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20,(3):96-99
家庭培育"家国情怀"是树立核心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大一学生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并不乐观,在家庭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刻不容缓。山东文化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浸润,在家庭教育中培育"家国情怀",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体会"家国情怀"的价值及责任担当,增强爱国思想以及民族责任感、自豪感,是每一个家庭的自觉担当。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分类推进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响应与调整,新技术融入、学科交叉融合、优秀文化滋养成为发展方向。建构“价值引领·多元联动·协同育人”新财经培养模式和“价值教育·文化滋养·新技术融入·素质拓展”新财经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新财经实验班先行先试和教学体系优化升级,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性应用型新财经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财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创作出极其符合当地场所精神气质的作品—《逍遥游》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阐明作品所在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是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思维符号化、行为化,进而用公共艺术家特有的社会责任感重塑本土文化精神。通过对作品创作过程的发掘,提炼出一种符合社会当代发展的公共艺术设计思维方式,以此为指导进行系统创作,最终达到一件或一系列“有社会意义的核心思想、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公共受益”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蕴含着培育法治素养“知-情-意-行”的内在逻辑。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具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双重维度,构建“知-情-意-行”的法治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和“国-校-家-社”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有益于培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元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涵盖修身养性、家国情怀、治国安邦、平定天下、人际交往、学习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之一,为新时代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想指引,新时代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力度,让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耕读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耕读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实施耕读教育是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承接服务地方的重任,更需要开展耕读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农业人才。从耕读教育实施基本原则、耕读教育体系、师资水平、校园文化、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地方高校耕读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培养新时代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振。“新亭对泣”史实被初唐史家接纳与记载后,逐渐被经典化,经历代文人直引、化用、反用等成为母题性质的文学事典,涵盖诗、词、赋、戏剧等多种审美性文体,更辐射至经部文献。在不同文化场域与政治语境下,文人联系自身,从悲情之美与家国情怀两个基本意涵中抽绎出兴亡之叹、隐遁情怀、悲愤之感、飘零之情、困窘之态等多重引申涵义,使“新亭对泣”术语成为一个丰富的语义场。探赜“新亭对泣”经典化历程,可明晰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契机,丰富人们对中华文化基因中以悲为美与忧患意识的具体认知,加深人们对审美文化共同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家风、家训、家文化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氏族安身立命,持家治业的一种教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家训、家文化寄托着一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透露出的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怀和境界,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体系。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建设和五好家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对全球化对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引导青年学生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家国情怀教育能为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奠定基石,仁爱教育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营造良好的氛围,明德修身能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打造适合青...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劳动论的历史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施“制造强国”时代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院校的体系建设、舆论宣传、科学规划是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是培育新时代劳动者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兴国之魂”,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把泸州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掘泸州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通过理论建设、学校教育、社会发展等路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坚持和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继续在中国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性”地转化出来,又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贯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推进其“创新性”发展。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通过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晋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很高的课程思政价值.对大学生起到培养家国情怀、完善自我人格、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文中从课堂教学、学生实践、校园文化、网络育人等方面探索三晋文化融入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 结合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实践,提出实施课程思政要把握“身正示范、把握涵义、隐性教育”三原则, 按照思政教育七个目标,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公式推导与结论证明、理论知识应用、中国物理化学 家的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交叉融合、科学家故事等挖掘思政元素,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学科 思维、创新思维、审辨能力、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提 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内容,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搭建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平台,推动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让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步同行是在"课程思政"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重要教学改革.物理学史课程作为承载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引入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将物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迟庆龙 《科技信息》2011,(24):I0413-I0413
舞蹈艺术是各民族数千年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所以提高舞蹈创编水平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在新的时期进行舞蹈创作,适应新的文化要求,成为当代提高舞蹈创编水平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为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论文在响应党中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的同时,深入挖掘了GIS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思政资源,探索了GIS历史文化思政课程案例库的建设.以期通过实践教学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具浓厚的家国情怀的爱国、敬业、坚...  相似文献   

19.
《公正与廉洁:大学生廉洁教育传统文化读本》一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从浩如烟海的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选取了“公正、廉洁”的廉政文化要义,概括出“公正为民”、“公忠为国”、“公正执法”、“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等主题,通过导读、名言、名篇、名人故事的编纂,有叙有论、有述有析,叙、述、析、论得当.该书挖掘了中华传统廉洁廉政思想资源,弘扬了优秀传统廉洁廉政思想精华,丰富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为大学生提供了廉洁廉政文化教育盛宴.  相似文献   

20.
张玲 《科技资讯》2014,(10):226-226
原生态音乐和舞蹈,是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原生态音乐和舞蹈的文化属性进行解读,分析优秀原生态音乐舞蹈的创作,提出对原生态音乐舞蹈的保护,包括对传承人的保护及对艺术作品的合理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