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某小型活塞式固定翼飞机装备的航空轮胎磨损深度的变化规律,本文分析了导致航空轮胎磨损的影响因素,得出航空轮胎磨损深度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量。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理论建立轮胎磨损深度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轮胎磨损深度的预测结果准确性高,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揭示航空轮胎磨损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覃乃法 《科技信息》2013,(6):275-276
轮胎的磨损会造成其使用性能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了导致轮胎磨损的主要因素,常见的磨损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减少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建议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轮胎的磨损会造成其使用性能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了导致轮胎磨损的主要因素,常见的磨损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减少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建议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轮胎偏磨损机理及数值解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车辆-轮胎-地面系统力学范畴内对轮胎偏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定义了轮胎偏磨损的概念,指出了滑移力和滑移速度在轮胎轴向和周向上的梯度变化是造成轮胎偏磨损的根本原因.着重介绍了现有轮胎偏磨损预测计算模型:有限单元法,单位磨损里程表示法及磨损能量计算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轮胎偏磨损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量化分析车辆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轮胎的磨损程度,通过研究轮胎磨损模型,提出了基于轮胎力学特征的轮胎纵向磨损主因子和侧向磨损主因子,建立了基于"魔术公式"轮胎模型的轮胎纵向磨损主因子和侧向磨损主因子模型。通过对纯制动和纯转弯两种工况下轮胎磨损主因子的仿真分析,得出了滑移率、侧偏角、垂直载荷、纵向力、侧向力与纵向磨损主因子和侧向磨损主因子关系曲线。利用轮胎磨损主因子模型的仿真结果,为定量地分析不同运动状态下轮胎的磨损程度提供可靠依据,对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勇 《科技信息》2009,(13):346-346
本文对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轮胎异常磨损的方法和预防措施,重点对轮胎产生斑状磨损、轮胎中部和胎肩磨损及轮胎单边磨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国产汽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前轮轮胎异常磨损,产生前轮异常磨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汽车结构和性能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进行探讨。对解决汽车前轮异常磨损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轮胎偏磨损物理模型和轿车复合式悬架动力学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可用于动态分析复合式悬架轮胎偏磨损的悬架-轮胎-地面动力学系统.轮胎偏磨损模型主要考虑了轮胎力学特性在胎宽方向的变化.采用正弦信号对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激励,将采集到的各种参数的实时动态数据导人到物理模型中,通过计算胎宽方向的局部摩擦耗散能来预测轮胎的偏磨损.仿真结果与实际现象较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可以帮助分析悬架动力学特性对轮胎偏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志杰 《科技资讯》2012,(2):110-110
介绍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几种情况,从物力角度详细分析了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并结合图示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研究了汽车轮胎的保养和维护措施,对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减少轮胎磨损的悬架初始定位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悬架运动与轮胎磨损之间的关系 ,优化改进悬架参数 ,可以减轻轮胎的磨损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使用经济性 采用运动学原理和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 ,分析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空间运动和前轮定位参数下轮胎的运动 ,提出了轮胎磨损的评价指标 ,从而建立了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前轮定位参数与轮胎磨损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同时研究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初始状态和定位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 ,提出通过调整悬架初始状态参数以减轻轮胎磨损的优化方法 ,并对一轻型货车进行了实例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我国航空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这都离不开发动机后期检测维护技术的支持和辅助。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飞行的主要动力装置,是航空维护的主要对象。孔探检测技术作为目前航空发动机维护的主要检测技术之一,在航空发动机维护领域备受重视,下面我们就孔探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为航空发动机维护提供有利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潘宗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793-7798
为了有效地消除车辆轮胎的异常磨损,保证车辆行驶平顺性和驾驶安全性。采用ADAMS仿真软件对某车型车辆的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车轮定位角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维修实践经验,找出造成该车轮胎异常磨损的主要因素,并对该车车轮定位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车轮调整定位角,来消除轮胎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3.
多边形磨损是汽车轮胎磨损研究中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考虑轮胎接地磨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轮胎侧、垂向力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自激振动理论,得出轮胎多边形磨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磨损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滚动频率之比,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能够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车轮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为减小或消除轮胎的自激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航空运输由于其舒适性和便捷性成为大多数人出现方式的第一选择,但是,因为航空发动机磨损导致的事故问题较多,影响到了航空运输安全。故而,该文以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故障为例,首先从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现状出发,对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机理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类型,最后提出了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诊断原则及其诊断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汽车轮胎的磨损过程,以及轮胎异常磨损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轮胎异常磨损的方法和预防措施,对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轮胎-悬架-车身系统的考虑时间延迟的轮胎多边形磨损动力学模型,探讨基于自激励振动理论的轮胎多边形磨损现象.研究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励振动,不同车型、不同轮胎磨损状况下,系统的自激励振动频率不同,常见频率区间为100~400 Hz;轮胎周向多边形磨损现象即由于自激励振动出现在特定的车速区间;轮胎多边形磨损的边数等于自激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轮胎在特定频段的固有频率对自激励系统振动有很大影响,扭杆梁悬架系统的垂向振动特性对轮胎多边形磨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胎面侧向自激振动是轮胎多边形磨损现象产生的根源.对后悬架四自由度自激振动模型进行Simulink仿真,验证了轮胎侧向振动是一种硬自激振动.对系统自激振动状态影响较大的敏感参数主要有轮胎橡胶刚度及阻尼系数、垂向载荷、接地附着系数、接地块质量、轮胎前束角以及外倾角.对敏感参数的灵敏度计算确定了影响分岔车速的参数灵敏度排序.最后,给出了抑制轮胎侧向自激振动的主要有效措施:增大胎面—路面附着系数及减小轮胎前束角可以减小产生自激振动的车速范围或者将其从正常行驶车速范围移除,从而减少胎面磨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采用VMAS排放检测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在同一辆实验车上换装不同磨损程度的轮胎进行排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在用车使用的时间增长,轮胎的磨损程度也随之增大,轮胎磨损后导致了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的显著降低,影响到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牵引性能,对汽车的排放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变工况下影响尤为明显.通过实验,找出了轮胎磨损程度与汽车排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胎面侧向振动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轮胎接地磨擦的非线性特性,采用动态LuGre摩擦模型,建立基于胎面侧向振动的轮胎多边形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轮胎的自激振动是一种由系统Hopf分岔引起的稳定周期振动现象.研究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振动现象,其发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轮胎多边形磨损的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能够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轮胎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为减小或消除轮胎的自激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介质中轮胎磨损颗粒释放内源重金属的行为,本研究通过酸、紫外线和臭氧模拟老化的方法,研究老化作用对轮胎磨损颗粒内源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轮胎磨损颗粒内含有多种重金属,其含量顺序为铅>锰>银>镉>镍,其中铅的含量可达110.87~140.44 mg/kg;环境老化作用会加速轮胎磨损颗粒中重金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