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路面建成通车后,不论基层是刚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多种形式的裂缝。对路面病害的处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重点从病害的始发阶段——路面裂缝处治抓起。  相似文献   

2.
论文首先阐述了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笔者长期的调查显示,水泥砼路面常见病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纵向裂缝,横斜向裂缝,交叉裂缝和破碎板,孔洞等。最后提出了常见病害处治关键措施,旨在对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平顶山市滨河路为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从作用机理、旧混凝土病害处治、裂缝的特殊处理、沥青混凝土加铺的技术控制等方面对反射裂缝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为旧路面的改造利用做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一、概述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论其基层刚性与否,随着车辆的通行及气温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初期的路面裂缝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但随着表面雨水或雪水的渗入,会导致裂缝两侧的  相似文献   

5.
复合路面裂缝的处治是影响复合路面后期使用质量的关键,也是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的一大难题.我们在京珠国道主干线新郑至许昌段高速公路养护中采用高分子聚合物ROADSEAL密封胶H1190、ROADSEAL高分子抗裂贴进行裂缝处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此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对多雨地区公路路基翻浆病害进行处治,依托路面翻浆病害处治实际工程,选取某高速公路下行K893+412~K893+436翻浆路段,综合运用了路面纵断高程检测、弯沉检测、雷达检测、路基地质勘察检测及中分带挖探检测方法,多方位对路基翻浆病害进行检测,分析翻浆成因并给出处治方案.检测结果表明:沿线排水设施多处于堵塞或损坏状态...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发展情况,路面处治技术可分为局部修复和铺设加铺层。本文通过不同等级公路路面状况评定,分别采用不同处治方式。并通过工程实践,分析各种处治方式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林区公路水泥砼路面主要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砼路面的养护要点与不同病害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韩龙 《河南科技》2005,(7):39-40
路面结构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外界各种条件变化的影响,因而,路面的常见病害多而复杂.我国公路施工部门对沥青路面病害处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许多病害逐年减少,由裂缝导致路面迅速损坏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这一病害至今未能根除.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成为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裂缝的成因、预防措施及修复技术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泥砼路面是我国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路面结构形式之一,在整个公路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水泥砼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病害。本文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病害的处治分析,提出了灌浆技术来具体处理病害,并对具体病害形式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3.
王翔  孙建民 《河南科技》2004,(23):33-34
研究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半刚性基层底面加铺土工格栅在车辆荷载下接缝处的应力情况,此类问题属于连续介质中存在裂缝缺陷的问题,相对而言有限元法是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此采用有限元法对有裂缝路面及旧路加宽路面进行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水泥砼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公路网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它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受温度影响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水泥砼路面接缝较多,对超载较为敏感,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先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破损。如何治理与预防先期病害,搞好水泥砼路面的养护,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改善其通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某公路水泥砼路面改建工程试验路段施工,采用灌浆技术处治原水泥砼路面,并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进行了跟踪检测,在室内对浆液的配比进行了对比实验。实践证明灌浆技术在该路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郝铭  张永生 《河南科技》2006,(19):65-66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路面、路面基层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现有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于裂缝的出现导致水份不断进入,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路面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加速路面破坏,缩短了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在当前公路建、养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路面裂缝特别是作为横向裂缝主要形式的非荷载性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论其基层刚性与否,随着车辆的通行及气温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相似文献   

17.
韩龙 《河南科技》2005,(4):39-40
路面结构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外界各种条件变化的影响,因而,路面的常见病害多而复杂。我国公路施工部门对沥青路面病害处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许多病害逐年减少,由裂缝导致路面迅速损坏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这一病害至今未能根除。  相似文献   

18.
赵琳 《河南科技》2005,(17):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19.
赵琳 《河南科技》2005,(9):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路面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会扩展到沥青路面面层形成反射裂缝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迅速,然而路面工程病害也随之而来.在众多病害之中最常见、最普遍、对水泥砼路面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裂缝问题,它可造成板块断裂,致使地表水下渗而导致路面基层承载力降低,进而引起错板、唧泥和混凝土路面板破碎,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