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自觉承担起继承与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任务。从“讲什么”来看,把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原则、价值目标、价值动力及价值主体作为思政课讲好伟大建党精神的重点;从“怎么讲”来看,用“四个结合”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观点与案例举证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整合“四种课堂生态”,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伟大建党精神育人路径提供参考;从“谁来讲”来看,必须抓好领导示范、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等多元主体力量的推动和实践,使高校思政课讲好伟大建党精神能够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2.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3.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有着“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特征,实践中要遵循求同存异、主体间性、多维互动和包容的原则。此教学法的特征与实践原则传递出的教学伦理价值,促使思政课中教学关系必须以“互主体性”为特征、教学行为要呈现民主特性、教学价值取向要体现学生利益、教学环境要呈现多样性,促进思政课回归遵循教学的最高道德标准,充分释放思政课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纵观刘希夷诗篇,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纷繁复杂的生命意识.其生命哲学大体表现为:物质主义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刘希夷体味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无限尊贵,在生命的忧思与渴望中,使生命走向永恒.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中面临新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业务素养和高尚的道德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在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现实问题,部分高校对数字教育时代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思政课教师自身对提升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科学规划培训机制、优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教师必须从政治、业务、道德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孝经》的伦理精神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是我国儒家孝道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孝经》在"事亲"、"事君"、"立身"等三个方面所体现的伦理精神主要包括:对生命源头的敬畏,对社会生命的实现,对精神生命的追求。其借鉴意义正是告诫当下人应在敬畏生命源头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如此方能体现自己生命的完整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尊德性的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知识观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把德性作为知识的主体,以德性为知识的根基。儒家基于这种知识观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学习观,在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方法上,明显体现出道德至上的价值倾向。儒家的这种学习观对纠正当代教育知性太过、德性不足的偏失以及理性谮妄下人的道德沉沦救赎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当代学风建设和道德重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医德观,具体表现为:天心仁爱先验的医德本源观,济世为怀、上医医国的医德社会学内涵,医以德为先的医德评价准则,立德、立功、立言的医学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以及医德修养途径、儒家伦理与医德规范等。如何既撷取儒家人文性内涵,又以“研究生命,是为更好尊重生命”为原则开展各种医学活动,是值得深入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政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环境、动力系统等方面的支持,但同时,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着伦理、技术和研究形式等诸多困境,思政教育的思维方式、工作载体、教学方法等都要随之改变。须树立思政数据信息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功能,提升思政教育者的素养,增强思政教育者的伦理责任及道德原则,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和研究形式,更好地为思政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刘春燕 《科技信息》2007,(27):479-480
本文从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形成与发展入手,探讨了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地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道德知识是人类道德实践认识的结果,是人类对道德的精神把握和对客观伦理关系的主观认识。它是指承载或表征主体际价值关系的符号。它不仅包括人们的道德观念系统,而且包括道德行为方式。道德知识不仅是群体类意识,也属于个体知识,它是一种整合性知识,具有主观性、控制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等特点。道德知识体现为伦理精神、道德规范与个人道德知识三种类型。道德知识的课程价值以个体生命实践为取向,具体体现在德育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阻滞性因素,它是指教师没能遵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当行为.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欠缺,其科研意识与动力不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不到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采用单一的"理论—理论"教学模式、违反政治纪律、简单说教和硬性注入等问题行为.对此,必须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监管以及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等途径给予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3.
"孝"是早期儒家为家庭和社会伦理所进行的理论设计,具有较强的生存功利精神.孝道在后世发展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准则.通过分析早期儒家孝伦理的表象,可探求其真正蕴含的生存功利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冒险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技能。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阻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实现不充分,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两个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人是社会性的、具体的、实践的、发展的,因此,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指导下,思政课需要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思政课与学生相契合,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肖群 《科技信息》2007,27(18):194-195
传统儒商是儒家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伦理价值观念和商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传统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儒家伦理文化特色的伦理精神,诚信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传统儒商的诚信伦理精神的研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决定论倾向,力求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7.
党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政治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运用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在“叙什么”“谁来叙”“如何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与难点。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激发叙事主体、优化叙事内容、创新叙事方式与拓宽叙事场域等方面重构党史故事教学叙事体系,不断增强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力度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红色音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在音乐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是激励全国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日趋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红色音乐道德涵养、精神传承和价值引领的价值功能日渐凸显。教育状态的潜隐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结果的有效性诠释了红色音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独特优势。强化红色音乐育人理念,提升教师音乐和数字化素养;遴选优质红色音乐素材,建设红色音乐数字化资源库;找准红色音乐融入视角,精准科学赋能思政课教学共同构建了红色音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伦理学意义上的尊严主要指社会行为主体人的尊严或者生命的尊严,与生命不可分割。人不仅是感性的肉体生命的存在,不仅是超越了自然理性的精神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牵涉肉体和精神的又赋予某种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的存在。在社会中,以人为主体便是生命尊严构成的必要条件,主体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人的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的思政课中,党史和国史教育贯穿全程,牢牢把握历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历史思维对思政课的价值性,以实现历史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融合。坚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大力挖掘地方历史并作为思政课教学素材,发挥历史的营养剂作用,能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历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共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对思政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