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闽西客家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器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客家体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器材严重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调;体育教师对客家体育了解不多。指出客家体育构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动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构建和谐农村校园。  相似文献   

2.
赣南地区农村学校开展客家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地区客家体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中推广客家体育教育,不仅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且利于传播和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加快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房敏 《科技信息》2007,(35):136
赣州、龙岩、梅州、河源、惠州等地达成共识携手共建"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是客家地区旅游合作的重要举措。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这一合作有其必要性,共同的客家文化、便利的交通、政府的重视为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围绕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将促进客家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并推动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客家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长时期以来在谋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文化集合体。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闽西客家地区由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的落实,很快实现了经济转型,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很快实现了转移.闽西客家人再次像其客家先辈那样背起行囊,告别家人,走出山门,奔赴沿海,闯进特区,开始新时期更大规模的战略大转移.然而,伴随着经济转型,客家农村传统宗族社会却因种种原因而式微.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作粗浅的探讨,并期两全之策.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系的形成有许多因素作为标志,具有自己的民俗活动特色是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梅州地区的客家民俗内容与客家人的迁徙经历有直接关系,随后为适应岭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客家人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民俗活动。研究梅州客家民俗的特点极其发展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梅州地区客家先人和现代客家人的思维与活动。  相似文献   

7.
农村体育是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体育的研究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赣南客家村落体育是在客家农村村落环境中广泛流传的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体育活动。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赣南客家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特征和开发策略,为进一步发展赣南客家村落体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客家地区城镇化过程中,进城经商、务工或在城郊从事蔬菜种植业的农村劳动力是当前人口流动的主力军。客家流动人群在城市的文化适应方式包括三类:在城区经商和灵活就业者以商会为社会交往平台;受教育层次较低并以务工为主的青壮年通过加入同乡会移植原乡的人际网络;在市郊租赁土地种菜的中年“代耕农”则更倾向于利用客家传统结识当地村民。客家新移民通过社交网络迁移和接续客家传统进行文化适应,体现了客家乡村流动人群因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变迁而采取的生存策略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9.
壮族地区与客家地区类似的生活环境,使壮族与客家的妇女具有许多共同特性,如不缠足、善唱山歌、能吃苦耐劳、勇于斗争,在生产和生活中承担了比男子更多的劳动等,但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客家民间美术具有着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客家民间美术文化渗透到赣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实现客家民间美术传承与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共赢。本文对客家民间美术在赣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意义做出了分析与阐述,并对客家民间美术在赣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献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州市客家文献在客家地区历史、文化、名人等方面具有客家学研究价值。将客家文献中蕴含的静态知识转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可提高客家文献的利用效果,为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从化地区客家围屋田野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归纳总结了从化客家围屋在从化地区的分布区域以及各自的基本形制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客家地区传统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对客家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移民的进入使闽粤赣边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面貌,带动当地土著从原始部落社会一跃而进入封建社会。客家民系形成后长期存在的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宗法制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其独特的以家庭或家族为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促进了血缘家族社会的形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促进了客家地区对外交流的频繁。客家地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既是客家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最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4.
汉族移民的进入使闽粤赣边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面貌,带动当地土著从原始部落社会一跃而进入封建社会。客家民系形成后长期存在的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宗法制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其独特的以家庭或家族为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促进了血缘家族社会的形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促进了客家地区对外交流的频繁。客家地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既是客家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最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5.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特色鲜明的一个支系,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在现代社会,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媒介的传播,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重要媒介。基于百度指数,以“客家人”、“客家山歌”、“客家话”、“客家菜”、“客家围屋”为检索关键词,对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总体较高,“客家菜”与“客家围屋”网络关注度年度的增长过程变化幅度较大,“客家话”与“客家人”网络关注度的增长过程较平缓,“客家山歌”网络关注度则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客家人聚居的省(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客家人聚居的经济发达地区。在未来的客家文化传播中,应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开发有利于客家文化传播的网络应用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客家族谱的价值,分析了客家族谱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以闽粤赣客属地区族谱数据库建设为例,提出了客家族谱数据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7.
闽西客家武术是闽西客家文化的奇葩,是客家先民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迁徙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闽西客家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进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客家武术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体验传统,感受文化及传承客家武术的当代价值,对促进闽西客家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客家武术的传承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现象十分盛行,这是一种替神灵说话或传达神的旨意的宗教活动。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试图分析闽西客家"神媒"现象、特点,以及产生闽西"神媒"原始宗教特性文化源流,从而为客家的形成是中原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学说提出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19.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以客家教育的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客家文化与客家教育的互动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客家教育问题研究,寻求一种教育与具体亚文化生态关系的解读。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的文化模式,客家精神是构建客家区域办学特色的基础与内核,客家文化是学校非理性管理和环境建设天然的观念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20.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以客家教育的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客家文化与客家教育的互动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客家教育问题研究,寻求一种教育与具体亚文化生态关系的解读。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的文化模式,客家精神是构建客家区域办学特色的基础与内核,客家文化是学校非理性管理和环境建设天然的观念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