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用电弧法制备了以Fe和C为原材料的超微粒.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观测和分析了样品的形态、结构和成分,并与以Fe为原材料制备的微粒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电弧法能够制备出含有FexC1-x相的合金超微粒.较Fe超微粒而言,含FexC1-x相的合金超微粒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胶法制备了Fe1-xCox-SiO2纳米颗粒体材料,并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这种材料中Co含量对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Fe-Co合金微粒的晶体结构与Co含量的关系和大块Fe-Co合金相似;合金微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Co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粉状纯Fe-Co合金相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钙钛矿型氧化物Nd1-xCaxFeO3-y的制备和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X射线结构分析结果表明,Nd1-xCaxFeO3-y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均随x增加而近似呈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4.
气相蒸发法制备的Fe1-xNix合金超细微粒,平均粒径约为20nm。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分析仪以及穆斯堡尔谱仪分析了样品的磁性、相组成随x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喷射沉积Al-20Si-5Fe-3Cu-M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Al-20Si-5Fe-3Cu-1Mg合金,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Fe对合金挤压和热处理后的组织变化,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0Si-5Fe-3Cu-1Mg合金具有比粉末冶金Al-20Si-3Cu-1Mg合金更高的高温(300℃)强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射频共溅射复合靶(Si+Ge+石墨C)技术制备Si1-x-yGexCy三元合金薄膜,Si,Ge和C的含量用其靶的相对面积来表示,对样品的后退火处理是在N2气保护下恒温30min后自然降温到室温。通过IR,Raman的XPS的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中含有Si,Ge,C3种元素,有较明显的Si-C,Si-Ge,Ge-C键合。通过电阻率-温度谱ρ-T的测量研究薄膜的电学性能,测量了不同C含量和不  相似文献   

7.
用交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闰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钠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像仪、X射线衍射相分析,热差分析等综合方法,研究了WC-(Ni-Fe)系合金,在WC含量(质量分数为6% ̄38%)范围内的伪二元系相图特征。  相似文献   

9.
用溶胶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粒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及其晶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冲击法等方法研究了铁基非晶Fe72.5,Cu1Nb2V2SI13.5B9合金及其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材料的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合金经350℃退火,结构短程有序范围扩大,材料磁化比非晶合金容易;经520-560℃退火,α-Fe(Si)晶粒析出,得到微晶结构并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例如相对初始磁导率μi≥4.7×10^4,矫顽力Hc≤1.4A/m;在620℃以上退火,第二相Fe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透射电镜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所产生的有序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碳马氏体的有序相有两种,一种是具有Fe4N结构的普通有序相γ'-FexC(1),另一种是由它衍生出来的长周期有序相,称为γ-FexC(Ⅱ),x=4~10.两种有序相同时存在于马氏体的时效组织中.经研究确定的有序相晶体结构可以解释所有的实验衍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透射电镜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所产生的有序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碳马氏体的有序相有两种,一种是具有Fe4N结构的普通有序相γ'-FexC(I),另一种是由它衍生出来的长周期有序相,称为γ'-FexC(II),x=4-10,两种有序相同时存在于马氏体的时效组织中,经研究确定的有序相晶体结构可以解释所有的实验衍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用声发射(AE)技术研究了铁基合金上几种常见氧化层在恒温氧化和随后冷却过程中发生的裂及剥落行为。获得了AE累积计数及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观察和X射线射衍物相分析,确定了实验合金表面氧化层的主要物相。结果表明:除了加Si合金的氧化层在恒温氧化过程已开裂外,其余合金的氧化层均在冷却时开裂并剥落。Fe-25Cr-10Al合金上α-Al2O3层的开裂及剥落落最为剧烈。Fe-25Cr  相似文献   

14.
铅铈和常用板栅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生长的阳极膜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伏安法研究在4.5mol.dm^-3H2SO4溶液中的Pb-Ce(x(Ce)=1%)合金上生长的阳极膜,并与Pb-Sb(x(Sb)=7%)和Pb-Ca-Sn(x(Ca)=0.5%,x(Sn)=1.5)两常用板栅合金的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b-Ce合金上生长的α-PbO2和Pb(II)氧化物的生长速率均显著低于Pb-Ca-Sn的,但高于Pb-Sb,也即Pb-Ce的耐腐蚀性优于Pb-Ca-Sn,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 D S C) 和 X 射线衍射法( X R D) 研究了快淬 Nd Fe B合金的晶化行为。非晶态 Nd8 .5 Fe86 B5 .5 合晶化由三个过程组成,各转变有效晶化激活能分别为4 .8e V、15 .2e V 和5 .4e V。非晶态 Nd7 .5 Dy1 Fe85 B45 Ga2 合金直接由非晶态转变为α- Fe和 Nd2 Fe14 B 相,有效晶化激活能为5 .8e V。  相似文献   

16.
用Mo部分替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而制备的Fe73Cu1Nb1.5Mo2Si12.5B10非晶合金,在500-6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等温退火处理。对退火后样品进行了磁性、微结构及物相研究,表明在530℃左右退火后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当退火温度大于600℃时,有Mo2FeB2及其它化合物析出从而使合金软磁性恶化。Mo与Nb一样有抑制晶粒生长,细化晶粒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气相蒸发法制备的Fe1-xNix合金超细微粒,平均粒径约为20nm。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分析仪以及穆斯堡尔谱仪分析了样品的磁性、相组成随x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80K和295K温度下,x=0.10样品为铁磁性的b.c.c结构马氏体相与顺磁性的f.c.c结构奥氏体相共存;当x=0.25~0.30,样品中只单独存在f.c.c结构的顺磁相;x≥0.50时,样品为f.c.c.结构的顺磁相和铁磁相共存。顺磁相被认为是反铁磁相温度超过Neel点形成的。磁性随x的变化趋势与块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纺锤型γ-FeOOH的合成及其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氧化FeSO4与Na2CO3作用生成的Fe(CO3)x(OH)2(1-x)悬浮液体系,通过稀土离子Y3+的掺杂合成出均匀纺锤型铁黄γ-FeOOH微晶.由DTA-TG和XRD分析得出γ-FeOOH随温度升高,发生如下相变过程:γ-FeOOH→γ-Fe2O3→α-Fe2O3.本文还对γ-FeOOH的脱水过程机制和以γ-FeOOH为中间体经热处理制备的纺锤形γ-Fe2O3磁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用声发射(AE)技术研究了铁基合金上几种常见氧化层在恒温氧化和随后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开裂及剥落行为。获得了AE累积计数及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观察和X射线射衍物相分析,确定了实验合金表面氧化层的主要物相。结果表明:除了加Si合金的氧化层在恒温氧化过程已开裂外,其余合金的氧化层均在冷却时开裂并剥落。Fe25Cr-10Al合金上α-Al2O3层的开裂及剥落最为剧烈。Fe-25Cr-7.5Nb合金的Cr2O3层AE总计数远远高于Fe-25Cr合金。而Fe-25Cr-4Ti和Fe-25Cr-9Mn的情况与Fe-25Cr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气相法制备出了Fe/N,Fe/N/C超微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样品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