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结合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对弘扬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上的作用,做出传统孝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培养自爱精神、培养敬养意识、培养勤俭品质和培养自强精神的论断,在传承传统孝文化中强化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上做出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
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理论层面而言,孝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承传与接力;就经济层面而言,孝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建构起优化的劳动关系格局,以实现经济收益;就人文层面而言,孝以某种文化自觉方式营造着良性的社会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3.
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理论层面而言,孝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承传与接力;就经济层面而言,孝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建构起优化的劳动关系格局,以实现经济收益;就人文层面而言,孝以某种文化自觉方式营造着良性的社会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4.
传统孝文化对青少年的家庭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早日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意义和作用是学校和社会其它道德教育形式所不能够替代的。传统孝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同时也具有两面性,我们应当在批判的基础上予以继承,发挥其对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促其成才。  相似文献   

5.
先秦孝文化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尊老爱幼的感情、习惯、事实,对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殷商时代有了孝的概念,但还没有孝的具体内容。周时孝的观念已基本完备,对后世影响巨大。孔子继承前代孝的观念并加以发挥,具体提出了九条规范,并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先秦思想家们虽然不是一致同意以孝治理天下的理论,但对孝,却是共同赞美的。  相似文献   

6.
7.
动漫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今,广大青少年是动漫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但是其中,国产动漫占有的比例很低,欧美和日本动漫占据了主要的消费市场,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本文即主要论述了当今青少年喜爱国外动漫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急剧变化,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转变,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亲情淡漠。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依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传统美德。仁孝教育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倡导仁孝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集中反映孝文化的《孝经》,强调以孝治国、以孝为“德之本”。历代统治者视“孝”为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孝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中日趋合理的,有一些不合理的行孝方式方法受到淘汰,如割股疗疾已销声匿迹;靠父母之命以定终身已为自由恋爱所取代;三年之丧早已无人遵守。中国孝文化内涵丰富,其核心意义有四:一为孝是人人应尽的义务;二为执政者应以身示范,并为百姓行孝提供条件;三为孝是立身行道的守则;四为孝是成圣成贤的要道。“孝”的精神实质是“仁”,“孝”是“仁”的演绎与实践,“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生命活力,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修身则身修。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上的多功能使得“孝”成为汉语史词汇库中较为能产、活跃的词根之一,《汉语大词典》收录150个“孝”系同素词,这个“孝”系词族反映了“孝”文化的若干特点。具体来说,“孝”字本义的个体自发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三类词的产生:“孝”的本体、行为及感情心性用语。此后随着这一行为的社会化和仪式化,“孝”逐渐引申出社会评价功能和规约功能,并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20世纪后“孝”系词数量的锐减反映了“孝”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解构。  相似文献   

11.
传统孝道是我们传统美德的根基,虽利弊共存,但是它对于德育而言,作用是利大于弊的。文章拟从传统孝道切入高职德育,具体探讨其对高职德育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是对德丧道失的黑暗时代的正面回应和无声抗诉,也是儒家孝道理论在道德实践可能性论争中的圆满胜利。颜回是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追随者、信仰者和实践者,作为一个时代的道德符号,颜回的孝德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当代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孝经》作为传统孝道的经典,其孝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在历史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无疑也是当前重建孝道的重要理论资源。《孝经》的孝道思想主要由孝道理论依据、孝道宗旨、孝道规范等三大方面构成。关于孝道的理论依据,《孝经》不仅论证了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规范,而且还从人性的方面对孝道根据进行了论证;关于孝道宗旨,"孝治天下"是《孝经》孝道思想的宗旨,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而以孝治国的政治主张是以孝道教化为基础的,并且提出以刑罚来维护孝道的推行,从而真正达到"孝治天下"的目的;《孝经》的孝道规范,分为"事亲"的基本规范与"事君"、"立身"的泛化规范。  相似文献   

14.
梳理了新文学史上关于“孝”的一些论争。发现在精英启蒙文化语境和大众伦理道德语境中“孝”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新文学家们强调的是幼者本位,而通俗文学家们则注重的是长者本位,因而发生的论争具有互补性,是现代与传统复杂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很多,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关于大学生孝道的文章很多,集中从多元文化和孝道这两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分别分析和总结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孝道的内涵、孝道的现代价值、当代孝道的基本内容、大学生孝道以及孝道在国外七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潘小慧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1):10-13,20
“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古至今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一种“(伦理)德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孝”的适当地位是在“家”文化底下的一环,“孝”的合宜内涵包括“爱亲”、“尊亲”“顺亲”和“事亲”。从哲理的角度探讨21世纪的新“孝”道之可能或可行面貌,应当以西方哲学诠释人际关系的合理因素“友爱”,并把它作为当今建构新孝道的核心理念与要素。  相似文献   

17.
“孝”是我们民族最富特质的文化,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其中宗教力量的介入彰显出历史民众对孝德的呵护与和谐社会人伦精神的设想,但某些古典文本折射出的情孝矛盾则暴露出封建礼教对“孝”的畸形规范,反映出历史境遇中广大民众矛盾而真实的孝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8.
“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然而,当前社会出现了孝道式微的现象,不孝行为不断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孝道失去了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传统孝道自身的缺陷与孝道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孝道危机的重要因素.解决当前孝道危机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转换,广泛倡导新的孝道观念,切实加强孝道教育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孝感素来以孝闻名,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独占三席,又是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孝感以"孝"为名,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昔日孝子的嘉奖赞许,更是中华孝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孝在今天仍然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可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与演进的过程.窥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利用孝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