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砷作为一种有毒元素,能引起多种癌变.砷按形态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之分,又可分为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v),还可分为溶解砷和颗粒砷.在天然的地下水体中,砷丰要以溶解的无机砷形态存在,且由于地下水的还原条件,其中三价砷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富集后的高砷河道尾砂进行氧化焙烧脱砷处理研究,考察焙烧温度、空气流速、停留时间、进料粒度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的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700~800℃、焙烧时间60min左右、料层厚度10~15mm,而空气流速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焙烧条件下,高砷尾砂通过氧化焙烧后砷的含量可降低至0.4%左右,脱砷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和砷含量的分析方法,并用于水样中汞和砷含量的测定.其中汞和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实验还表明两元素的检出限低,精密度好.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考察了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为93.6%-107%,符合回收率规定要求,应用此法分析的水样中Hg和As的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4.
水中砷污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为了准确测定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的砷达到方法快捷简单、灵敏度高等目的,应用AFS-812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总砷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显示该测定总砷的方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城市饮用水中过量的砷含量,极大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吸附剂除砷方法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应用开发和深延。笔者在简述砷元素存在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讲述除砷吸附剂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艳 《河南科技》2006,(12):27-27
砷的测定方法在食品工业标准(GBT5009.11—1996)中规定,利用K2I、SnCI将高价的砷还原为三价砷,这种方法属于一种半定量方法.准确性不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浓盐酸作消化剂 ,水浴消化土样 3h ,所得消化液经过滤 ,在 6 mol· L-1以上盐酸介质中以碘化钾为还原剂 ,苯作蒸取剂 ,提取分离砷后 ,以碘化钾溶液为电解液 ,YS 2 A型微库仑自动滴定砷的方法测定土壤中的含砷量 ,该法重现性好 ,干扰小 ,线性范围宽 (0 .4~ 3.2 μg·m L-1) ,而且所用试剂来源方便 .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为了明晰锑冶炼场地土壤中砷在不同区域和土壤剖面各形态分布特征,选取了锑矿区5个区域采集剖面土壤进行室内分析,并按Wenzel改进连续提取法对各土层进行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在锑矿区不同区域中土壤总砷含量和各形态砷存在明显差异,总砷含量从高到低为:选石坪(60.53 mg/kg)居民区(42.07 mg/kg)尾矿区(36.69 mg/kg)冶炼区(31.84 mg/kg)农田区(15.05 mg/kg).残渣态砷占总砷的51.82%~79.00%,且残渣态砷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分布相对稳定;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好的砷(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11.31%~42.81%;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差的砷(非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2.03%~18.40%;而可交换态和表面吸附态这两种形态占总砷的1.14%~5.91%;总砷和各形态砷在土壤剖面中表现为先上升(0~40 cm土层)后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土壤总砷和5种形态砷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其中选石坪为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古蔡氏砷斑法测定砷的改进方法。新旧方法相比,减少了试剂,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也简化了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砷作为一种有毒元素,能引起多种癌变。砷按形态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之分,又可分为三价砷As(III)和五价砷A(sV),还可分为溶解砷和颗粒砷。在天然的地下水体中,砷主要以溶解的无机砷形态存在,且由于地下水的还原条件,其中三价砷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王红章 《河南科技》2012,(20):55-56
一般测量砷、汞、硒采用的方法是原子吸收法或者是分光光度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含有极少量的砷、硒、汞等元素的自来水、环境水来说,测量的精度一般过高地反映水体中的这几种元素的含量状况,并且测定过程繁琐,所以本文测量基态原子被激发到高态后,为了达到稳定返回基态时所发射的特征波长的强度,根据元素的含量与其荧光强度成正比的特点来进行水中微量的砷、汞、硒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使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胃镜润滑胶浆中总砷含量的方法和步骤。选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测定。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出限为0.01ng/mL,回收率为95%~97%,线性范围宽,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胃镜润滑胶浆中总砷含量的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磷酸洗脱剂作用下土壤砷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的萃取剂浓度、液土比条件、萃取时间下,对萃取后土壤总砷和各形态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砷含量为98.53 mg·kg~(-1)的土壤,随着磷酸浓度的升高,对土壤砷的萃取率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的趋势,磷酸萃取土壤砷的最佳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对磷酸萃取土壤砷的影响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磷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较小,变幅在9.3%以内,萃取效率最高的时间为1 h;在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为1∶3、萃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磷酸对土壤中各形态砷的去除量特征为:铝结合态>铁结合态>交换态>水溶态>钙结合态>残渣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蜂花粉样品进行前处理,考察了蜂花粉的最佳消解条件.采用标准曲线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蜂花粉中有害元素铬、砷、镉、铅、汞的含量.结果表明,待测元素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9 6,平均回收率在97.14%~102.3%之间,RSD5.0%.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国内外氢化物发生装置和原子化器的特点,对日立508型砷分析仪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的砷分析仪,对水样中砷与硒的最佳测定条件,一些常见共存元素的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方法作了研究。改进后的508型砷分析仪,其灵敏度比原来提高约两个数量级,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砷与硒的特征浓度分别为0.20ng/ml·1%A和0.28ng/ml·1%A;检测极限(ng/ml,3σ)由原来的38.2ng/ml和54.7ng/ml下降为0.12ng/ml和0.19ng/ml,在水样中加入不同量的砷(Ⅲ)和硒(Ⅳ)标准,测得其回收率在94.0~103.2%之间,当加入砷(Ⅲ)或硒(Ⅳ)的标准为5.00ng/ml,测定11次后计算其变异系数是5.94%和4.56%。本法自动化程度比原来提高,操作简便快速,分析成本低,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许多样品不需特殊处理,可直接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新锑钼蓝法的加热生成砷锑钼蓝与磷锑钼蓝杂多酸的最佳条件及其组成摩尔比,利用在0.36mol/L硫酸条件下杂多酸吸光度具有加和与在0.51mol/L硫酸条件下砷下显色的特性,提出子在同一显示条件下直接同时测定痕量砷和磷和光度法,此方法能准确,简便和快速地测定水样,饮料和化学试剂中痕量砷和磷。  相似文献   

17.
在锑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砷渣料,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因此,对含砷渣料的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熔池熔炼大量的试验和实践,确定了在电收尘300—340℃的条件下进行砷锑分离,经骤冷后在110—130℃条件下进行砷的回收,可消除冶炼过程中砷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黄柏中微量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黄柏中微量砷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砷的检出限为0.062ug/L,线性范围为0~32ug/L;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6%(n=6),加标回收率为94.12%~104.8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年来新出现的二砷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将2,3-二醛基氧化纤维素的6位羟基先用二氯亚砜氯化,然后多胺化反应制备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YXA2.3).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光谱分析和光电子能谱检测,并在透析液和纯水中对尿酸和砷(Ⅲ)分别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纯水中,当尿酸浓度为1.0 mg·L-1、吸附温度为37℃、透析液pH值为7,动态吸附实验在8 h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为20.5 mg·g-1;当砷(Ⅲ)浓度为20.0μg·mL-1透析液时,动态吸附实验均在8 h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分别为411.0 μg·g-1.由此可知所研制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具有分别吸附尿酸和三价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