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作伟 《科技资讯》2013,(12):228-228
权力主体往往能够通过意志或者行为,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条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从政治学视角下的权力,指的是政府通过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的安全、平等和自由等,因此其行驶的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才能够保障和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利益。本文将从政治学理论的视角,对政府权力监督与制约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架构。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建设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高校决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阐释了加强高校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存在的认识缺失、体制缺陷和监督缺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合理分权,强化监督及完善法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权力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人民对权力的监督已经成为时代命题。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民对权力的监督作用。宪法的价值在于规范和控制公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本身与权力监督有着密切联系。我国现行宪法在不同的视角对人民监督权力的路径和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规定法治原则对监督权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规定基本权利为监督权力提供了目的保障,通过规定权力制约权力为监督权力提供了工具保障。权力监督效果的好坏与宪法实施效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宪法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权力得以制约和权利得以保障的过程。重视宪法并且真正使宪法得以实施,权力一定会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4.
权力意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权力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行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权力意识是: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力意味着承担责任;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党性观与人民现)相一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权力与能力、道德相结合,智慧和人格是权力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权力运用与权力制约从公共权力出现时就一同产生。在我国的监督体制中,权力制约存在着严重的不力、乏力现象,主要原因是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预防监督薄弱,权力运用规范不完备等,为此本文提出的对策思路是加强监督体制建设,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6.
惩治腐败 ,关键是加强权力监督。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第一、第二代领导人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 ,强调人民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 ,强调通过以德制权、以法制权、以民制权的方法 ,对权力的滥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权力制约是法制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目的是希望公权的行使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之内,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佘民通过法律形式授予国家权力,从而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监督制约权力。笔者试图从立法、执(司)法及法律监督三方面探索用法律机制对公共权力约束之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公、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8.
张湘萍 《科技信息》2007,(7):218-218,215
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权力永远属于人民,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党风廉政建设论断的核心思想是“权力要接受制约与监督”,该论断对当前我党遏制权力腐败的系统工程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有效遏制权力腐败,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必要性;其次,必须在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着力点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监督是刑事司法权实现的有力保障。从法理学角度看制约就是监督,而监督的外延大于制约,监督包含制约,在刑事诉讼监督中,既包括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也包括权利对权力的监督;既包括权力之间的制约,同时也包括权利对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