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要使生态危机根本性地被解决,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中国,它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价值观念、途径方式、社会结构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关联。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资本扩展、科技非理性应用和消费主义的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技术中心主义企图征服自然,却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交换,生态中心主义提倡万物平等,实际上已阻碍了人的进一步发展,在佩珀看来,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最好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当下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剥削自然并剥削人这一事实的存在,而社会公正的实现是解决环境危机的前提,所以佩珀提倡把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到由环境主义者倡导的生态运动中来,红绿联盟,从而把生态运动推进为一场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先驱。毛泽东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之重要成果,主要包含水利建设、林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等四个方面内容。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实事求是地总结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弥足珍贵之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的全球化导致的生态危机的全球化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重新构想未来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5.
韩哲 《科技咨询导报》2014,(34):222-22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对当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内在根源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思想,没有借鉴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痛苦的教训,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因此,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在于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走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失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生态失衡根源于人与人性失衡——人与自身真正需要的失衡,人与人性的失衡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组织结构失衡。这3个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前后贯通,构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失衡”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爱云  金德龙 《科技信息》2011,(16):I0054-I005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是西方学者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基础上,把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阐述了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及其生态危机产生的表现、原因和根源。强调从资本主义生存方式本身去寻找生态危机的原因,指出生态危机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8.
奥康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更加准确地确立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视域。他的马克思生态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通过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加深刻地深化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为我们当前研究生态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生态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它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危机的现实出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观点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生态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它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危机的现实出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观点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政治战略,并从发展理念、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建构三个方面对未来的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了勾画。福斯特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质,还能够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生态美学作为生态危机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反映了人类面对环境生存危机时在精神和人文层面的诉求和焦虑。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和美学观,国内生态美学的话语体系还在进一步丰富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及思想中蕴含的浓郁生态内涵为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贡献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都为生态美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哲学指导,同时也使当代生态美学建设既能辩证地借鉴西方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又能紧密地结合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现实,继承和吸收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智慧,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13.
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生态危机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重新建构未来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启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它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精神,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从生态危机引发的生态革命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之处,来解决生态现代化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们面对生态危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新解读,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生态社会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乔治.拉比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即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指出生态社会主义要消灭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维护社会正义,改变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途径是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而且只能通过革命才能解决,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场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热潮。阿格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消费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异化消费论;奥康纳试图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列,进而提出了二重矛盾论;福斯特从马克思理论本身出发,在生态学视域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将马克思的生态观归结为新陈代谢裂缝说。生态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呈现出一种地位不断加强的发展过程。但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过度突显,导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淡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当中给予生态观准确的理论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晶 《科技信息》2007,(17):60-6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生态危机的性质、根源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的本质。在克服生态危机的手段、以及未来社会的前景等问题上,将生态学理论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视域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认清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的生态环境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吸取前人特别是同时代思想家对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成果,创建了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奠定了生态环境的重要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视野下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时,运用马克思生态思想来打造鄱阳湖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是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劳动实践是人和自然统一的中介,人和人的关系制约着人和自然矛盾的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终根源,只有以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人与自然才能实现最终的和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态化,要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20.
林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针对甘肃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并结合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从生态环境破坏原因、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生态林业建设的实际意义出发,提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