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挑战杯”为契机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开展情况的研究,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当代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通  张海庆 《科技信息》2010,(23):156-156,208
针对当前,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下,女大学生难就业的现象,依据对西安工业大学2006级女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往年抽样调查,从"幸福素质培养"、"生存智慧"、"爱闲心理"、"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淡化了竞争意识"5个方面阐述述了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试,为今后高校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君 《科技资讯》2014,12(25):152-15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当代"90后"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无疑是当代新媒体的佼佼者,对于高校实习生管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周恩来精神作为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探索与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仍发挥巨大作用。掌握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承周恩来精神法治思想、探究周恩来精神法治观念、挖掘周恩来精神时代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法治意识培养中,对当代大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丽娟  于乐  孙东 《科技资讯》2012,(28):220-22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的规模约70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客观问题。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的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6.
网络作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正在形成中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人生情感、人生道德等人生观的多个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高校应在改进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重视网络素养教育、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监管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7.
张爱军 《科技资讯》2010,(10):176-176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呼吁幸福观教育"入手,阐述"幸福"这一范畴概念,探讨幸福的真实内涵,分析了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幸福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小丽 《科技信息》2010,(10):68-68,69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令人担忧,成了构建"和谐文化"中不和谐的音符。把握"和谐"的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总结出高校应如何承借构建"和谐文化"之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晋强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179-179,181
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从统帅、方向上来说,大学生素质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它是保证和支配当代大学生正确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是中国当代知识女性的未来之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将集职业和家庭角色于一身,并对其自身双重角色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传统"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运用体育的教育功能塑造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将有益于女生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成长成才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追求和最大利益,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所在。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实际,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益"视角阐述了高校学生工作思考点、落脚点,探究以人格教育为本位,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以救助贫困为导向,以就业为龙头,以党建为突破,以创新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七以"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盛蕾 《当代地方科技》2011,(16):176-17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现的核心,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使高校教育管理达到最佳效果。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尚未成熟、行为缺少理性、人格尚未健全等问题,在管理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唤醒人本意识、在学生管理中唤醒主体意识、在学校的人文环境管理中唤起人文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牛浩 《科技信息》2007,(35):134-134,101
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是高校德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尚而又强烈的道德情感一直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及特点,并深入分析了现状及特点的原因,以期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张爱芳 《科技资讯》2014,(30):231-231
高校就业工作关系着高校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的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就业难问题是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该文从辅导员角度,通过拓展大学生对于"学"的正确认知,促使其躬行于"学",引导大学生塑造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能等六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索出辅导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对高校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永丽 《科技信息》2010,(20):54-55
我国高校在应对贫困大学生四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中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高校只有做好"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中的执行主体"、"健康心理教育的人文关怀主体"、"促进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和"科学规范化的就业指导主体"这四个主体性角色,才从能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提升高校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保障能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阅读疗法"是通过有指导地阅读图书,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一种心理疗法。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心理问题,求助阅读疗法的人也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图书资源,在开展阅读疗法中具有资源优势。图书馆须对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行调查,提供合适的图书进行治疗。此外,图书馆还应通过深人研究、加强宣传等手段,将阅读疗法全面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李岩 《科技信息》2010,(26):55-55
本文旨在从探讨"90后"大学生的消费生活背景着手,分析"90后"学生群的消费特点,对其消费观念上出现的问题,试图寻找出与高校思政教育相关联且切实可行的有效引导方式,从而与"90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协调"90后"大学生在物质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信息检索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呈卉  芮青 《科技信息》2009,(34):I0350-I0351
本文提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强调"认识自我"、培养"职业道德"及提高学习能力三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当代大学生中信息素养匮乏的现状,认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就业信息、了解行业需求,扩充专业学习平台并进而更好地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打破了"统分统配"的就业模式,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增强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唐方利 《科技信息》2010,(12):379-380
中国当代大学生生在祖国建国三十年以后,长在祖国对外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处于这个巨大的社会变革转型中,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要道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能够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重大飞跃。从制度和价值的统一中认识社会主义,以并存竞争思维而不是以对立斗争思维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30年来新社会主义观的探索历程和中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这应是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