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液压系统动态可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侧重于系统静态结构的描述,难以反映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所以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研究液压系统的动态可靠性特征,重点计算液压元件故障服从不同分布、元件维修后故障率服从不同分布条件下液压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修复如新时,不同分布对系统动态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小;修复如旧时,不同分布对系统动态可靠性指标影响较大.以可靠性仿真数据为基础,给出液压系统预防性维修策略.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针对复杂可修系统确定预防性维修时间的方法.定义寿命周期,建立工作时间和维修时间的联合密度函数.考虑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和各种维修活动所造成的损失,应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相关理论,计算单位寿命周期内系统运行单位时间的平均收益关于预防性维修时间T的函数,以最大单位时间收益为目标对T进行优化.运用Newton迭代法确定系统的最佳预防维修时间,并计算最佳预防维修时间所对应的可靠性.通过实例具体说明所提出预防性维修时间确定方法的建模求解过程,并分析系统寿命分布参数对最佳预防性维修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预防性维修综合权衡就是在装备的设计阶段对整个系统以至各组成单元做出预防性维修的决策分析。建立了两种预防性维修的综合权衡模型.即可达可用度模型和预防性维修与修复性维修费用比模型,用以在装备的研制阶段对系统及其部件进行预防性维修决策做出定量分析.并利用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预防性维修计划在可靠性工程中的重要性,该文对离散时间参数下的可修系统进行了研究.文中假定系统寿命、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的修复时间均遵从一般的离散分布,修复为完全修复,建立了考虑预防性维的系统瞬时可用度模型和平均可用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平均可用度为指标的最优预防性维修周期模型.该文通过一组数值算例对该最优维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说明.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对劣化度模型,分析了系统状态连续变化时预防性维修计划失败的风险水平,引入状态恢复因子推导了系统状态演化规则,并根据效费比分析了预防性维护方式,建立了新的视情维修决策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视情维修采用离散状态分析的不足.以故障时间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的生产系统为对象,进行了预防性维护计划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为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列车现行检修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维修经济性、任务性和安全性的非完备预防性维修模型。引入故障率递增因子和役龄递减因子表达非完备维修对部件故障率的影响,采用故障小修、预防性维修和更换维修相结合的维护方式,以单位时间内维修费用、停机损失费用和故障风险最小为目标函数,预防性维修可靠度阈值为决策变量,获得最佳的预防性维护决策,并以某地铁公司列车轴箱检修为例验证维修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于现行的地铁列车检修模式,运用提出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可节约预防性维修成本约23. 1%,降低故障风险成本32. 7%。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列车检修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可修系统预防性维修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针对复杂可修系统确定预防性维修时间的方法.定义寿命周期,建立工作时间和维修时间的联合密度函数.考虑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和各种维修活动所造成的损失,应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相关理论,计算单位寿命周期内系统运行单位时间的平均收益关于预防性维修时间T的函数,以最大单位时间收益为目标对T进行优化.运用Newton迭代法确定系统的最佳预防维修时间,并计算最佳预防维修时间所对应的可靠性.通过实例具体说明所提出预防性维修时间确定方法的建模求解过程,并分析系统寿命分布参数对最佳预防性维修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虑故障相关的两部件系统机会维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虑类型Ⅱ故障相关的基础上,为降低两部件系统的维修成本,该文研究了年龄预防性维修与机会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策略。通过更新过程理论建立期望维修成本率解析模型,并以系统期望成本率最低为优化目标,确定最优机会维修策略。将该维修策略应用到某石化企业循环氢压缩机的维修中,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并确定了影响维修成本的敏感因素。研究表明:在故障相关的两部件系统中,当系统满足一定条件时,采取年龄预防性维修与机会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策略能够较明显地降低系统维修成本,对企业设备维修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AFC系统设备运行年限的增加,日常维护、定期检修等现场维检修方式已无法满足设备稳定运行的需要,开展车间预防性维修是AFC系统设备自主维护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津滨轻轨AFC系统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经验,包括预防性维修的目的、实施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0.
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归纳为八项基本原理,并从八个方面分别论述新旧维修观念的差异。这八个方面是:定时拆修的作用、潜在故障与功能故障、隐蔽功能故障与多重故障、预防性维修的作用、邦联后果的改变、预防性维修工作的确定、初始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订、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完善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精确化保障的需要,建立了远洋条件下确定直升机机械系统最佳预防性维修周期的多指标决策模型,在求得各主要指标下的最佳周期后,决策者根据作业要求的侧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主观权重,来确定多目标综合最佳预防性维修周期,介绍了该方法在预防性维修周期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预防性维修策略制定及优化问题,通过建立以威布尔分布为模型的可靠性衰退趋势模型,构建以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指标的多组件系统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可靠性预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水下生产系统中实际生产中各组件全寿期内的维修成本进行计算,并对三种维修策略下的维修成本与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功能的多组件成组维修策略可以在对可靠性水平较小的牺牲下,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同时有效避免传统成组维修策略中欠维修与过维修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故障相关与外部冲击的两部件系统机会维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为两部件系统制定预防性维修策略时,传统的研究只考虑故障相关或外部冲击一方面的影响,导致系统的故障率被低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综合考虑二者的共同影响,且外部冲击的到达服从非齐次泊松过程,更符合实际情况.首先通过年龄预防性维修确定出最优更换周期,然后在年龄预防性维修的基础上引入机会维修,以预防性维修周期内的维修费用率最低为优化目标,利用更新报酬理论构建期望维修费用率的模型,确定出最优机会维修阈值,并通过算例分析了故障相关性与外部冲击对机会维修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剑锋 《海峡科学》2006,(11):90-91
本文通过对液压系统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特点的介绍,来分析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掌握液压系统的维修和维护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前,装载机的液压技术在日趋完善,因而对于其系统的可靠性的要求也就逐渐变得更加严格,要想保证装载机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首先就要对液压系统进行技术分析,尤其是液压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面。该文主要从液压系统的基本要求出发阐述了液压系统及其元件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研究多关注维修策略优化而忽略备件采购决策问题,本文对单部件系统提出不完美维护下基于剩余寿命预测的视情维修和备件订购联合策略.采用控制限维修策略判断是否执行最小维修、预防性维护或故障更换,当系统退化达到预防性维护阈值时进行不完美维护,同时预测系统剩余寿命并引入预防性更换阈值和订购阈值,以决定是否执行预防性更换或者订购备件.综合考虑系统退化状态和备件状态,分析可能的更新事件进而计算各事件发生概率,并利用更新报酬理论构建费用-时间率联合决策模型.最后,设计离散事件仿真算法通过算例分析对状态检测周期、预防性维护阈值进行优化,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现场维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工程机械使用中液压系统经常出现的故障,提出了现场维修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详细叙述了液压元件的现场维修要点,并提出了保持液压油清洁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丁晖 《科技信息》2012,(19):144+76-144,76
随着液压润滑技术的发展,液压设备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指出做好液压润滑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保障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作业率的重要性及液压系统泄露的主要因素和日常维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对生产的重要性及其制定的复杂性,提出了多部件设备非周期预防性维修计划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中的预防性维修分为更换、修理和保养;突发故障用小修处理.为减少维修停机损失,将多个维修作业按照机会维修阈值进行归并.运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给出了不同维修方式转移概率的表达式,解决了预防性维修策略的组合优化问题.用VB程序仿真求解出了满足设备可靠性要求、且维修成本最小化的预防性维修计划.结果表明,相比对多个部件单独进行更换或修理,所提出方法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20.
延伸保修是指初始保修结束后,由军方和承制单位签订保修服务合同,并由此开展一定期限的后续服务工作。如何科学制订延伸保修方案,使装备多部件系统可用度达到最优,是装备保障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对多部件系统进行故障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预防性维修和最小维修策略,建立多部件系统延伸保修可用度模型。通过案例应用和灵敏度分析,得到不同延伸保修期下系统最优可用度和相应的预防性维修间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