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标准氢电极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选择标准氢电极的电子导体问题,建议采用氢电极为电极电势的参考电极,这种氢电极是由浸在H~+离子溶液中的镀铂黑的铂片构成,H~+离子的浓度是每千克水中有1摩尔氢离子,氢气泡的压力为1大气压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镍在含硫氰酸根离子的硫酸溶液中电溶解的电流振荡新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溶液中,硫氰酸根离子的加入使镍在活化/钝化过渡区产生电流振荡,并且随着SCN^-浓度的升高或电极电势的降低,电流振荡周期逐渐变短.根据电化学实验和拉曼光谱测定结果,初步解释了镍在该介质中的阳极溶解行为和振荡机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条件和金属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大小形成水分子数目不同的水合物,从其结合水的键型而分为4类:配位水是主要的一大类,可分为H_2O和一个金属离子相配位的离子晶体及H_2O和两个以上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链状水合物;氢键水,分为金属水合离子通过氢键水形成的水合物和通过氢键形成的气体水合物;晶体水,它是由分子引力而形成的一些复盐;质子水,它是酸溶液中水合离子的结合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家早已知道,一个具有8-电子外壳的金属离子(以下简称惰型金属离子),与一个非惰性气体原子外电子壳结构的金属离子(以下简称非惰型金属离子),尽管它们彼此具有相同的屯荷和相近的半径,其所表现的性质(如其盐的点阵能、离子的水合热等)往往相差较大。因此仅用离子的电荷、半径,  相似文献   

5.
金属离子电负性(x_1)是影响金属离子水合热(AII~0)和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pK_m)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AII~0=bix_1+(i-1)/r_+,pK_m=0.98x_1+0.2i-4.由这两方程可计算AII~0和pK_m值,并推导出金属氢氧化物K值、溶液pH值以及同离子效应等与电负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实验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对八元瓜环的溶解性有影响。在测试浓度范围里,随着过渡金属离子溶液浓度的增加,八元瓜环的溶解度逐渐降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表明八元瓜环单晶中含有金属离子,但是晶体结构测定仅找到八元瓜环的结构,尚未发现八元瓜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自组装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就水合机制、水合作用与某些化学反应的特色,水合现象作了讨论,并提出一个计算水合能的简单公式:L_(水合)=U_C+U_S+Ur+U_H+U_P 利用拟定的公式对43种金属离子的水合能作了计算,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除个别离子的计算误差大于5%外,大多数在5%以下。计算堪称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中.对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极其广泛。本着重从标准电极电势出发,将-纯金属-金属离子半电池电势与该金属离子的难溶盐或配离子的半电池电势相关联并组成原电池,通过原电池电动势而求出该金属难溶盐的溶度积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和平衡常数,以便加深对电极电势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Ni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不同酸度、离子强度、离子迁移速率的电解质溶液中镍电极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酸性溶液中氯离子对镍电极溶解、钝化、孔蚀等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提高溶液酸度和离子强度,都会加大金属镍的腐蚀速率,对金属卤化物而言,阳离子迁移速率越小的溶液对金属的腐蚀越严重,在0.1mol/L硫酸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超过0.03mol/L时,就会有明显的孔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Zn2+、Cu2+、Cd2+金属离子诱导玉米产生金属硫蛋白,采用实验室溶液培养的方式,通过不同浓度Zn2+、Cu2+、Cd2+(0.05、0.5、1.0、2.0、4.0、8.0、16.0 mmol/L)胁迫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MS)测定玉米叶金属硫蛋白(MT)的诱导合成量。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MT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锌、铜、镉胁迫浓度分别为8.0、0.05和0.5 mmol/L时,玉米叶片中MT含量最高,当铜、镉离子浓度大于2 mmol/L浓度时,玉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死亡。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可作为锌、铜、镉污染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测量金属晶体电极表面的微分电容研究了金属电极表面在金属与水溶液界面上的吸附能力,以及金属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文中论述了多晶铜电极在(0.5-x)mNaClO_4+xmNaBr的一系列不同x值的溶液中的微分电容测量值及微分电容-电位曲线,证明了F~-和ClO_4~-离子在多晶铜电极表面是非常弱的吸附,Br~-离子在多晶铜电极表面具有特定的吸附,每条电容-电位曲线有一个凸起的峰。在峰所对应的位能值,金属表面对阴离子的吸附能力强,证实金属-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吸附的阴离子在过渡层中散射导电电子的能力也强。对于相同阴离子和金属的体系,其微分电容与吸附质的浓度、电压、溶液的pH值和表面的非均匀性等因素密切有关。研究证明,金属晶体电极表面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微分电容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表面电反射信号的强弱变化规律,微分电容大小取决于金属-吸附质之间的电荷转移程度。  相似文献   

12.
金属离子对红球菌腈水合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金属离子对红球菌(Rhodococcus sp.)TCCC 28001的生长及其腈水合酶的酶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菌株TCCC 28001产生的腈水合酶是钴型,且Co2+对该腈水合酶诱导激活的最适浓度为10×10-5mol/L.选择酵母粉中含有且含量波动较大的5种金属离子,考察了在添加10×10-5mol/L Co2+诱导激活下,5种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Fe2+、Mn2+、Mo6+、Cu2+4种金属离子具有促进作用,Zn2+产生轻微抑制作用.6×10-5mol/L Fe2+的促进效果显著,使菌株TCCC 28001的酶活从453 U/mL增加到1941 U/mL,提高了328%.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金属阳离子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结合水分子的数目有的是确定的,如[A1(H_2O)_6]~(3+)、[Fe(H_2O)_6]~(3+)、[Cu(H_2O)_4]~(2+)等;有的是不确定的,如[Cd(H_2O)x]~(2+)、[Pb(H_2O)]~(2+)等.许多水合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往往显酸性反应,这是因为金属离子的正电荷排斥开配位水分子中的氢离子而使氢离子电离出来的缘故.这个过程就是金属离子的水解过程.它和多元酸的电离一样,是分级进行的.以水合的三价金属离子[M(H_2O)_8]~(3+)为例,水解过程可设想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难题,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新的抗菌治疗方法和药物仍在研究中,金属离子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金属抗生素就是其中一类。该文主要综述了金属抗生素的联合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该文综述了稀土离子、Al3+、重金属离子对钙调素生物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稀土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在低浓度时刺激CaM的活性,而在高浓度时则抑制CaM的活性。近年来,水体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许多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子管(如直热式二极管、F—H汞管等),其灯丝必须通以一定的电流才有电子发射出来,这是因为要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必须克服阻力作功,加热就是使电子动能增加便于作功的方法之一。金属最简单的模型是自由电子的模型,金属离子实形成均匀分布的正电荷背景,价电子已脱离原来所属的离子实的束缚在空间点阵内自由运动,而价电子间的库仑力可以忽略,这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气可以看作在均匀正电荷背景上自由运动的近独立粒子组成的费密系统,而且电子质量很小,密度大,乃是理想的简并性气体,故金属中电子能级的分配…  相似文献   

16.
王俊勇 《科技信息》2013,(14):347-347
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并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行为。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在水溶液中与Pb2+形成不溶于水的螯合物从而易于与水分离,是一种较好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其与含有重金属离子Pb2+的溶液混合之后,对溶液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剩余Pb2+的含量,从而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Pb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Pb2+的吸附能力优于壳聚糖,分子中羧基是主要的螯合基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电镀行业污染、减少重金属离子排放、加强资源利用,研究了pH值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浸出的影响.将电镀废水用氢氧化钠溶液逐渐调节废水pH值,在多个pH值点分别沉淀出电镀废水中铜、铬、锌和镍.结果表明,随溶液pH值的升高,溶液中的铜、铬、锌和镍先沉淀后又部分溶解,实际操作中应将pH值控制在9.0~9.5范围内.电镀污泥经酸浸后,常温下电动搅拌1 h,在浸出液中加入锰铁合金块可直接还原铜、镍和锌离子,调节pH值至9.5时,可沉淀出铁、锰、铬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18.
硼酸与多羟基醇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酸是缺电子化合物。硼酸溶于水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H_2O·B(OH)_3,它电离生成少量B(OH)_4~-和的H~ 离子,溶液显极弱的酸性;在其中加入多羟基醇以后,B(OH)_4~-与多羟基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含有两个六圆环状结构的稳定的配合物,破坏了弱电解质一水合的电离平衡,它继续电离出H~ 离子,使H_3BO_3溶液的酸性显著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硼酸与多羟基醇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酸是缺电子化合物。硼酸溶于水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H2O·B(OH)3,它电离生成少量B(OH)4^-和的H^+离子,溶液显极弱的酸性;在其中加入多羟基醇以后,B(OH)4^-与多羟基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含有两个六圆环状结构的稳定的配合物,破坏了弱电解质一水合的电离平衡,它继续电离出H^+离子,使H3BO3溶液的酸性显著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沉淀-吸附法制备高纯酯型儿茶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ZnCl2作沉淀剂,当溶液pH值为5.6~6.5时,将茶叶浸提液中的儿茶素以金属盐的形式沉淀,沉淀物经洗涤后,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解,然后将溶液直接加入聚酰胺树脂柱上,先用蒸馏水将Zn2+,Na+等无机离子除去,再用乙醇将茶多酚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到纯度高于99%的高纯酯型儿茶素,提取率达10.2%,其中EGCG,GCG,ECG含量分别为64%,16%和19%,金属离子含量小于1×10-3%,未检出咖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