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完成了基于TMS320DM6446高分辨率视频数据采集的设计.采用SONY公司85万像素的CCD传感器,利用通用DSP(DM64x+)取代图像采集套件的专用DSP处理10bit Bayer模板原始数据信号.经过中值滤波,噪声滤波,CFA插值和RGB到YUV转换等算法处理,输出分辨率为1 024×768的YUV(4:2:2)格式的数字视频信号,进一步通过编码器处理,可支持1080P高清视频信号输出.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存取转换法,可用于会议电视系统中将扫描格式的数字视频信号转换为符合ITU-TH.261标准的CIF格式的视频信号。讨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要点和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3.
平板电视数字视频后处理芯片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平板显示器件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及芯片开发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结构的数字视频后处理芯片DTV100的设计方案及其关键技术指标.采用高效的SDRAM控制器实时地完成三维视频降噪、去隔行、帧频提升和运动补偿消锯齿、电影模式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边缘检测的三维自适应降噪算法和基于双线性插值的视频缩放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硬件资源开支少、性能稳定的特点.依照规范的芯片设计流程,采用0.25 μm CMOS工艺实现数字视频处理专用集成电路.与同类芯片的比较实验表明,该芯片性价比高.不同降噪因子的三维降噪功能测试表明,该芯片功能正常,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Ⅰ、引言 视频遍及于今日的社会之中,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家庭及业务活动都用上了电视、录像机及计算机。30年代以来,几乎都是用模拟格式来传输和存储视频影象的。然而,数字视频能提供多种优点。与摸拟视频不一样,数字视频可被压缩,从而具有高的存储与传输效率。它也能被传输与重构,且无明显的形象损坏。数字格式也向用户提供随机拾取的优点及更高的编辑能力。在80年代,数字格式的优点导致消费  相似文献   

5.
丁海英 《山西科技》2010,25(3):61-63
基于SONY的ICX229AK PAL制CCD芯片组,设计了具有VGA接口的一体化摄像机。采用DSP+FPGA+ASIC的构架,完成了视频信号的采集和显示。在FPGA中实现了自动聚焦、自动光圈等关键技术,并扩展了新型的如4副图像存储、鼠标驱动及划线、实时图像与存储图像同屏对比、OSD显示等实用功能。通过PW1226将帧率提升到60帧/秒,并对图像进行放大,最终完成了PAL制数字视频信号到VGA格式的转换,分辨率为1024*768。实现了复合视频、S-VIDEO和VGA三种视频信号的同时输出。可用于视频展台及实时监控等方面,大大提高了输出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析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瑾  金晶晶  黄鸿华 《科技信息》2007,(29):190-190,97
在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适当的视频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课件的水平。因此,数字视频处理是课件制作中一项重要技术。对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处理技术文中从数字视频的采集、非线性编辑和视频的基本格式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视频处理芯片是嵌入式视频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视频信号采集、编码、解码、输出等功能.以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背景,通过为多功能视频处理芯片TW2824开发Linux下的驱动程序对视频处理和驱动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视频输入输出与控制、视频移动侦测、在屏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数据结构分析一直是数字视频数据恢复、解码技术研究的重点难点内容,不同厂商的数据封装、编码格式均不相同,生成的视频数据文件结构各异,导致案件检验中经常遇到一些视频数据文件无法正常播放的问题。针对一类波粒超大视频数据文件使用常规播放器(如暴风影音)和厂家专用播放器均无法播放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二进制码分析比对正常和超大波粒视频数据文件结构,解析两类波粒视频数据之间位图索引、关键帧等数据结构的差异,建立波粒超大视频数据解析算法,实现了波粒超大视频的解码与播放。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07,(7):61-61
<正>■技术简介本项目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更进一步属于电视和专用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主要内容是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广泛应用于网络数字视频、数字化电视和高清晰  相似文献   

10.
数字视频系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具有视频捕捉功能的应用也愈来愈多。从数码相机、PC视频聊天用的摄像头等消费产品到数字视频监视等工业控制及安防产品,视频采集和处理已成为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在基于VFW来实现视频捕捉驱动软件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11.
黄秀丽 《科技信息》2007,15(4):51-51
在微机接口技术教学的CAI课件中,视频是一种重要的多媒体元素。利用数字视频技术对视频材料进行编辑制作和加工处理,是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微机硬件教学实例探讨了数字视频技术在微机接口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着重从数字视频处理硬件技术、数字视频采集与压缩、数字视频编辑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复杂内腔结构的发动机零件实体进行了逆向工程设计.首先利用工业CT机对含有内腔结构的发动机零件进行扫描;将扫描的截面图片导入医学软件MIMICS中,并导出转换为STL格式的云点模型;利用大型设计软件CATIA的逆向设计功能,将云点图像转换为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含有内腔结构的发动机零件进行了逆向设计,得到了发动机零件的实际结构尺寸,解决了激光扫描只能扫描零件外表面轮廓的不足,可用于其他具有复杂内腔结构零件的逆向设计.但由于CT扫描图片的精度偏低,因此,需对模型进行处理后才能用于工程实际加工.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无线内视镜系统的功耗以延长工作寿命,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于无线内线镜系统的数模混合的基带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该专用集成电路集成了准无损图像压缩、双向通信控制和电源管理等功能。由图像滤波器及JPEG-LS编码器组成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图像压缩算法能完成对原始Bayer彩色滤波阵列格式的图像的实时压缩。该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通过了FPGA验证,并采用0.18μm的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能有效地降低内视镜系统48%的整体功耗。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无线内视镜系统的功耗以延长工作寿命,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于无线内线镜系统的数模混合的基带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该专用集成电路集成了准无损图像压缩、双向通信控制和电源管理等功能。由图像滤波器及JPEG-LS编码器组成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图像压缩算法能完成对原始Bayer彩色滤波阵列格式的图像的实时压缩。该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通过了FPGA验证,并采用0.18μm的CMOS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能有效地降低内视镜系统48%的整体功耗。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在视频通信领域存在多种视频编码标准,这些标准在码流格式、压缩效率、输出码率、分辨率等方面不尽相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领域。H.264和MPEG-2是当前较为通用的两种数字视频压缩格式。该文就MPEG-2编码概述及应用、H.264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MPEG-2转码H.264常用算法、MPEG-2转码H.264系统的搭建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双DSP实现MPEG-2到H.264码流的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多媒体CAI课件中,视频是一种重要的多媒体元素。利用数字视频技术对视频材料进行编辑制作和加工处理,是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探讨了数字视频技术在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的应用.着重从数字视频处理硬件技术、数字视频采集与压缩、数字视频编辑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DSPCPLD的数字视频图像采集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了系统设计时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系统硬件平台主要由专用视频解码芯片SAA7113、CPLD以及TMS320VC5402 DSP等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平台能以最高25帧/S的速度采集动态图像,完全能满足实时视频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分专题项目“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90年9月21日在重庆大学通过鉴定。 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固体图象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将光电二极管线阵、转换开关及扫描电路集成于同一硅片上构成,属于高技术产品。这类传感器可广泛用于工业自动控制中,作尺寸、位置、形状、表面缺陷等在线不接触检测,光学文字符号、图象识别,光谱能量检测,传真,摄像等应用。国防上可在导航、目标跟踪、空中侦察、卫星图片处理等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屏幕FED视频显示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大屏幕FED视频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了数字视频图像的转换和处理、视频数据的传输、256灰度图像的调制及其功率驱动等技术.应用本系统研制出能显示视频图像的大屏幕单色FED显示器样机,其亮度达300cd m2,对比度达400∶1.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丰富的特技功能和图文处理能力,在视频编辑和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从系统的模/数转换、图像压缩等关键技术分析出发,对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视频制作过程中影响视频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为了得到更好的视频质量,应该采用高质量的素材,采用性能良好的视频播放设备以及选择无损的压缩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