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康”一个具有历史属性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它反映的是一种衣食无忧、安康和乐的小农生活理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里,它与工业化进程中对物质生活满足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小康”则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进步的要求,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贾滕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33-335,357
建国前30年,党和国家推行以革命为主题的教育,主要是出于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为巩固政权服务的目的;改革开放30余年,教育领域的改革与革命,体现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要求。教育从“革命”到“革命”的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寻求民族生存到追求大国崛起的历程。反映了民族与国家最大利益至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设计:社会契约理论奠定了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分权学说设计了使国家权力和谐运行的政府机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追求的是经济的和谐发展;对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划界,追求的是公权与私权以及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和谐;“积极自由”关注的是实现社会和谐所需的物质条件;责任型政府则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制度和法律方面的保障。在对以上诸领域和谐的一步步探索中,西方国家建立起了他们的“和谐社会”。这些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变动以及农村发展的滞后,促使农村人际关系从“乡土中国”开始向“新乡土中国”变迁。“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以“熟人社会”为人际交往基础,以血缘、地缘为人际交往核心,以“人情”关系为人际联系纽带;“新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过渡,以“利益关系”为人际交往中心,以人际关系“理性化”为发展趋势。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以为后乡土中国背景下处理农村人际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变化轨迹的视角,通过对1978年以来知青作家部分知青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审视及“老三届”文化热价值导向的研究,提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关系在“知青文学”价值追求中的意义;分析了知青历史参与者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差异;考察了在80~90年代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化背景下,知青文学价值尊崇的不同倾向,价值标尺的转移与确立;探讨了文学、价值取向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郝苏民先生长期从事民族学、民俗学、蒙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科学研究中强调民族间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各自变迁、互化,认为中华民族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保护和建设“一体中国”的过程。多元一体是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文化现象。我国56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明源点,并在历史的文化传承和传播中,既保持特色又彼此渗透而形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凝结成一个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对“元叙事”的不信任已成为后现代的主要文化特征:“元叙事”要么被视为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浪漫主义幻想,要么成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主战场。然而,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对“完整”、“同一”、“共识”、“普遍”的追求从未消失,相反,正是,也只有在一个普世的“宏大叙事”框架之下,“后巴比塔时代”的人类社会才能实现个体的相互理解、共享精神家园、共同憧憬人类幸福的最终实现,多元的文化才得以表达,异质的诉求才能得到倾听和关注。在这个层面上,翻译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元叙事”。  相似文献   

8.
张秉福 《创新科技》2005,(12):20-21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针对管理型政府失效的症状,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中兴起了一场借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的运动。在这场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理念是: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应该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与统治型行政文化、管理型行政文化相比,服务型行政文化是建立在服务型政府理论基础上的,它奉行这样的价值观念:公共行政主要是为满足社会需要、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而存在的一支力量;它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面貌出现,从而必须积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它的运行方式、作用范围必须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否则就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多余人”形象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典型。《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就是当时社会的“多余人”。杜少卿成为“多余人”的原因既在于乐善好施、仗仪疏财的性格,更在于其追求的儒家的政治礼乐理想。这一形象的深层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叛离和觉醒,表现为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叛,对个人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强调“新式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权能够控制和利用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过渡性以及“新式资本主义”所呈现的特殊性和过渡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新式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对缓解当时的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强调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而且在“人”的内涵上和历史地位认识上、政权目标追求上、内容及保障措施上、价值目标取向上都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小康”一个具有历史属性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它反映的是一种衣食无忧、安康和乐的小农生活理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里,它与工业化进程中对物质生活满足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小康”则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进步的要求,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什么又叫“安康”?是不是眼下叫得很时髦的“小康”就是“安康”呢?我们所追求的“安康”目标又是什么呢?“小康”生活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从…  相似文献   

13.
“工学轮劝”实现教学做一体,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中的存在,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追求的是办学任务和效益的最优化,学生追求的是成才和就业的便捷化。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找到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实践中,创新实施“多学段”教学组织形式,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加大企业专业人才担任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任务的比重,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娜拉出走”是20世纪女性解放的共名,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思想移位和文化修正。子君、林道静、李双双作为不同时期的女性解放的模式,呈现出追求爱情、追求革命、追求社会价值的多元话语,见证了中国现代女性解放的轨迹。回眸,有助于女性解放的文化思考,有益于文学批评的现代重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逆反心理”危害着大学生道德、人生观的培养和树立,削弱高校思想政治的影响和渗透力,其形成有其心理特征、认知发展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高校、教育者的客观因素。应努力改善社会和校园环境,允许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存在和碰撞,进行教育方法的根本变换,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学生,要进行“心”治、“理”治和“法”治。  相似文献   

16.
自由,十分崇高和美好,向来是人们追求的东西.从一定意义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文明史,就是人们向往自由、追求自由、为自由而奋斗的历史.爱国诗人裴多菲,在革命斗争中写下伟大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就是表达了人民对自由的渴望,鼓舞着人们为自由而战.在中华大地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追求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享  相似文献   

17.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2500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位君主,用音乐中的“和”与“谐”的概念,形容他的国家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这是人们第一次把“和谐”的概念用于政治、社会生活和“外交”(在当时就是指诸侯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这个绝妙的比喻,后来成为中国人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关系最高境界的经典比喻,在公元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升学考试决定学生的前途,寄托了社会的希望。高中学校为了生存的需要,顺应家长、学生的需求,也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变为了“理直气壮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教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学主要采取知识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为顺利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也被迫接受了这种教学方法,导致高中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盲区。为了改革高中教育的落后现状,我们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了“一体两翼”教育模式的实践,贯彻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余乐 《科技信息》2011,(34):350-351
电影是音画艺术,声音与画面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依赖,在电影艺术表现过程中缺一不可,相对于无声电影的时代,在当今社会,不可否认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而相对于交响乐这种“大手笔”,电影歌曲在音乐体裁中却只能算是“小品文”。电影歌曲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都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地域色彩,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歌曲特色.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梳理香港电影歌曲的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典型案例试解析在不同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音乐家所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歌曲及其主要特点,并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社会性功能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将中国的“祺祥政变”和日本的“王政复古政变”作比较研究从两个政权产生的动因、掌权者的属性和素质及政权不同性质来说明从十九世纪六*十所代开始,中、日两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