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基本取向是"三个农业"。其一是发展持续农业;其二是发展市场农业;其三是发展科技农业。"三个农业"各有其侧重点,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共同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天津科技》2007,34(1):82-83
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对农业信息化内涵的分析,指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基于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推动作用的阐述,指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农业生产意识 ,又反映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农业文化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文化的开发是可能的和有条件的。农业文化的开发包括 :农业观念文化、农业制度文化、农业环境文化和农业政策文化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市场化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统购统配,农业只是按计划指令进行生产,不仅是政府的附属物,也屈从于其他产业。而且由于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农业生产几乎不讲效率。因此,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既破又立的双重任务。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围绕市场抓农业,抓好农业促市场,这才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王英芬 《科技信息》2009,(13):342-34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的基础工程,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载体。因此,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建设好农业机械化这一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农业危机的实质是农业生态危机,即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所带来的危机。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包括区域间配置失衡和"代际"间的配置失衡。农业生态要素的区域间配置通过农产品贸易的方式实现,但人类往往由于受利益原则的驱使而使农产品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出现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当代人为自身利益掠夺式使用农业生态要素的做法会损害后代人所拥有的农业生态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导致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消除农业危机的关键是要消除农业生态危机,调节农业生态要素的不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
设施农业—我国高校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面临着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西部大开发以及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农业生产正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 ,优质、高产、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 ,设施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人口增长、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下降难以逆转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特别是关系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资源的人均量过小与淡水供应的严重不足 ,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统计表明 ,1949~…  相似文献   

8.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我国21世纪发展的基本取向“三个农业”。其一是发展持续农业,其二是发展市场农业;其三是发展科技农业。“三个农业”各有其侧重点,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共同促进的。  相似文献   

9.
卢苏  卢胜 《安徽科技》1999,(1):22-25
一、政策依据和背景 国家新的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布,预示着我国的农业科技将发生一场革命。新的农业革命对于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科技工作必须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建立起全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是搞好农业科技工作的必然选择。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点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管理技术。未来的农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方式转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合的重新调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湖北农业经济处于关注财富增长阶段,发展方式粗放有余,集约不强,和谐不足。实现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深层次创新。  相似文献   

11.
李颜 《凉山大学学报》2001,3(1):60-62,66
工业化偏斜发展战略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原因,并且这种战略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下去,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而言,农业保护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佳选择,而农业国际化将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及农业科技进步带来新机遇,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及其矫正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应该是农业科技企业,但我国政府却是主体,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存在错位。改变技术创新主体错位的局面必须从政府转变角色,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园与农业协作组织来着手,才能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担负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建设基本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因此,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显然是各级领导和农业科技界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杨秀 《科技潮》2001,(1):28-29
都市农业,顾名思意即是在城乡结合部发展起来的农业。尽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上半叶即开始了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但出现在我国则是90年代中后期,因此尚属新型农业的范畴,处于探索的阶段。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隅的金盏乡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启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金盏乡推行都市农业的过程,也就是"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石,可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以及我国农业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谓农业新技术革命,是指当代萌发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和空间开发技术等新技术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应用于农业,形成新的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使农业进到新技术农业的新阶段,根本性地改变农业生产,实现农  相似文献   

18.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深入分析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农业生产力在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中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农业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莹 《中州大学学报》2002,(3):10-10,12
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所谓大农业,指的是土地比较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都较高的农业生产,它是相对于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而言的.大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一般表现为农场.这种规模较大的农场经营方式,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