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丁酸梭菌及巴氏梭菌是两种产氢能力很高的细菌,在含有酒厂废水的培养基中,不能很好的生长,产氢能力很低;在这里加入碳源后,生长良好,发酵周期缩短,在降低其COD的同时,氢气产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丁酸梭菌A69具有明显的吸氢氢酶和放氢氢酶活力,它们是丁酸梭菌产氢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温度、pH、氧三方面对两种氢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在厌氧情况下,30℃,pH7.0左右两种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种培养基及培养技术 ,研究丁酸梭菌的生长情况 ,寻找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丁酸梭菌为厌氧菌 ,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下生长良好 ,运用封石蜡凡士林法和焦性没食子酸法厌氧培养长势都很好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 ,在疱肉培养基、改良疱肉培养基、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和磷酸缓冲液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其中磷酸缓冲液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从窖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乳酸产丁酸的菌株BEY8,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梭菌属(Clostridium).BEY8菌体生长和代谢乳酸的最适pH为5.5~6.0,当pH低于4.8或高于6.5,菌体均出现明显的生长和代谢延滞,但最终仍能完全将乳酸转化为丁酸;此外,当乳酸浓度达到156mM时,BEY8的生长及代谢同样出现延滞,且延滞时间随乳酸浓度的升高而延长,但最终都能完全将乳酸转化为丁酸,这些特性表明该菌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代谢稳定性.在pH4.8时,外加乙酸可显著缩短BEY8的生长延滞期,并提高其对乳酸的代谢速率,但乙酸不能作为菌体的唯一能源生长,而只作为电子受体参与代谢乳酸产丁酸.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VPI 1718产1,3-丙二醇的能力,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和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配方(g/L):废甘油70,酵母粉2.0,KH2PO4 0.6,K2HPO4 1.2,(NH4)2SO42.6,MgSO4 0.2;使用该培养基在5 L发酵罐中分批培养14 h丁酸梭菌后,1,3-丙二醇质量浓度为33.0g/L,转化率为55.3%,生产强度为2.36 g/(L·h),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32.5%,7.17%和33.3%.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光合茵群利用丁酸产氢的主要因子:初始细胞浓度、温度、初始pH值、光照强度和丁酸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茵群在初始细胞浓度0.2~O.3 g/L,温度30~40℃,PH 6.0~9.0,光照强度2000~8000 Lx,丁酸浓度6~30 mmol/L的范围内均可以保持较高的产氢效率.当初始细胞浓度为0.3 g/L、温度30℃、初始PH 7.0、光照强度为4000 Lx、丁酸浓度为30 mmol/L时该光合茵群具有最大产氢量364 mL,最大产氢效率5.4 mol-H_2/mol-丁酸和最大产氢速率22.2 mL/L/h.  相似文献   

8.
产溶剂梭菌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丁醇等液态燃料,是缓解当前能源紧缺、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预处理操作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关键步骤,而在此过程中衍生的一系列发酵抑制物是限制其高效/高值转化的主要瓶颈;了解木质纤维素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抑制物衍生特征、解析产溶剂梭菌对该类物质的胁迫响应机制,并建立高效的解抑制工程策略,是实现梭菌高效合成生物丁醇的关键。基于此,首先,介绍多种预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及衍生抑制物种类和质量浓度特征,其次,阐述产溶剂梭菌对主要预处理抑制物的胁迫响应机制,并重点介绍各类高效的解抑制工程策略。最后,展望了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生产燃料的发展趋势,探讨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基于适应性实验室进化策略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强化菌株耐受抑制物的鲁棒性能等研究方向。本文将为木质纤维素资源转化和生物丁醇的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膜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吲哚-3-丁酸的电分析方法。考察了吲哚-3-丁酸在多壁碳纳米管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发现它在0.73 V(vs.SCE)处有一个灵敏的氧化峰。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多壁碳纳米管膜电极显著提高了吲哚-3-丁酸的氧化峰电流。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吲哚-3-丁酸的浓度在9.0×10-7~5.0×10-5mol/L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开路富集3 min后,其检出限为5.0×10-8mol/L。在用于测定模拟样品中吲哚-3-丁酸的含量时,检测限低、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间歇实验方法,以蔗糖为底物,在浓度为20g/L时,研究了预处理牛粪、羊粪及混合发酵的产氢能力。结果表明,在37℃和初始pH7.0时,发酵液中堆肥的液固质量比为2.5:1,产氢能力最大的为牛粪和羊粪的混合发酵,其质量比为1:3,此时混合发酵的比产氢能力为136mL/g(蔗糖)。  相似文献   

11.
作者提出了油品中碳、氢含量的测定方法,用标准有机试剂检验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用该方法测定了两种油品试样的碳、氢含量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不同产地的遗传稳定性和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15个试点的马尾松种源区试林测定材料,估算不同产地的遗传稳定性,探究其地理变异模式和生态学基础,结果表明,6年生树高和胸径存在着显著的产地×地点互作效应,但难以用环境效应的线性回归进行预测。几种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技术的对比研究发现,不能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主分量分析技术产地间稳定性差异,而Wricke提出的生态价和Huhn的Sli是两种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硅溶胶中藻类的生长与灭藻剂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藻类在硅溶胶中的生长与pH、SiO_2浓度和胶粒粒径的关系.在所试条件下,发现当pH=8.3、SiO_2浓度<30%和Ds>23nm时,最有利于藻的生长。且其生长速度最快.为防止硅溶胶中藻的生长,本文又筛选了若干灭藻剂,对其灭藻效果作了研究.当采用15—20ppm的甲醛:100—200ppm乙二醇;50—100ppm邻羟基苯甲醛;50—100ppm乙二醛时,可有效地灭藻或抑制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 (PAGE) ,对黑斑蛙的五种不同组织器官和五种不同发育时期的个体进行了酯酶 (α—EST)和过氧化物酶 (PO)同工酶的差异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不同组织器官中两种同工酶均存在明显的区别 ;不同发育期的α—EST同工酶也存在质的差异 .从蝌蚪到幼蛙的发育中 ,α—EST同工酶谱逐渐增加 ,但从幼蛙发育到成体蛙 ,α—EST同工酶谱却出现了减少现象 .不同发育时期的个体Rf为 0 .2 3的α—EST酶谱皆得以表达 .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中CO_2固定过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以其为原料并将其固定在离子液体中加以回收利用已成为二氧化碳利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应用也是未来国际上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气体吸收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以及合成,阐述了离子液体在固定CO2气体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况,并对离子液体固定二氧化碳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石敬之  李士贞 《河南科学》1992,10(4):389-395
对4种类型12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适应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杂交种产量不同;同一类型杂交种间产量也有差异。竖叶型单交种豫玉5号、豫玉3号均与平叶型丹玉13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改良豫玉5号、改良豫玉3号相应比豫玉5号、豫玉3号显著增产;三交种、双交种产量水平一般不及单交种。但郑三3号、豫三2号、3号。郑双3号、豫双6号的产量则等于甚至高于优良单交种丹玉13。不同杂交种适应区和稳定性不同,改良豫玉5号、改良豫玉3号、豫玉3号和豫玉5号的产量较高,适应性广泛。  相似文献   

17.
以5个小麦杂交组合F_1为材料,采用两种培养方式,在不同碳源的三种培养基上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用麦芽糖取代常用培养基中的蔗糖,可有效地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提早出愈时间,用葡萄糖代替蔗糖则具有不利影响;固体培养和固体+液体培养两种方式比较,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色光、温度、pH对草珊瑚愈伤组织的培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草瑚珊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与光、温度、pH不同的物理因子培养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暗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物含量较高,而蓝光在草珊瑚愈伤组织培养中,表现了蓝光效应,诱导出一个优良的愈伤组织系,其相对增长率和总黄酮月产率分别为759%,1.868g/L。最佳培养温度为26℃恒温,最适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5.5;而最适愈伤组织代谢次级产物的生产培养基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外植体和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杏胚的不同部位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外源激素和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最易诱导愈伤组织,且在暗条件下诱导效果最好,2,4-D和队影响子叶的愈伤诱导能力;以茎段为外植体,发现生长素为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所必需,且NAA诱导效果好于2,4-D;以叶片为外植体,发现生长素中的NAA诱导愈伤效果最好,雌雄叶的诱导能力相同.在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NAA是子叶和茎段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必需的,BA对茎段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但可使愈伤组织敛密,并有利于分化.MS 1 mg/LNAA 0.005 mg/LKT(或BA)的培养基对叶片愈伤组织生长最理想,雄叶愈伤生长较快,光照培养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20.
王子光  李正选 《河南科学》1996,14(1):102-106
采用低温入缸、人工接种醋酸菌、加入少量糖化酶代替50%成曲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高温季节食醋稳产高产的目标。淀粉利用率为50.64%。主料出品率为9.03kg/kg(3.5%HAc)。产品质量达到ZBX66015-87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