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灰色聚类法对汽车轮毂轴管的淬火工艺进行了分析评估。按优、一般、差3个灰色聚类进行归纳后判断聚类性能好坏,评价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聚类结果与轴管淬火后的实际服役性能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45钢零件按照常规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时,由于种种原因多次发生淬裂现象.在对某45钢齿轮进行淬火时出现了淬火裂纹,通过金相分析,认为该45钢齿轮产生淬火裂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和非金属夹杂物的超标所致;而裂纹的扩展,大多是沿着组织粗大处形成延伸;结合对45钢齿轮淬火裂纹的分析,提出了减轻或控制淬火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固溶和时效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3种淬火水温对砂铸A356合金做淬火处理,对这3种淬火态合金的拉伸及疲劳裂纹扩展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淬火介质温度的降低,淬火降温速率提高,合金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当应力比R较低时,淬火条件对合金疲劳门槛区的裂纹扩展阻力有明显影响.降低淬火介质温度可以提高合金疲劳裂纹面的粗糙度,增加粗糙度诱发的裂纹闭合,同时还能降低α(Al)基体中的粗大β′-Mg2Si相和无沉淀区,从而提高了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阻力.  相似文献   

4.
插齿机刀轴常出现裂纹。本文探讨出现裂纹的原因,认为是热处理淬火后压力校直时压下力过大所致。在刀轴 C—N 共渗时将立装改为吊装,并控制校直压力后,未再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铬铸铁磨球在不同介质淬火的冷却曲线、温度场、淬火裂纹、断面上硬度分布以及φ60磨球的跌落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空淬未能淬硬,水淬产生裂纹,油淬对小于φ100的磨球不产生裂纹.采用有机淬火介质A1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无机介质B1经适当整调也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生产中6″活扳手扳体淬火裂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原工艺常规淬火产生裂纹的原因,根据扳体的技术要求,选择了直接亚温淬火的新工艺进行试验,找出扳体直接亚温淬火的最佳工艺方案,然后投入生产,解决了扳体淬火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7.
飞机轮毂是一个承受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件,定期对轮毂螺栓进行无损检测对于确保飞机安全起降十分重要.本文改进磁力检测工艺规范,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着重分析螺拴裂纹常见部位和报废率的变化规律,给维修和使用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证轮毂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淬火是钢的最重要的强化方法,在机械生产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淬火而产生的热处理缺陷--裂纹.也是使零件降低使用寿命甚至报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从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保温、冷却等几个重要环节上综合考虑、改进热处理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淬火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螺旋轴中频淬火,对螺旋轴进行运动分析,提出用三轴两联动机床对其进行中频淬火的方法;在对伺服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数控、步进电机、滚珠丝杠和能量控制器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复杂淬火工艺下的运动精度和能量控制问题,研制出具有功能性强、配套性好的螺旋轴中频淬火机床.该机床操作维修方便、高效节能且淬火质量稳定,若对工装条件稍加改动又能对直线型、盘类等工件进行中频淬火,既节约成本,又提高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身管镀铬层失效解剖分析表明:镀铬层界面裂纹的形成起源于铬层/基体界面自由边的断裂。在此基础上,采用激光离散淬火基体再镀铬的复合工艺,新工艺镀铬身管靶场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基体可以提高界面自由边抗断裂的能力。通过对界面结构和铬层界面研究和激光淬火钢基体的特点分析,得出提高的结论是:提高了界面两侧材料的强度和改变了铬层界面的生长方式以及基体残余压应力缓解了界面剥落应力。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纤维乙酰化对提高硬质纤维板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研讨乙酰化可否显著提高硬质纤维板的性能。试验时所用纤维浆料为25%(体积比)醋酐的二甲苯溶液,在125℃下进行乙酰化。结果如下:(1)纤维乙酰化导致硬质纤维板厚度显著增加。尺寸稳定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增积的结果。(2)乙酰化纤维板在调湿后,含水率增加很小。纤维素羟基变换成憎水性乙酰基减少了纤维吸水量。(3)浸水厚度膨胀显著减小。乙酰化使硬质纤维板具较大的尺寸稳定性。(4)乙酰化对干弯曲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