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秋红 《科技信息》2008,(32):319-319
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本文从教学方法及教师文化素养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将文化知识渗透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文化学习策略,让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习得其文化,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红霞  贾群 《科技信息》2009,(26):I0016-I0016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其文化的了解。大学英语文化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的构建保障了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了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文化素养,是确保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应切实加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落实《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用《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与要求指导日常教学.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逐步形成和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此外,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是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为大学英语改革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既包括语言教学又包括文化教学,但由于文化教育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所以文化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一篇课文为例,就文化教学中“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初探,试图阐释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主要论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通过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更要提高其文化方面的素养。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提高学生的英关文化素养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重视大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而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基础之上。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环境熏陶,文化教学,语言实践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等来培养跨文化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刘姝瑶 《科技信息》2011,(24):I0160-I0161
当今的英语教学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我们要改变单纯的为语言而学语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向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转变。在实习过程中,我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内容,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激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这五个方面的英语课程理念,始终贯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高中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仅靠教科书是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师要改变 “教教材” 为 “用教材去教”,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补充略高于他们现实水平的语言材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阅读.平时应加大阅读量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因此,教师应多选一些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强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用《高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与要求指导日常教学.关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逐步形成和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2.
姜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4,(8):1136-1138
本文针对文化因素导入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能有更好的体现,使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赵鹍  姜琳琳 《科技资讯》2007,(25):119-120
英语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应贯穿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教师应适时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应正确对待外来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分强调单词记忆、语法讲解、语言知识灌输和语意分析,忽视了“语感”的培养。殊不知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培养语感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它同时也是英语口语的核心。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分析如何通过引导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入手,在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更好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桂莲 《科技信息》2009,(8):140-140,14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较为偏重语言教学,忽视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或者说文化的教学也是相当的有限,结果导致了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更无法灵活得体地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本文简要论述了文化的概念以及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几种将文化融于语言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分强调单词记忆、语法讲解、语言知识灌输和语意分析,忽视了"语感"的培养.殊不知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培养语感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它同时也是英语口语的核心.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分析如何通过引导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入手,在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更好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实现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顺利实现交流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还需要掌握并了解西方文化,因此,探讨文化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的不断发展进步,也推动着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改变,常规的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对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较为重视,但新时期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学生们的语言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要加强学生们对词汇量以及英语理解能力的掌握,讲英语基础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以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这样可以培育出新时代背景下的综合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李洁 《科技信息》2009,(33):143-143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的现状,学生以应试为目的学习英语,忽略了语言应有的实用交际作用,从而逐渐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性,同时,应努力与学生建立良性师生关系.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课堂文化知识,配合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走出瓶颈期。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文化素养重视少;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相关性较低等问题。为此,大学英语教学应通过多种手段加强英语文化知识的引导,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