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山东省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生存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公平与社会矛盾化解、公共安全体系、社会参与五个方面入手,描述并分析了山东省基础社会治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3.
杨敏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4,(1):1-12
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心学为儒学的基本学理,力图通过心学的实学取向对儒学自身的积弊予以克制和纠正,并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儒学的生活日用性、平民大众性,以促使儒学“里落化之”,提升其教化、濡化、涵化的实际功能和效果。王阳明的思考和实践有明显的合理因素,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文件印发,关于乡村自治问题的研究又进入了热议的状态。由于民族地区在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具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特征与问题,所以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对民族地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采取法律举措时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法律的作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实践与特点;建立体系。 相似文献
5.
娄成武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4,(11):14-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三个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具有独特的中国语境,要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的整体关系中把握政府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市域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是协同性,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制度协同、主体协同以及体系协同。因此,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协同性,就必须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协同、主体协同以及体系协同。首先,要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协同,就需要改变“闭门造车式”的制度建设方式,增强制度建设协同化水平;需要改变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不足的局面,强化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性。其次,要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主体协同,就必须进一步弘扬民主协商精神,激发市域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意愿;培养社会主体协商治理能力;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渠道。再次,要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体系协同,就必须建构“一核多元”治理结构,促进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和协同网络建设;坚持“六治融合”,实现“政治”、法治、德治、“心治”、自治、“智治”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9.
网格化治理是政府流程再造的重要方式,是指将治理区域细分成若干个网格,用信息技术串联起一个个网格,实现各级网格员对辖区内人、物、事的实时化、动态化监测,并提供高效管理和服务的一套治理模式,这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和新型的治理框架.但是,网格化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功能泛化严重、政府的治理没有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此,应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成洪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3,(2):1-3+27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系统总结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抓基层党建工作做法,提炼形成“12345”党建工作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引领机制,持续强化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深落细,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翟翊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3,(5):48-53
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理论与思想虽然已历经百年,但对研究当下不断分化的社会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仍具有现实意义。尤其随着分工不断深化,社会异质性逐渐增加,社会面临个人主义膨胀的风险。经济生活与职业团体成为构建人们集体意识的空间与场域,人们与社会的联结逐渐减弱,日常生活面临私有化趋势。研究认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辩证统一有助于社区从集体意识、群体认同和民众社区参与两个层面来激活社区秩序建构与社区内生性发展的动力。而职业团体与道德整合的理论则有助于理解基层社会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的意义与实践,构建紧密的集体道德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3.
14.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指向性破解城市社区治理难题的客观选择,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社会结构分化给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多问题,表现为:治理主体关系混乱、社区人才匮乏和自治力量薄弱等多重现实困境。文章通过对城市社区治理和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内涵的探讨,基于对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困境缘由的剖析,借此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法》)及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进噪声治理体系现代化,总结了噪声污染特点及治理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噪声治理历程和成效、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噪声污染防治形势和挑战,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建议。指出了《噪声法》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完善,标志着中国初步完成了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包括现代化噪声治理制度体系、全生命周期系统化噪声治理体系、标准体系框架以及监测和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共治”模式。为了推动噪声法律法规制度落地落实,提出了应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噪声法规标准体系,构建噪声污染防治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和信用体系,以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进一步推进噪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杨扬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1):94-9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必须适应现代化治理体系的要求.乡村干部岗位具有国家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双重角色",承担着政务与村务的管理职能,具有复杂性与多面性.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下,乡村干部应在政治、法治、文化、科技、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素养.本文以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强调必须加强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的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领导核心,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核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找到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当前,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姜朝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53-61
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的重要行动,也是大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基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提出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6个方面的时代要求: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强化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职能;三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四是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五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六是构建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并不断发展中因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从而积极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努力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不断深化改革,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肩负起自身的职责,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法治化是新时代西藏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藏是顺应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必然要求,是在西藏全社会实现良法善治、合作共治的基础性工程。文章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藏促进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探索全面推进依法治藏同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互构逻辑,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藏促进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多维路径。指出西藏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依法治藏工作,法治理念和模式在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中深入人心,为西藏高质量发展与长治久安给予有力的法治保障,为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