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推导了一种单体向n种高聚物、n种单体向一种高聚物、m种单体向n种高聚物的自由基接枝反应聚合速率、接枝效率及接枝侧链共聚物组成方程。  相似文献   

2.
乙烯类单体与天然橡胶 (NR)接枝共聚是改善NR使用性能 ,扩大其用途的有效手段之一 .采用不同单体对NR进行接枝改性 ,可获得不同用途的产品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与NR胶乳接枝共聚制得的天甲橡胶 (MG) .NR经MMA接枝改性后 ,其内聚强度、粘合力、强度、耐动态疲劳、耐磨耐油及老化等性能都明显地提高 ,因而大大扩展了NR的应用范围 .早期对MG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MG的制备上[1,2 ] ,近十几年来 ,MG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 ,除了直接用于生产粘合剂外 ,在MG的共混、增强、增韧、硫化特性等方面有了…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高表面活性。目前超声波法是制备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新途径。对于化学合成类,由于单体种类选择和组成变化范围广,且合成手段多,因此品种较多。化学合成类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两亲单体均聚、亲油/亲水单体共聚及在水溶性较好的大分子物质上引入两亲单体。目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仍进展缓慢,在合成同时具有超高分子量和高表面活性的问题上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液聚合法,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将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 St)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单体/聚合物配比(M/P)及单体组成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分析了乳液接枝机理。结果表明, MMA和St接枝改性氯丁胶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为50℃,反应时间5.5h,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一四乙烯五胺(t-BHP/TEPA)用量占氯丁胶乳干重的0.5 %,M:P =3:5,WMMA:WSt=3:2,单体以滴加方式加入,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用量占单体总重1.5%,此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9.6%,接枝效率为54.9%。红外光谱和凝胶含量分析证明MMA和St接枝到氯丁胶乳主链上。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接枝共聚物乳液配制成的胶粘剂对PVC人造革、SBS橡胶、海绵等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接枝反应活性点在氯丁胶乳胶粒的表面,接枝过程是一个表面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丙烯腈在海藻酸钠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王书香关键词接枝共聚;丙烯腈;海藻酸钠;过氧化氢;抗坏血酸中图法分类号O631.5利用化学反应途径将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与乙烯类单体进行接校处理,使之改性成为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工产品,在各领域内将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天然橡胶和烯类单体接枝共聚所得的改性橡胶,显著提高了橡胶的耐磨性,抗張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性貭。对改进天然橡胶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約天然橡胶原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为橡胶化学的研究展开了新的一页。自从Bacon,Campagnon等开始研究接枝橡胶后,引起大家的注意。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正在继续发展中。研究的主要問題大概有合成方法,分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光照接枝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单体的改性方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超滤膜进行抗污染改性,研究不同紫外接枝改性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膜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引入的亲水性基团,提高了亲水性。在单体浓度为0.7 mol/L,光照时间为3 min 的条件下,改性效果最好;膜的抗污染性能最佳,同时改性对膜的通量影响较小。该改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通过水相接枝液就可对PVDF 表面进行改性,大大降低改性实验的要求和成本。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类型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接枝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制备了银粉定向排列、附着力好的电镀银涂料用羟基丙烯酸树脂.讨论了CAB的接入方式、类型与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品种与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单体选择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CAB381-0.5,自由基接枝改性的方法,引发剂BPO用量2.5%(单体总量),羟值2.0%,用长链并且不易结晶的丙烯酸酯类单体LMA,加入量6%~8%,反应温度120~130℃能合成出接枝率高、电镀银定向排列,且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型电镀银涂料.  相似文献   

9.
规整的聚苯乙烯大单体接枝于聚乙酸乙烯酯主链上形成的接枝聚合物,通过醇解,获得了两性聚合物,定量醇解分析和PGC分析表明:在两性聚合物中疏水成份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接枝单体、苯丙酮(BP)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对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进行接枝改性,研究紫外接枝过程中溶剂、氧气、光照时间和单体浓度对PVDF膜光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是溶剂的最佳选择,反应需要在无氧下进行,当单体浓度为0.1 mol.L-1、照射时间为45 m in时膜光接枝效果最佳.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表面水接触角分析膜的表面性质及变化.结果表明,MBA接枝到膜的表面,明显提高了膜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肉桂酰氯与ε-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间的酰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光敏性大单体(FAnC).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使FAnC与甲基丙烯酸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光敏性的双亲无规-类接枝共聚物.以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FAnC中侧链长度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链长度对产率的影响很大,随侧链长度的增加产率降低.考察了单体配比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中FAnC含量的增加,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升高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光敏性无规-类接枝共聚物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得到纳米级的聚合物胶束.  相似文献   

12.
EA/BA/AN/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 EA/ BA/ AN/ 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中 ,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以 KPS/ SHS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反应温度 6 0~ 70℃ ,引发剂用量1 .3% ,反应时间 2 .5 h为适宜的合成条件。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用丙烯酸对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接枝改性,采用pH致相转化法制备了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g-AAC)微孔膜;通过ATR-FTIR和XPS分析,表明丙烯酸单体已接枝在PVDF链上;利用SEM和AFM表征了PVDF膜和PVDF-g-AAC改性膜的表面及断面的形貌;通过纯水通量、污染通量、静态和动态接触角验证了纯PVDF膜和PVDF-g-AAC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和亲水性。结果表明,丙烯酸的存在使得膜的各项性能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亲水性提高,水通量上升,抗污染性能提高。并且随着凝胶浴pH的增加,改性的PVDF膜的性能也逐渐得到提高。从对接触角的测量,证明膜的亲水性随着pH的增大而得到了提高。膜的纯水通量从670L/(m~2·h)增加至1 140L/(m~2·h);膜的蛋白吸附量从80.1μg/cm~2下降到46.7μg/cm~2,膜的抗污染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聚丙烯纤雄改性用的添加剂,考虑在聚苯乙烯上接枝极性官能团。采用了苯乙烯与丙烯酸系单体水相悬浮共聚的方法在其分子链上引入羧酸根。通过控制引发刑的添加量以控制聚合产物相时分子质量及分布,以满足纤维改性的使用。并通过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谱图中羰基在波数1740~1720cm^-1处的特征峰和苯环在1600cm^-1处的峰高比对丙烯酸类单体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进行测算。结果证实中和度对共聚比的影响较大,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比与投料比接近。  相似文献   

15.
分3步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进行亲水改性,首先采用碱液处理脱除PVDF微孔膜表面的氟化氢(HF),然后通过热聚合接枝在PVDF微孔膜上接枝丙烯酸(AA),最后通过酯化反应在PVDF-g-AA链上酯化聚乙二醇PEG(200),以改善PVDF膜亲水性.优化了碱液处理条件对PVDF膜接枝率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接枝率对膜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膜的化学结构、表面接触角、水通量和蛋白吸附等.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加(≤15wt%),改性后膜表现出优异的抗污染性和亲水性.  相似文献   

16.
用聚环氧乙烷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合成了三元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共聚时间与单体转化率关系.探讨了引发剂、投料比和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接枝效率的影响.以此共聚物为前驱体,经离子中和,合成了分子同时含有非离子、阴离子的离聚体.红外光谱表明,前驱体中聚氧乙烯(PEO)支链与主链中丙烯酸链节生成氢键,而离聚体中此氢键消失.  相似文献   

17.
乙烯基单体乳液接枝改性氯丁胶乳的制备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液聚合法,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将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即MMA和St)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单体/聚合物质量比及单体组成、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乳液接枝机理.结果表明,MMA和St接枝改性氯丁胶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50℃,反应时间5.5h,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四乙烯五胺占氯丁胶乳干重的0.5%,单体/聚合物质量比为3:5,MMA与St质量比为3:2,单体以滴加方式加入,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占单体总重1.5%.在此条件下,单体转化率可达99.6%,接枝效率为54.9%.红外光谱和凝胶含量分析证明MMA和St接枝到氯丁胶乳主链上.该条件下合成的接枝共聚物乳液配制成的胶粘剂对PVC人造革、SBS橡胶、海绵等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接枝反应活性点在氯丁胶乳胶粒的表面,接枝过程是一个表面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本文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以水/乙醇混合溶液为溶剂,合成了以PVDF为主链,聚丙烯酸(PAA)为侧链的PVDF-g-PAA两亲性共聚物。通过改变丙烯酸(AA)浓度合成了三种不同接枝率的PVDF-g-PAA共聚物,红外(FT-IR)及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接枝率以AA单体浓度10%为最高。以PVDF-g-PAA共聚物为膜材料,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和过滤实验考察膜的形貌及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升高,改性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随之增大,接触角随之降低,表明其亲水性有很大的改善。在保持较好分离效果的基础上,改性膜的水通量及通量恢复率比原膜分别提高了3.78倍和0.76倍,表明其渗透性能及抗污染性能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以聚氧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硅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丙烯酸酯,用FTIR和。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以其作为接枝单体,利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功能化聚乙烯,用FTIR确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接枝率;用DSC、WAXD、接触角测量仪和XPS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氧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表面活性剂作为接枝链的引入,降低了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提高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降低了半结晶时间,但没有破坏聚乙烯的晶格;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固相接枝技术,将天然橡胶大分子接枝到炭黑表面,并考察了炭黑表面活性对其填充天然橡胶中填料网络和填料与橡胶相互作用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经过接枝改性后,其表面活性增加,且与橡胶基体的相互作用力增大,炭黑之间的网络化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