引起材料内部纳米尺度的结构无序, 这被认为是反铁电介电弛豫的物理起源.  相似文献   

17.
反物质就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这些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与之相反。例如,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质子构成,反氢原子则与它正好相反,由一个带正电的电子和一  相似文献   

18.
秋夜星空亮星不多,远比不上夏夜和冬夜的众多明星。但是从故事情节来说,希腊神话中王族星座的故事却是极为有名的,它们成为秋夜星空中的主角。在这张绚丽的秋夜古典星图中正上方是被锁在海边岩石上的仙女座(Andromeda);图中是倒立的飞马座(Pegasus)和小马座(Equule);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婚姻的功能呢有关专家归纳为:1经济共同体;2性生活对象的固定配置;3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的配对儿;4日常生活的互助小组;5群居动物为避免孤独与心理牵挂(又称爱情),将另一个体约束在自己身边的合作体。21世纪的婚姻有哪些变化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如果我们30岁还不结婚,包括父母在内没有人会觉得我们已经“太老”;如果我们一生都不结婚,也没有人会对我们指手划脚、说三道四。30岁之前结婚反会被认为“太早”。不婚单身的人数迅速增多,但绝大多数人视之为一种无奈选择。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由于人们…  相似文献   

20.
马脾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的低温磁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兰香  曹长乾  刘青松  潘永信 《科学通报》2010,55(23):2312-2320
系统地认识铁蛋白内核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学性质, 对于建立和完善以铁蛋白为基础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环境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脾铁蛋白具有反铁磁性的纳米内核. 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低温磁学测量技术, 研究马脾铁蛋白内核的磁学性质与温度、外加磁场大小、内核粒度以及观测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5 K 下,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IRM)和直流退磁曲线 (DCD)的交点(R=0.46)表明铁蛋白颗粒间具有很弱的静磁相互作用. 磁滞回线、磁化率和剩磁结果都一致地表明, 室温条件下铁蛋白纳米颗粒表现为超顺磁性, 在低于其阻挡温度Tb(~12 K) 时, 由于纳米颗粒表面出现未补偿自旋磁矩或者由于内部晶格缺陷而产生未补偿磁矩, 铁蛋白会呈现出寄生铁磁性和反铁磁性两种特征, 因而具有载磁能力和磁滞现象, 出现稳定单畴(SD) 的性质. 超顺磁性铁蛋白的热弛豫过程遵循Néel-Arrhenius 方程, 通过频率(AC)磁化率计算获得马脾铁蛋白颗粒的平均有效能垒Ea 为(5.52±0.16)×10−21 J; 磁各向异性能常数Keff 为 (4.65±0.14)×104 J/m3; 前指数频率因子f0 为(4.52±2.93)×1011 Hz. 这些新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纳米尺度的反铁磁性颗粒的磁性机制以及在医学上的潜在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