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简论谭嗣同的全变观及其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85-87,93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权的甲午战争,打败腐朽的清王朝。谭嗣同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局,力主全面改革,救亡图存。谭氏振臂高呼排斥满族 贵族统治,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数,为民权摇旗呐喊,这是他全变观的主要内容。其基本依据是王船山“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从西方传入的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法国卢梭的的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但它的思想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欧洲19世纪末的社会学思想和美国20世纪初的实证主义思潮。同时,社会语言学的观点适应了20世纪中叶社会政治环境日益尖锐的语言问题。本文对社会语言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基础进行了阐释与论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含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高度合一;现代意义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前者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后者以黑格尔为代表,真正在现代意义上把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4.
部邵建芝 《科技信息》2010,(34):I0154-I0154
诺丁斯关心理论是西方极富特色的德育流派之一,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学被以不同的方式吸纳进该理论中,成为其重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
谭嗣同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中外通、上下通和人我通,就必须要沟通中西学术,以中国传统的大同和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为武器;要实现男女内外通,实现男女之间的平等,就必须要兴办女学,为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谭嗣同指出,注重实践和相互切磋是沟通学术的为学之方。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经验性的知识与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理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较深入研究西方科技译著的杰出思想家.文章阐述了谭嗣同科学论述中的爱国精神,以及其科学知识的广博性和先进性,体现了戊戌维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经验性的知识与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理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创始之初,但他们受时代的局限,未能将人力资本的思想发展成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0.
论及谭嗣同与墨学之接触,他受墨学影响的四个力面,涉及宇宙观、人生价值取向、政治观等诸领域。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忠义观所蕴含的社会理想与墨学有相通之处,一是“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与墨家的“兼爱”;二是向往“快活”与墨家的“喜利恶害”;三是“以贤为能,纪律严明”与墨家尚贤、尚同;四是“替天行道”与墨家天志。但水泊梁山作为古代中国乌托邦的一种形式,同墨家兼爱社会一样都是虚幻的,在封建社会的汪洋大海中,只能在被八百里水泊隔开的孤岛中暂时地有限地存在。  相似文献   

12.
昔日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告诉我们:乡村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必要的推动力;需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需要有全方位的民选干部监督;也更需要共产党的科学领导。  相似文献   

13.
“人权派”的表达自由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9年-193 1年,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新月社”部分成员组成“平社”,以《新月》为阵地,发动了著名的“人权运动”,抨击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要求宪政民主人权,发表《人权论集》。在这次“姗姗来迟,软弱无力,以妥协而收场”的中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迟到的人权宣言”中,胡适等人从人权的角度提出了表达自由权利的思想,大体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的第一次直接接轨。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与活动不能见容于国民党政府,最终以胡适受到了教育部的申斥并于193 0年被国民党政府撤销其中国公学校长一职而终结。  相似文献   

14.
从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同的理论品格、共同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  相似文献   

16.
史湘云的形象意义,并非如学界有人认为的是庄子哲学的形象注释,或“纯是晋人风味”。湘云的形象是在明清“独抒性灵”、以“绝假纯真”的“童心”为文的文化思潮的推动与启悟中生成,她的美是一种憨态可掬、稚气十足的童稚美,自然天真却又幼稚简单。这个形象的生成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基础,在明清的其它一些小说中,也能窥见类似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论述叶适是时文名家,对《宋诗选注》有关叶适的庇评提出异议,认为是无的放矢和言过其实。最后谈到叶适与“四灵”关系,是先加鼓励,后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石曼卿诗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宋诗别集,宋石延年著,原版已亡佚,现存版本为原版诗的1/10不到。对《石曼卿诗集》的作者石延年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石曼卿诗集》的版本源流进行了考证,以飨读者求索之心。  相似文献   

19.
庄子《齐物论》篇从世人"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与物相刃相靡"的入世状态出发,探讨出现此类情形的原因是人们在争夺是非彼此,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评判是非的"真宰",所以不如"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莫若以明",从宏观上讲,"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主张派遣是非,泯灭彼我,"道通为一",进而达于"齐万物"的状态。庄子所谓"齐物"之"物"是指世间的所有事物,包括人以及人们关于事物的诸种理解(所谓"物论")。  相似文献   

20.
魏源思想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年代。尖锐的阶级斗争和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斗争,把一批中国近代早期的思想家推上历史舞台,魏源就是这批思想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魏源思想的形成和他所处的历史年代和社会背景有着极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