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针对振动样品磁强计前端温度采集单元在设计构造中影响测温准确性的两个关键性问题-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及热电偶非线性校正,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电路.  相似文献   

2.
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冷端温度补偿的必要性作了说明。详细讨论了冷端温度补偿过程。分别介绍了两种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在物理实验测量中的应用及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化热电偶温度采集模板的设计及原理。该模板运用通道复用技术 ,采用电压 -频率变换器为信号变换单元 ,利用高频光耦实现与现场信号电隔离 ,并由 5 1系列单片机完成温度信号采样、热电偶线性化、以及零点校正和冷端补偿计算。该模板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易调整、价格低 ,已广泛应用于退火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热电偶是测量温度时最常用的传感器。由热电偶测温原理可知,只有在冷端温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热电偶的热电势才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才能正确反映热电偶热端温度(被测温度)的数值。在实际应用时,冷端温度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必须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很多,补偿电桥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就目前我国许多补偿电桥生产厂家所生产的补偿电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来提高冷端温度的补偿精度。 1电桥补偿原理及存在问题 1.1电桥补偿原理   补偿电桥法是利…  相似文献   

5.
利用单片机提高温度测量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如何利用单片机对热电偶测量装置中对热电偶的非线性,冷端温度的补偿,以及运算放大器零漂和数值转换关系Av实时测出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温度控制领域中温度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处理器技术,通过使用查表法对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实际测温过程中由于冷端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实现自动补偿,从而提高热电偶测量精度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热电偶的测量原理、冷端补偿做了详细的论述。经过推论说明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导线时,只要两端的温度相同对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数值并不影响热电偶的测量结果。基于这个原理经过合理的接线既能消除安装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冷端产生的误差,又能达到同步跟踪补偿冷端温度,保证温度指示准确无误,减少投资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由于其测量范围宽,精度高,滞后较小,可测高温,且复现性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为了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进行补偿。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不仅与工作端(测量  相似文献   

9.
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K型热电偶作为传感器,对陶瓷窑中多点温度进行监控,通过串行通信,可供PC机上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的技术人员分析问题,并设计了新颖的冷端补偿电路和通用查表法,本系统成本低,测温精度高,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的半导体制冷器性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SYS Workbench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输入电压、热端温度、半导体单元属性、半导体电偶臂及级间绝缘材料属性等因素对二级半导体制冷器冷端温度、冷端冷量及制冷系数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温度不变,冷端温度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大而递减;保持输入电压不变,冷端温度随着热端温度的升高而递增;保持输入电压和热端温度不变,冷端冷量随着冷端温度的升高而递增;在冷端温度、热端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ε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半导体单元高度的增加和单元间距的减小都可以使冷端达到更低温度;随着半导体电偶臂及级间绝缘材料属性即热导率、高度的增加,冷端温度均呈递增趋势.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显示,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1.
本叙述了简易低温样品室的设计原理,结构性能和它在电阻-温度测试仪中的应用。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规律的研究中,测试和分析了该合金的二种典型的电阻-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解剖分析英国流涎薄膜生产线EM系统中温度控制板的硬件.温度控制板采用6502 CPU,为微机控制方式.它将热电偶输入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经CPU处理、6522接口等电路输出去控制加热体的温度和冷却水的通断.  相似文献   

13.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与微控制器接口优点,适合于各种温度测控系统。文章以DS18B20为例,介绍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特点及由DS18B20组成的温度测控网络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sys软件分析超长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结果,对结构进行裂缝验算,从而为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平均最高气温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6—2005年中国逐日最高气温的气象站点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三种方法对其进行突变检验,结果发现:全国8大自然地理区的年和四季平均最高气温的突变基本上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区域上,表现出北早南晚的空间差异;在四季中,冬季发生突变的时间最早,秋季各地发生突变均不明显,春夏两季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发生突变较晚且时间类似.通过与日平均气温的突变时间比较发现,平均最高气温突变的出现时间均晚于日平均气温的突变.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心与市郊的气象因子差异会对气象历史资料产生影响,观测对比分析两地的气象因子可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气象资料做出评价.2007年1—7月,选取位于肥城市市中心的原大气观测场与位于市郊的新大气观测场作为对比,在两地分设同型号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对期间两站址包括气温等气象要素因子同步进行了对比观测实验.分析发现,市中心与市郊两地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两地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两地气温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市中心观测站气温统计偏高.通过对样本资料作假设统计检验,发现两地气温数据资料已经不适合合并计算,要得到期间较准确的代表当地气温记录,最好在使用前做出必要订正,以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常规恒温恒湿机高能耗的缺陷,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研制了一种节能型高精度恒温恒湿机,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这种新型恒温恒湿机不但节能效果明显,而且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也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微机械加工中恒温腐蚀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个恒温腐蚀系统,用于微机械加工制作中的腐蚀工艺.系统装备了冷凝回流与加热搅拌装置,保证了腐蚀过程中,腐蚀液浓度的稳定与均匀;特殊设计的加热设备,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内藏式温度传感器和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温度控制算法,使腐蚀系统的温度控制更加精确、灵活.与传统水浴恒温相比,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腐蚀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低温氮吸附试验的结果,探讨了下花园煤矿突出及非突出煤层在比表面积,孔隙体积及孔径分布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同时对该矿突出煤层出现的异常特征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柑桔SOD对冷冻条件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经低温锻炼的柑桔愈伤组织在系列冰冻温度下,抗寒性较强的山金柑愈伤组织SOD活性上升后回落到对照水平以下,其余3种(抗寒力较弱)则无峰值出现,CAT活性亦以山金柑变化最为显著。细胞MDA含量的累积与品种抗冻力发展同步。经SOD抑制剂(D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外源自由基清除剂的初步试验表明:SOD与柑桔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