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了破产重整制度,这是此部法律的一个创新。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亦是随着《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建立起来的,在《企业破产法》颁布之前,未建立起破产管理人制度本文对破产管理人在重整中的角色进行了了定住,并针对现行管理人制度在破产重整中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新《破产法》中的管理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破产法在新修订过程中的一个突破。2006年8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第三章对原来1986年的《破产法(试行)》进行了全盘修改,从无到有,脱胎换骨。从理论上对新法中的这一制度进行逐条解释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完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璐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26-26,28
承认合伙企业的破产能力是世界各国立法的趋势,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也对合伙企业的破产能力加以承认。但对于合伙企业的破产财产问题并没有加以具体规定,仅以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加以概括。合伙企业与企业法人在财产制度方面不同,因此单纯如此规定,不能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在承认合伙企业破产能力的前提下,对破产财产进行分析探究,以期能构建合理的合伙企业破产财产理论,解决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管理人制度的设计是破产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破产法》统一规定了管理人制度。但清算程序与重整程序具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这两个不同的程序,对破产管理人制度和重整人制度进行各自不同的立法设计,以更好地实现破产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企业破产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部标志性法律,其在理念与制度方面有许多创新和突破,对法律适用范围、破产管理人、重整、清偿顺序等作了明确规定,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这部法律,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破产法》正式实施三年以来,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管理人的选任呈现出政府占主导地位、管理人组成的复合性和以管理人为中心协调各方利益主体的特点。我国重整管理人主要采取两种选任模式,即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模式和社会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产生都是基于国情之需,虽各有利弊,但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各方条件的发展,社会中介机构担任重整管理人模式将成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破产法》正式实施三年以来,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管理人的选任呈现出政府占主导地位、管理人组成的复合性和以管理人为中心协调各方利益主体的特点。我国重整管理人主要采取两种选任模式,即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模式和社会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产生都是基于国情之需,虽各有利弊,但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各方条件的发展,社会中介机构担任重整管理人模式将成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大面积的持续性亏损令人触目惊心,我国现行破产法却没有明确规定破产重整制度,正在修订的破产法草案规定了重整制度,但其适用对象涵盖了一切法人,不能适应规范上市公司重整的特殊情况.文章从上市公司重整制度的概述和作用入手,分析了我国在上市公司重整方面的尝试及当前和解整顿制度的不足,并对各国公司重整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制度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破产法中的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需要法律的支持和维护,我国86年颁布施行的先行破产法的局限性及其缺陷日益显现出来。目前,我国新《破产法》正式出台行。本文以新破产法出台为背景,对其中的破产管理人制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魏文霞 《科技信息》2011,(26):393-393
随着国企改革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按照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在实务中,不论是由企业的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均需提供拟破产企业最近的财务状况报告。法院通过审核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经营状况、清偿到期债务情况等,综合判断是否受理企业的破产申请、是否裁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并依法清算偿债。但在有些情况下,如企业发生财务困难而暂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企业(即债务人)可能会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通过重整,采取引进新的投资人、重组有效资产、债务重组等多种措施,以使企业渡过难关,避免破产的风险。本文拟就在破产重整中对企业破产债权确认及处理  相似文献   

11.
破产管理人在企业的重整、和解和破产程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负责债务人财产的管理,还要完成对债务人财产的清算、估价、变价等工作。破产管理人可谓位高权重,而权力越大越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必须对破产管理人实施有效的监督。本文在对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已规定的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之后,提出建立专门的司法行政监督机构和推进管理人职业化建设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破产法律制度是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这次对破产法修改的过程中,重整与管理人制度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亮点,通过将主要围绕重整程序和管理人制度进行阐述,以此说明新破产法的创新以及修改后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伊航 《科技信息》2007,(2):204-204,66
从破产法价值取向的历史进步看,破产法价值取向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破产法原始价值阶段、破产法价值取向渐趋成熟阶段、破产法价值取向发展新阶段。从破产中心主义到重整中心主义是破产法价值取向发展的重大进步,重整中心主义的兴起将破产法发展带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解读新破产法的十大焦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奕 《科技智囊》2006,(10):50-53
在我国的第一部破产法“试行”了20年之后,备受社会关注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经过12年的起草和审议后,终于破茧而出。新破产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市场经济的破产法,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遵循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部标志性法律。新破产法的出台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新破产法在理念与制度方面有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和突破,看点颇多,现笔者汇集其中受到各方普遍关注的十大焦点,如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制度、跨境破产等,与读者共同解析这部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是破产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国外法制看,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形成了两大立法主义:一是商人破产主义,二是一般破产主义。我国现行破产法施行的是"商人破产主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进一步自由开放,我国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适用范围,形成一部既适用于企业法人,又适用于自然人、非法人团体等所有市场经济主体的统一破产法典,在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破产法中没有对此做出规定不失为一种遗憾。本文从个人破产制度的定义、特征和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法理基础入手,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个人破产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在制定新的《破产法》时应采取"一般破产主义原则",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司进入破产重整后,股东不再是公司的最终控制者,股东基于公司法规定的权利要受到限制。同时,基于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股东享有参与破产重整的权利。立法对股东权利的配置应该协调统一,避免权利冲突,同时要兼顾各方利益,保障破产重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企业破产法》明确违反破产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须承担刑事责任,但目前我国刑法只确定了虚假破产罪,对其他破产犯罪罪名未涉及。破产犯罪罪名体系的确定对惩治破产犯罪行为是十分必要的。结合破产法的规定主要可确定虚假破产罪、渎职导致破产罪、管理人玩忽职守罪、违反说明义务罪、违反提交义务罪、逃避破产清算罪、第三人的欺诈破产罪、逃避破产清算罪、过失破产罪等罪名。  相似文献   

18.
从个人破产制度的定义、特征和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法理基础入手,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个人破产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在制定新的《破产法》时应采取“一般破产主义原则”,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9.
魏文霞 《科技信息》2011,(26):387-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明确了《企业破产法》适用的主体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所有法人企业。从所有权角度来看,不仅包括原《企业破产法(试行)》中适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而且还适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下统称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破产法》对企业法人退出市场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伴随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可避免,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要  相似文献   

20.
论破产管理人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特定的社会背景,我国《破产法》中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疏漏和不足。本从讨论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价值入手,探究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