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我国1992--2011年20年间科技金融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为基础,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金融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科技金融投入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科技金融的更大投入。根据研究结果,政府应增加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和协调力度,提高科技金融投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投入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6—2016年中国农业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和农业产值等数据,利用时间序列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科技支出的投入导向度、农业科技投入的创新贡献率和发展贡献率进行了测度,然后实证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对非政府部门的农业科技投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对农业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依据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利用1991—2008年度安徽省经济数据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科技投入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脉冲响应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稳增加。  相似文献   

4.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科技投入决定科技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科技的发展需要科技投入。以1978~2007年间新疆财政科技投入和人均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两者仅存在单向因果性。  相似文献   

5.
陕西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陕西1990-2007年间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两者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陕西经济增长和国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协调互动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
选用人力资本代替经典C-D函数中的劳动投入,对收集的1978—2005年重庆市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年度数据,运用单位根、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展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协整结果显示: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是典型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入在短期、中期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作用。对策是加大人力资本私人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7.
张长生  陆川 《广东科技》2009,(15):54-5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广东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但是目前广东农业投入尤其是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小,影响了我省农业效益的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今后必须加大支农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关分析、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2)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互为原因,第一产业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的原因;(3)支农支出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最大;并且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大。另外,加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也能够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颖  孙猛 《河南科学》2012,30(11):1643-1648
以能源消费为分析主线,建立了中国1978—2010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等多种方法,检验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得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运行规律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运用西部地区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方差分解,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长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金融发展效率即贷存比长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也没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出多层次、多元性的金融产品,调整和优化业务品种结构,强化对于农业信贷资金的监管力度等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纽带。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结构和总量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分析农业技术扩散效应过程,并通过协整分析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表明,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战略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更为有效,并对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为前提,以辽宁省为例,运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看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但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增长并不能长期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政府部门在进行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时应持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07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部分省份,农业信贷的投入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农业信贷的弹性系数普遍偏低,且河南省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这表明中部六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经过20年改革以后我国农业科技存在的新闻题,进入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经济、农产品国际竞争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百年来国际上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历程、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我国加快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珠三角区域经济体面板数据,对比分析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珠三角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珠三角地区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互为格兰杰原因,即存在互动机制。从动态角度来看,上年经济增长对当年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科技投入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累积的过程,继而分析了动态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发现珠三角各市经济增长的自发效应差异显著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科技投入应该根据各地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来合理安排,而不能片面追求科技投入在区域分布上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1997-2007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并对回归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投资是其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广东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凤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133-5136,5149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95—2009年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为样本。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上。当滞后期为2—3时,黑龙江省历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反映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短期乘数为0.21,长期乘数约为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