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法省去了萃取、蒸馏、酸化等预处理步骤,废水水样可直接测定,测定结果良好.对合成水样进行分析,相对误差≤±3.2%,相对标准偏差≤3.2%,对炼油厂污水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苯酚、苯胺的回收率分别为99.20%~101.96%和98.96%~100.26%.  相似文献   

2.
淀粉—KI体系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碘与淀粉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分析方法。该法简单易行,灵敏准确.Cu2+离子浓度在1.0×10-6~6.0×10-5mol.L-1区间符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5×10-7mol.L-1。对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回收率在98.2%~99.6%之间变化,RSD为2.2%和2.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锆作捕集剂,用共沉淀捕集分离,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8.5~10,甚至在过量氨的溶液中,均能定量捕集铅;捕集剂锆的用量为2~6mg均可。本法适用于测定铁渣、钴渣和铜渣中铅含量为0.001%~0.05%的试样。在实验条件下,铅的回收率为98%~104%,对不同含量的试样测定的结果表明,其变异系数为0.95%~2.25%。  相似文献   

4.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铅、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用于测定汞、铅、锑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样品,以巯基葡聚糖凝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离富集汞、铅、锑,再以不同浓度的HCl洗脱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量.汞、铅、锑的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0~80,0~150,0~200/μg/L,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5,0.30,0.25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汞为99.0%~105.5%、铅为98.0%~101.5%、锑为99.8%~100.6%.本方法具有基体干扰小,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不渗透阻挡滤纸上,建立了Luminol-H2O2-HRP固体表面化学发光分析法.游离HRP测定的线性范围为6~8000pg,检测限为0.66pg/斑点,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4%(8pgHRP,n=11).对标记的HRP测定结果与ELISA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酸碱电位滴定中,只需测定两次滴定剂体积与相应的溶液pH值、利用公式确定滴定终点、计算被测酸碱含量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度进行了研究。本法与指示剂法相比,相对误差不大于0.2%,标准样品回收率达99.79%~100.2%。  相似文献   

7.
在日立Z-8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确定了钼的最佳测定条件.考察了多种干扰离子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钼的测定线性范围宽(0~0.2g/L).结合王水或饱和了氯酸钾的硝酸溶解样品,成功地测定了含钼量在0.01%~50%的某多金属矿样品,与传统的硫氰酸盐比色法及铜酸铅重量法结果对照,符合得很好.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及更适合分析高含量样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一种测定硒的新方法,间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法使Se(Ⅳ)与Cd(DDTC)2置换进而转化为测镉,灵敏度大大提高,特征质量达到0.40(pg/1%吸收),理论检出极限为0.01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8%,标准曲线在0.01~1.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对自来水、头发等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5~103%之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研究了NO3和NO2紫外光谱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测量波长范围.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处理实验数据,达到了同时测定NO3和NO2含量的目的。该法操作简便、准确、使用试剂少,用于实际水样分析,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回收率为96.5~104%.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提供的三氯联苯及五氯联苯两种标准品的气/质联机测定结果,确认了含量较高的15种组分的组成和结构,其中二氯及六氯联苯各1种,三氯联苯异构体6种,四氯联苯异构体2种,五氯联苯异构体5种,并拟定了测定环境样品中上述15种多氯联苯组分的毛细管柱/ECI/IGC方法,检出限为(4.6~5.1)×10 ̄(-12)g,加标回收率为80.6%~93.2%,相对标准偏差为1.16%~10.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SrCl2作抑制剂、NH4Cl作释放剂,用AAS法测饲料中微量铬时,共存元素不干扰测定,样品回收率为93.8%~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0.78%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内标法,以乙酸正丁酯为内标物,用气象色谱法在恒温条件下,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和氢火焰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批号汾酒中芳香成分乙酸乙酯的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实验测得的乙酸乙酯回收率在81.6%~115.2%之间,变异系数<5%。证明该法可用于酒中芳香成分乙酸乙酯的测定。该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常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高选择性,建立了在大量Fe ̄(3+)存在下测定钙的新分析方法。该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电极响应范围为Ca ̄(2+)浓度在1.00X10 ̄(-4)~1.00X10 ̄(-2)mol.L ̄(-1)之间,检测限为8.0X10 ̄(-7)mol.L ̄(-1)。对球形催化剂中钙的测定,回收率为86.o%~89.o%,RSD为0.909%和1.03%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火电厂水汽中微量铁、铜、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火电厂水汽中的铁、铜、锌元素进行了测定,探求了各元素的测定条件.测定铁、铜、锌的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6,0.9995;铁、铜、锌的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6.4%~104.8%,95.5%~103.5%,101.0%~105.0%.  相似文献   

15.
应用硝酸十氢氟酸+H_2O_2体系和高压密封罐技术消解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不锈钢缝管与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Zn,Pb和Cd进行测定,提高灵敏度1.2~3.4倍。对Cu,Mn,Ni,Co和Mg采用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微量脉冲进样技术,使得样品消解后定容的体积由原来的50mL减少到10mL。从而在相同灵敏度条件下,使采样时间由10h缩短到2h.该方法对各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为85.9%~103.6%。  相似文献   

16.
化学发光法测定食盐中的碘酸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盐中的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I2,再由I2氧化鲁米诺而产生化学发光,其发光强度与碘酸钾的含量成正比,从而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的分析方法.本法测定碘酸钾的线性范围为4.0×10-2~1.0mg/L,六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为97%~106%.  相似文献   

17.
阿霉素的荧光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荧光法测定阿霉素的新方法。阿霉素在硫酸介质中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强荧光的脱水物,反应产物荧光强度在7.3×10^-10~2.2×10^-8mol/L浓度范围与阿霉素含量成正比,检出限为2.1×10^-10mol/L。用于测定血清和尿液中阿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9%~95%和96%~101%,体液中常见金属离子,如Fe^3+、Cu^2+、Mg^2+、Ca^2+、Mn^2+等,不干扰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pH=2~3的条件下,用国产00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Cr(Ⅲ)和Cr(Ⅵ)进行交换吸附,在Na2SO4存在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交换后溶液中的Cr(Ⅵ)和Cr(Ⅲ)。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特征质量为0.07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为95%~106%  相似文献   

19.
氧瓶燃烧法分解,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SMZ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样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用氧瓶燃烧法在纯氧气氛中燃烧分解,生成的在弱酸性介质中与一定量的Ba2+反应,通过测量剩余的Ba2+的吸光度,间接测定试样中SMZ的含量.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测定回收率达99.0~99.5%,结果与药典规定的永停终点法相符.  相似文献   

20.
利用钼(Ⅵ)在酸性介质中,对过硼酸钠氧化Ⅰ-离子成Ⅰ2的反应的催化作用,可以测定微量的钼(Ⅵ).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单纯优化法进行实验条件的选择,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测定的范围在0.5~5.0μmol/L,且比文献上线性关系好.该法测定的回收率为95%~110%之间.试样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硫氰酸盐比色法对照,二者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