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制度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学科制度有两种生成途径:一是“理性建构论”;二是“自发生成论”。两种途径都提供了一种学科制度发生的动力学理由。只是它们两者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学科制度生成的任务,事实上,学科制度的生成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新兴技术迅速发展,它与社会、技术主体的互动关系引起了学界的深度反思。对技术主体认同融合的过程研究,有利于在新兴技术社会融合中防范道德风险。介于认知渗透在认同融合中的核心作用,本文以技术为视角,以聚合型认同融合为切入点,在技术及其对应的刻板印象中,基于内隐联系测试方法,将认同融合与渗透现象相结合,探究技术主体在内群、群际影响下,认同融合的变化和渗透过程。认为认同融合可分为三种类型:整合型认同融合、凝聚型认同融合和聚合型认同融合。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社会整合是技术社会化的一种实现机制,在分析了技术社会整合的概念基础上,对技术的社会整合的功能做了区分,提出了社会整合的功能具有显功能和潜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之分。在论述传统技术系统观和建构论的系统观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技术系统观,并通过社会学中的功能分析和系统整合的理论,论述了技术与社会系统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业教育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发展的术语基础并不牢固。在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障碍,部分是由人们对一些基本术语运用的科学性认识不足造成的。术语学是语言学的分支,要强调在各个学科领域科学地使用术语。从术语的专业性、科学性、单义性和系统性四个特征入手,对当前职教学科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展开科学、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但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却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完成的,而且科技的生产力和社会功能实现的程度如何,效果怎样,这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特性,同时它还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技术创新的社会整合,是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AGIL分析框架下的所生发出来的一个技术创新社会学研究中的新的概念。在结合功能主义的AGIL分析战略看来,任何社会行动系统都必须在满足适应,目标获取,整合和模式维持这四种基本的功能需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歇斯底里研究”从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揭示了人类对歇斯底里的认识历程,“体现了科学、性与哗众取宠的难以抵制的掺杂”.它过往的病因论暗含着子宫左右女性身心的观念,承担着规训她们生育角色的社会使命,是对她们身体的病态化、性欲化和道德化塑造的一种形式,而男病患则在医学话语中受到了不同形式的漠视.对于歇斯底里及承袭其文化角...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初,中医开始走实证化的道路,试图把中医纳入到西医科学的范式中。利用福柯-库恩式规训的哲学,结合我国中医教育改革的历史,特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我们分析了新型中医药大学(权力轴)如何规训着中医专业的学生,如何把他们纳入"西医"范式(知识轴),从而建构出具有现代科学身份的中医生(伦理轴)的教育成因。  相似文献   

9.
10.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定名为“自然辩证法”是思格斯作出的。思格斯的来完成著作《自然辩证法》的书名不是恩格斯自己定的,但是他在逝世前不久把他有关这一著作的所有论文和札记分成四柬时,把他最接近完成的亢篇论文放在第三柬内并冠以“自然辩证法”这~标题。他在第一柬中将札记的十一张对折页上,每一张都写着标题“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这一著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领域,成为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统一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人和社会技术的关系问题与人和自然技术的关系问题同样重要,都是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自然工程而言,社会工程是非物质形态的柔性工程,是综合利用人文社会、自然以及工程科学的相关知识,建构和选择社会运行的具体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向,寻找解决社会问题,重构社会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自然工程就其基本构成而言,具有内圈和外圈的双重结构,在自然工程活动过程中工程决策阶段、工程规划阶段和工程实施过程阶段,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紧密联系,自然工程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工程活动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休谟在《人性论》的附录中承认,自己之前对个人同一性问题的说明存有缺陷,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因此陷入困惑。这个反省引发了一个问题:休谟的困惑究竟指的是什么?一种解释认为,困惑的根源是休谟意识到自己在说明个人同一性问题时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本文将对这种解释作出修正,指出休谟对个人同一性的说明为什么需要区分自我与他人,他又在多大程度上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本文将表明,休谟的困惑并不在于他完全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而在于更弱一点的困难:他有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出这个区分,但是仍然留下无法区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描述CDNA、DNA、氨基酸和蛋白质序列等亲缘关系的3个专用词语——同源性、一致性和相似性在生物类论文中交错使用的问题,对其具体含义和运用进行了分析,以明晰各词语在论文中的准确使用,提高编辑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理论出发,应用案例数据、理论阐述和研究模型相互印证的探索式案例研究方法,通过5家企业的资料编码和分析归纳,讨论了企业外部制度环境、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中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压力对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企业整合社会计划、激励员工参与和评估社会责任的战略反应亦对社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弥补了"经济理性"视角在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机制研究中解释力不足的缺陷,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推动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考察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的讨论,澄清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可能世界、严格指称和本质主义等,不断加深理解克里普克对形而上学问题与认识论问题所做的区分。在此基础之上,回应吕进、何向东的“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批驳该文对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7.
针对描述cDNA、DNA、氨基酸和蛋白质序列等亲缘关系的3个专用词语——同源性、一致性和相似性在生物类论文中交错使用的问题,对其具体含义和运用进行了分析,以明晰各词语在论文中的准确使用,提高编辑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构论与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建立在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上。量化研究主要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而质化研究更多建立在社会建构论的原理上。社会建构论有关实在是社会的建构、建构过程的多元化和方法多样化主张契合了质化研究的需要。质化研究扎根于具体的文化情境,在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中,在动态和发展的过程中了解被研究者的主体体验,具有量化研究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弗雷格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符号的涵义与意谓,对困扰人们千年之久的同一陈述疑难作了解答,但是弗雷格的解答并不成功,因为他没有找准问题的关键。因此,同一陈述疑难值得重新探讨。同一陈述疑难的关键在于“等号”,出路是寻找新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主体是与作为客体的技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以对方的存在为存在基础的一对哲学范畴.技术主体是在技术产生、发展、应用和完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角色.技术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展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通过与人和社会的互动,社会地建构了技术,同时人也在根据由自身推动的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模式塑造和建构着人类自身,并被多种社会因子所建构.这种建构从本质上表现为历史性、社会性与过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