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与工业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涉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作一个概括的介绍,并以对基本的金融理论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想的认识为出发点,通过对涵盖改革开放20年来的相关经济统计数据的数理分析。在动态两部门的框架下,用似不太相关回归方法,金融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外部性时间序列表明在中国经济中更多的是金融发展带动工业增长。实证研究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工业增长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类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动态最优化的方法,得到了一个二维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证实金融的发展可以促使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及金融部门如何推动经济增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个由金融部门决定投资结构的分部门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失衡的发生,以及由于产业结构失衡引发经济衰退的机制。模型结果表明:短视的投资结构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从而造成整体经济的衰退;在结构失衡时,经济整体承受外来冲击能力下降,更容易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4.
金融部门投资转化率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金融部门在促进资本积累方面的一个作用机制;金融部门将其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对资本积累速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在技术水平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这个能力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可以促进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一个人工税收两部门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将其扩展为三部门、四部门经济CGE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得三部门、四部门模型的均衡解。同时,对CGE模型结构、模型数据处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融投入占用产出交互影响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投入占用产出交互影响效应分析是在科学编制金融投入占用(融资)产出表的基础上,建立金融部门与其他部门交互影响的测算模型,提出金融资产直接占用和完全占用系数、直接和完全融资利用系数、金融部门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后向与前向联系、金融部门投资增加对GDP的后向和前向效应、金融资产占用与融资的影子价格测算方法等,为宏观金融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把挪威OSLO模型应用到中国实际,建立了中国的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调整中国统计资料口径差异,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给出和分析了在既定宏观目标下各部门的最优发展路径,讨论了OSLO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因、过程、结果和内在循环原理。首先以罗斯托"经济增长是主导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的原理为出发点,以投入产出扩展模型为基础,将其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又与多目标规划模型结合,建立了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原理,建立了产业结构与优化发展的偏差分析模型,并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分析发现了三个基本模型循环系统推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当前提出的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资源恢复与污染治理后的最终成果。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绿色GDP在实际核算中非常复杂,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很难评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绿色GDP。要从“环境换取增长”的阶段转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阶段.即指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源约束的经济平衡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广华 《河南科学》2012,30(1):65-69
遵循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基于索罗增长模型和最优理论建立了一个知识外生的,包含代表性厂商、不可再生能源生产部门、可再生能源生产部门、政府和代表性家庭在内的经济平衡增长模型,并研究了经济平衡增长的条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均衡的条件是能源投入增长率必须和有效劳动增长率相等.最后从加大节能减排和资源税征收的力度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市为例,分析了内陆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的特点及其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郑州三次产业转型速度虽有周期性波动,但总体上在加快.2000年以来,郑州市工业表现出高加工度化、重工业化特点,但超前发展部门的数量有缩减趋势;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金融业、教育等超前发展.与上海、武汉相比,目前郑州工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任务还较艰巨.虽然三次产业转型对郑州经济增长速度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质量却有明显的影响,而郑州三次产业内部转型对期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6部门资本产出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估算分部门固定资本存量的方法,并结合中国的数据,估算了中国6部门1986-1997年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而计算了6部门的资本产出比。发现中国实际经济中部 现出不同于一般均衡理论描述的复杂的图像。从实证角度说明了要更准确地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对一般均衡地增理论作出修正,引入非均衡的多部门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方法,依据中国改革20年来的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包括宏观经济指标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有及非国有部门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及金融发展指标中的金融相关率、实际利率等。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的金融发展对GDP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GDP的增长并不促进金融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结合KMV模型和DCC-MSV模型,构建了一个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度量模型,以考查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排除涉及领域繁杂和主营业务不突出的行业,兼顾行业中上市公司数量,最终选择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5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各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均大于0.5,且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说明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在增强、传染程度在加深;交通运输、仓储业与其它4个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均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作为基础产业,该行业对其它行业的影响比较深远;房地产业与社会服务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比较明显,可能是因为二者具有共同的信用风险传染影响因素,即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与社会服务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最强,且相对稳定,其原因可能是这二个行业均受交通运输、仓储业影响,它们本身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develops an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about allcation of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in three sectors. Optimal allocation of physic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three sectors is derived, the fraction of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in each sector is positively related. The balanced values and the growth rates at steady state are give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Final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fractions of human capital and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elaborately.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广州市2003-2012年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职能变动情况,并实证分析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1)目前,第二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不强,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但劳动力就业结构适应慢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2)原来作为广州城市经济基础部门的工业和建筑业的地位下降,变为城市内部需要服务的产业,而服务业基本经济活动占有相当比重,而且有增长的趋势,已经发展成为基础性经济部门。(3)在工业化后期阶段,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将更加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但不同发展阶段对服务的需求不同,导致服务业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演变,服务业内部从消费性服务业主导转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  相似文献   

17.
黄秉杰  孙旭杰 《河南科学》2012,30(11):1663-1668
通过对Feder两部门模型进行扩展,将经济系统划分为非出口部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构建了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模型,对浙江省1994—2010年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其通过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引起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效应和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两条渠道来影响浙江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检验证明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人均实际GDP环比增长率对人均金融相关率、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冲量反应不显著,并且反应很缓慢,说明我国市场效率资源配置存在缺陷,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鹏晴 《山东科学》2018,31(3):94-100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上海市统计局数据对上海各部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对各行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技术进步的绝对值来看,2007-2012年间上海技术进步对19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带来正影响,三次产业技术进步对金融业表现为较大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