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室内用不同浓度(3%,6%,9%,12%,15%)的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水提取液胁迫豌豆Pisum sativum L.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种子活力、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抗氧化酶活性,探讨前者对后者遗传毒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南美蟛蜞菊浓度的增加,豌豆种子活力降低,细胞微核率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先升后降.显然,南美蟛蜞菊对豌豆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后者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主动应对前者可能产生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对小麦种子活力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过氧化氢对小麦种子萌发及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显著促进小麦种子萌发,提高其萌发系数,发芽峰值和活力指数,并导致电解质的渗率提高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与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种子活力指数、蛋白质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湿干间隙处理对辣椒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湿干间隙处理能有效抑制辣椒种子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加种子内蛋白质的合成,使其芽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高峰期提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辣椒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4.
一.引论过氧化氢酶是普逼存在於植物体内的酶中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在代谢旺盛的器官中含量较为集中。它还随着植物的种属、器官和发育阶段而有所差异。例如,抗寒能力强的冬小麦品种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系数较抗寒能力弱的冬小麦品种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系数为高。在豆类中,黑大豆种子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黄大豆种子的过氧化  相似文献   

5.
高压静电场预处理对作物种子活力影响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电介质受力模型分析经高压静电场预处理的作物种子,其内部产生的显质力和场致伸缩应力可导致种子膜相和有关酶活性的改变。根据生物学理论,研究了种子活力的提高与静电场引起种子膜相改变及功能恢复和有关酶活性被激活的相关性机理,结论可以解释相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大籽蒿水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用大籽蒿不同器官及其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进行羊草种子萌发实验,测定羊草种子活力指数,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对羊草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大籽篙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是:大籽蒿的花>营养体>根>幼苗;2)大籽蒿水浸提液的浓度直接影响着羊草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在低浓度时提高羊草种子活力指数;随着浓度的增加,羊草种子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无论浓度高低都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3)用不同方法进行羊草种子萌发实验表明:在不同条件下,羊草种子活力指数表现差异显著,其中土壤中萌发的羊草种子活力指数极显著的高于水中萌发的;垂直萌发的和培养皿萌发的差异也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三种活力的小麦种子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活力的下降,种子渗透液的电导率和外渗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而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和淀粉酶(AMY)活性下降.与高活力种子相比,中活力种子中的CAT和APX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35%和48.5%;而低活力种子在膜的透性及膜质过氧化、POD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活力的种子经抗坏血酸(ASA)和青霉素修复处理后的结果表明,ASA能提高中活力种子的活力,对老化小麦种子的修复效果较好,而青霉素的作用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PEG和GA3引发处理对老化毛竹种子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和赤霉素(GA3)引发处理对不同老化程度毛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探寻提高毛竹种子活力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高温高湿法(温度40 ℃、相对湿度95%)模拟种子自然老化过程,筛选出不同活力水平的毛竹种子; 然后采用PEG和GA3进行引发处理,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毛竹种子老化程度加深,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降低,种子内源GA3和吲哚乙酸(IAA)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升高,GA3/ABA比值降低。而且,种子老化程度越深,种子活力提高越显著。与未引发处理相比,PEG和GA3处理均显著降低毛竹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及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从而提高GA3/ABA比值。【结论】适宜的PEG(质量分数为20%、20℃浸种24 h)和GA3(质量浓度为500 mg/L、25℃浸种12 h)引发处理均能提高老化毛竹种子的活力水平,促进种子萌发,可为毛竹实生苗繁育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提高人工老化番茄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吸湿 -回干处理的方法 ,对人工老化番茄种子进行了实验处理 ,结果发现 ,它能明显减少种子电解质渗漏和丙二醛 ( MDA)含量 ,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和种子呼吸强度 ,进而提高种子活力。并且还表明 :吸湿 -回干处理增强 SOD,CAT活性和减少电解质渗漏、MDA含量的作用与 RNA和蛋白质合成无关 ,但其增强呼吸强度的作用却与 RNA和蛋白质合成有关系。另外 ,还对吸湿 -回干处理提高人工老化种子活力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花生种子活力与乙烯释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花生种子萌发时乙烯释放的规律以及一些化合物(BA、GA_3、IAA,ACC、B_9)对种子乙烯释放的影响.讨论了种子活力与其乙烯释放能力的关系、提高种子活力的可能途径.实验表明,种子活力与其乙烯释放能力呈正相关;GA_3和ACC,特别是ACC 能提高种子活力及其乙烯释放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于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牛大力(Callerya speciosa)种苗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对牛大力种子萌发时期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活性、游离氨基酸、蛋白酶、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在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22d时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值,为0.430 mg·g-1,随后持续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22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00.28,810U·g-1 FW,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萌发过程第17d达到最高值,为240U·g-1 FW,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呈先升后降再陡然上升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第22d时达到最大值,为1.101mg·g-1·h-1,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总酚含量在0d时最高,为77.81μg·g-1,随后出现无规律性变化,但总体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牛大力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与POD、CAT及蛋白酶等的作用有很大关系;POD、CAT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仅能消除植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种子的其他代谢活动;总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通过抑制SOD酶活性影响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氢酶促使机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分解。和教材实验方法相比,酶活性的定量测定实验方法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弥补了教材定性实验的不足,探究了适合于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材料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27个鹅掌楸交配组合种子饱满度、生活力、发芽力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杂种鹅掌楸平均种子饱满度、平均种子生活力分别为9.00%、5.11%,17.57%、10.76%和29.44%、16.95%.鹅掌楸种子活力种间差异明显,变异趋势为:杂种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中国鹅掌楸;同时,同一种源不同个体间种子活力差异明显;不同交配类型种子活力差异显著,控制授粉明显优于自由授粉.  相似文献   

14.
褪黑素对低温胁迫后菘蓝种子苗抗氧化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低温胁迫处理的菘蓝种子为起始材料,研究外源褪黑素对萌发种子苗的生长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褪黑素处理低温浸种菘蓝种子,测定萌发的种子幼苗中丙二醛含量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植株根长和IAA含量。结果 10~500μmol/L适宜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可降低低温处理后菘蓝幼苗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内源激素IAA的含量并促进幼苗根的伸长。其中500μmol/L褪黑素作用最显著,随着其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褪黑素植物保护作用减弱。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菘蓝种子能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冷胁迫对幼苗生长过程中的氧化损伤,并且褪黑素可能通过影响植物体内IAA水平,刺激植物根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准确认识植冠种子库的生态意义。【方法】以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植冠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在果实进入成熟期后每隔一定时间从植冠种子库中采集种子,分别进行萌发测试,种子干质量、含水量、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4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并对种子萌发率和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研究期内,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中的种子先后经历了生理成熟、成熟脱水、休眠诱导和休眠解除4个生理时期;各生理时期的种子总体上在模拟的秋季变温条件下萌发最好,其次为春季变温,再次为夏季变温;完成成熟脱水的种子在植冠种子库中宿存期间始终保持着高活力水平;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与模拟的春、夏、秋季节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均随着种子休眠的诱导而下降,随着种子休眠的解除而升高,表明抗氧化酶在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获得和保持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证实了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胚胁迫学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丰宝”植物生长促进剂 ,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以测定在水分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 ,“新丰宝”对提高细胞保护酶活性 ,增强植物抗性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多菌灵、氯氰菊酯对大棚、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农药在土壤中含量低(1~40 μg/ g)时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显著,高(150 μg/ g)时,表现出强烈的抑制影响;两种农药对同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影响趋势基本相同,但对大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农田土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花生种子的劣变与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100ppm V_c 和50ppm GSH 分别处理中等活力花生种子,均有提高种子活力的效应.萌发72小时的活力指数和幼苗活力均有明显的提高.花生种子处理的最适条件,100ppm Vc 为6小时,50ppm GSH 为1小时,在该条件下种子的过氧化物含量较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呼吸强度都较高,外渗K~+、外渗蛋白和电导率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唑染色法、靛蓝染色法以及碘化钾反应法(I-KI)对檀香(Santalum album)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分析了四唑的质量分数、染色温度以及染色时间对檀香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并将各种不同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发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唑法测定檀香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为使用质量分数为0.1%的四唑,在40℃染色3 h。四唑的质量分数(p<0.001)、染色温度(p=0.006)以及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p=0.001)对檀香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生活力测定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其中以四唑法测定结果与发芽率接近,是檀香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的理想方法。靛蓝染色法和碘化钾反应法均不适合用作檀香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净月区公路旁树林内不同地点不同树木的根际土壤,应用滴定法测定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树林里不同地点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