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太原师范学院榆次新校区绿地景观生态现状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该校区绿地景观生态发展中的误区——"单一而粗放的硬化方式及生化农药的过度使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微循环生态理念和无污染生物防治技术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等院校校区规划和建设水平,以太原师范学院榆次新校区楼群组团布局为对象,对其布局的合理性做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完善太原师院新校区楼群组团布局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其他高校校区楼群组团合理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的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唐军收复长安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香积寺之战是唐军在吸取清渠之败的教训,在获取回纥骑兵的援助,并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新突破点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香积寺之战极为惨烈,经历了初战失利、李嗣业稳住阵脚、回纥奇袭叛军两军夹击、叛军大败四个阶段。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歼灭了关中地区的安史叛军,收复了长安,并非是安史之乱得以延续的原因,而唐军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突破口,是香积寺之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令人惋惜的是,香积寺之战虽使长安城免遭战火,但香积寺却在战火中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从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传出消息,为加快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山西省拨付资金46亿元,专项用于山西科技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介绍,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是推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落实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山西省打造经济升级版,变资源依赖为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城地处太原与晋中市榆次区之间,集聚了山西高校教育园区、榆次工业园、太原经济开发区、汾东商  相似文献   

5.
正不是帝国形成后开启了全球食品贸易,而是食品贸易促成了帝国的形成。历史证明,食物是如此重要,和战争一样,还会推动国际革命。英国1964年拍摄的电影《祖鲁》描述了著名的罗克渡口战役。这是英国与祖鲁的战争中一场非常有名的战役。1879年,在英军兵败伊散德尔瓦纳之后,在英国皇家工兵中尉约翰·查德以及  相似文献   

6.
围绕北宋末年梁山义军而形成的水浒故事,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沉寂之后,于元杂剧中突然兴盛起来。这乃是因为面对元代黑暗的吏治,百姓呼唤天道公平;从思想上摆脱了“成则为王败则寇”的束缚,对英雄豪杰的评价有了新的标准;要呼唤心目中的英雄,以寄寓理想,于是宋江等辈成为剧作者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李梁  陈慧欣 《山西科技》2016,(4):149-151
研究了贯穿太原师范学院榆次新校区中部的校内河对该校区绿地规划的重要影响作用,针对现有规划对该校内河重视不足的现状,指出应以此河为整个校区景观规划的中心,扭转旧有规划对该河流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及景观视觉性认识的不足,采取海绵梯田形河水、洪水净化理念,营造一个诗园化的绿色校园。  相似文献   

8.
官渡之战期间,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往乌巢袭击袁绍运粮车。袁绍一面派张合阝等率重兵攻曹营,一面派轻骑救援淳于琼。但增援淳于琼的战斗失败,而张合阝等在淳于琼败后降曹,其后袁军崩溃。袁绍在关键时候进行战术选择时,应视保己不败重于攻敌求胜,以救援乌巢为急为重,以攻击曹营为缓为轻,这样他是有可能成功救援淳于琼的,而战局就不会急转直下。如果他出重兵援乌巢,还有可能阻截或包围曹操。袁绍战术选择上的错误与他在战役指导思想上存在缺陷有关系。对占优势的袁绍来说,此次战役重要的是稳中求胜而非急于求胜,并耐心等待己方的优势转化为胜利。  相似文献   

9.
"可"在山西榆次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其语义功能也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可"存在差异性,榆次话中的"可"有三种常用用法。它们所体现的程度义较为突出:一种突显了程度的强调意味,一种强调程度的弱化。另外,"可不"句式体现了其肯定标识性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万源保卫战和强渡嘉陵江战役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和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两次极其重要的战役。两次战役都是川陕苏区为了突破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军阀豪绅的围剿而进行的正义之战,战前准备都很充分,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次战役又各具特色,在战略意图、战役类型、战前会议讨论重点、兵力投入、战略战术上均有差异。两次战役中所体现出的战斗作风和战斗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1.
柳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启蒙者、先驱者。在北宋立国之初,他以振兴古文、古道为己任,首倡复兴古文、古道,其古文理论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影响。对他的古文理论进行探析,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特别是其前期的发展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寇准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三次拜相,为官清正,曾经在澶渊之役中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澶渊之盟的订立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北宋政权的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晋商望族榆次常氏家族不仅在经商之道、兴学育人等方面成就显赫 ,而且在民居文化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可用“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注重文化、品味高雅、集清代北方民居建设风格之大成 ,融常氏诗文家风特色于一炉”来概括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企业通过自身直接作用和对其他相关企业间接影响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经纬厂作为榆次的核心企业,应通过转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重塑在榆次经济发展的先锋形象,对榆次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与隋唐时期相比,北宋时期洛阳周边所辖之乡数量大大减少.《太平寰宇记》记载洛阳有七乡之数,但不言七乡具体名称.根据出土墓志及传世文献的记载,可以考证出北宋时期洛阳所辖的乡数、乡名及方位,以补史载之阙.  相似文献   

16.
“一字之争”,非同小可,成则维护国家主权,增进民族利益,败则丧权辱国,贻害无穷。中国文坛向有“一字师”的佳话。其中较著名者有: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齐己叹服下拜。时下称郑谷为“一字师”。一字贵如明珠,易之诗文生辉。在外交上,则有“一字之争”。为一字、一词之存易,外交家唇枪舌剑,斗智斗勇,鏖战不休。在我国古代外交家中,北宋大臣富弼堪称佼佼者。他身处弱宋,但能刚强对敌。1042年,他出使契丹,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拒绝割地的要求。契丹主自恃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太原市及周边采暖季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8年1月采集太原市及榆次大学城大气PM_(2.5)样品,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其中10种重金属元素,使用富集因子法和聚类分析法明确其来源,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两个区域的空间传输过程。结果表明,锌、铅和锰为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采暖季PM_(2.5)中重金属质量浓度最高的3种元素,分别占10种元素总浓度的77.80%和89.06%.铜、锌、砷、镉和铅在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PM_(2.5)中富集水平为中度以上,主要受人为源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采暖季PM_(2.5)中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源。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受来自于西北方向的长距离传输气流影响而形成的扬尘是太原市和榆次大学城PM_(2.5)中10种重金属的自然源之一。同年采暖季中,12月为PM_(2.5)中重金属质量浓度最高的月份。  相似文献   

18.
"可"在山西榆次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其语义功能也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可"存在差异性,榆次话中的"可"有三种常用用法.它们所体现的程度义较为突出:一种突显了程度的强调意味,一种强调程度的弱化.另外,"可不"句式体现了其肯定标识性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北宋建国以后所设置的诸种武装力量,至“靖康之变”,大都被金兵击溃。南宋初年重新聚集与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与北宋已有很大不同。孝宗乾道五年(1169)薛季宣在《召对札子》中说道:“厢军之置,即唐方镇之兵是也;周世宗及我太祖皇帝增置禁旅,则今之禁卫与诸州之禁兵是也;神宗皇帝立将兵之法,今之帅藩系将禁军是也;太上皇帝(即宋高宗)收诸将麾下,作三衙、御前诸军,今之大军是也。四者之外,复有弓手、土军、役兵。今惟大军可供战伐之用,将兵而下废为皂隶之役。”这段文字,指出了南宋军队的种类及其渊源,并说明了由唐、五代、北宋延续到南宋的诸种军队皆“废为皂隶之役”,而真正“可  相似文献   

20.
曹利用是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的枢密长贰,凭借出使契丹定澶渊之盟,平定叛乱的岭南之功和宋真宗的器重,后来官至枢密使。随着他久居大位,遂日益骄纵,最终被逼自绝。曹利用惨淡的结局有其自身性格缺陷和章献太后刘氏的迫害之故,但根源还是赵宋的祖宗之法。通过他的政治事迹,可以透视北宋中期的政治生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