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诉信访是目前困扰法院工作、影响社会稳定的难题之一。其成因具有多元性,包含社会、司法机关、信访人等多重因素。我市法院在涉诉信访工作中面临考评压力大、司法能力欠缺、裁决的既判力面临挑战等困境。解决涉诉信访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提升法官素质、完善案件审理机制、启动涉诉信访诉讼化改造、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以及建立解决网络时代涉诉信访问题新平台等方面着手,合力解决。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相对突出,利益主体多样化及司法公正的相对性、个体法律意识的差异性,成为农村涉诉上访的成因。对此,本文提出从源头上大力提高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从制度上完善信访制度,健全人民调解制度,是化解涉诉上访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涉法涉诉信访是信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具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对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欧树军 《世界博览》2009,(18):18-18
2005年5月,全国公安部门开始大接访,各级政府、各政府部门纷纷仿效。2009年8月中旬,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布改进涉法涉诉信访的文件,接访的形式更为多样:比如向上访大省派接访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上级带案下访、政法机关联合接访、利用信访信息系统接访等。除了创新接访,还首次在中央层面建立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在地方层面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前者很快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引发不少评论。然而,更为基础性的信访制度创新或许在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涉诉信访案件虽在数量上有所下降,但其总数仍旧居高不下,给法院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重复访、闹访及集体访等非正常访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到社会稳定,还对司法产生了一定的损害。这些都使涉诉信访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文章通过全面调研宁波市两级法院的涉诉信访情况,指出了当前涉诉信访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涉诉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涉诉信访这一问题在其概念提出之前就实际存在,并且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涉诉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造成涉诉信访问题主要有法院方面、当事人方面、社会方面、制度方面的原因:而为了解决涉诉信访问题,我们就必须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司法宣传与促进观念更新、完善相关体制、加强法官队伍素质、拓宽纠纷解决渠道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信访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公民寻求权利救济和民怨表达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主要对当前的涉法涉诉信访进行宪政层面的反思,探讨信访的宪政功能及其定位、其与我国目前的宪政体制诸如政党、人大、司法体制等各方面的的冲突与协调,在此之余,就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善治: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善治与信访工作的相关性和以善治为目标改革我国信访制度的必然性,指出了我国信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目前信访制度的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信访监督,健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涉诉信访制度与英国监察专员制度虽属于不同文化地域内的纠纷解决制度,但其初衷都是相同的,既是一种民意表达机制,又是维护公民个人权利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某中院处理的行政涉诉信访案件57宗,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公安、国土三个领域,当事人的信访诉求多数表现为信件和直接投诉甚至闹访。这既有经济基础、司法体制、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等深层次的客观原因,也有当事人自身对法律的误解、执法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等浅层次的主观原因,其解决需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配合,努力培养法官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做好协调和解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审判公开,建立健全信访终结等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法庭调解坚持合法性和合意性统一,遵守合法原则下的自主自愿,化纠息讼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代表中国当代司法的基本取向的能动司法契合变革时代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的客观需求,推动民事审判中旨在化解涉诉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制度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能动司法理念的具体应用。基于能动司法视野考察法庭调解话语构建研究,包括法庭调解特点、调解原则、调解话语本质、话语能动理据、话语策略等构建,进而考察能动司法与法庭调解活动的关系,为中国司法改革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信访工作中涉检信访案件增多,引起学界重视。其形式多样,内在原因复杂。对此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为涉检信访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依据,进而解决涉检信访中之问题。涉检信访是有关诉讼案件以及其他与人民检察院有关的情况在相关人员不满原判决、裁定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补救性措施。包括举报、控告、申诉或因其他有关机关问题而向检察机关信访的情况,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Ft益增多,必然会引发和加剧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法律机制,逐步形成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访维稳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治理状态,善治已经成为各国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追求目标。所谓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有效的治理,它包括责任性、合作性、服务性、有效性等多个诉求。浙江省舟山市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层管理模式,在这些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其走向善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治理、善治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就迅速发展并以善治为目标取向。治理和善治理论已成为指导各国政府改革的新理论、新理念,亦为我国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重要而有益的分析视角。以善治为目标,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应作积极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16.
新的《信访条例》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种在法律以外解决问题的渠道,是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笔者认为,要做好信访工作,必须按照《信访条例》,形成统一完整的信访工作构架,对信访问题实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属于治理理论中的治理术范畴。治理术包括政府理性、"如何"执政和政府的"艺术"三个方面,其核心是法治理性和善治理性。因此,国家治理能力就是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治理主体以法治思维和善治思维运用治理机制和治理工具实现治理目标的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点,在于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时,慎用专断性权力并善用建制性权力。这是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李立 《广东科技》2013,(14):19+13
为了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和具体内容,实现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的互融共促与协调统一是非常关键环节,这也是最终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以及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涉劳信访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放在政府、企业、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人力资源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重点分析信访体制的完善措施和信访维稳工作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分析信访维稳工作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因此构建新的公共危机治理范式十分必要。健全和完善法制、构建全面协调的治理机制、建立公共危机治理的信息公开机制等已成为实现公共危机"善治"目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各异,边境地区村庄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在劳务经济的强大推动下,村庄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分化进一步加剧。为实现村庄的善治,应分类加强村庄投入,丰富村庄治理的经济资源;应强化村组干部队伍,丰富村庄治理的人力资源;应完善村治体制机制,丰富村庄治理的权威资源;应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优化村庄治理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