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自然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0.7%~3.1%。作者对兰州市部分人群调查健康人群HCV感染率为4.4%。HCV感染虽不如HBV感染常见,但是HCV感染更容易引起慢性化,并在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HCV基因型的地理分布差异较大。目前人们对不同基因型感染致病机理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还较少,为不断积累我国HCV基因分型地区性分布资料,了解本地区HC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我们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6年6月—1999年12月我院传染科住院和门诊的慢…  相似文献   

2.
研究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 感染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检测了149 例维持血透患者HGV 感染情况.维持血透患者HGVRNA 阳性率为4 .7 % ,与HGVRNA阴性患者相比,两组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维持透析时间、输血量、合并HBV 和HCV 感染率及肝脏酶谱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维持血透患者HGV 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但无明显肝损害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HGV在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病人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甩ELISA法检测上述二类对象的度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结果:35例慢性丙肝中有13例阳性,阳性率为37.1%。56例慢性乙肝中有5例阳性,阳性率为8.9%。结论:侵性肝炎合并HG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慢性丙肝。可能是HBV和HCV感染易慢性化的原因之一,但较单一HBV和HCV感染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庚型肝炎(HGV)感染状况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11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中抗-HGV、抗~HAVIGM、HBV—M、抗-HCV、抗-HEV检测.结果:庚型肝炎病毒多以重叠感染为主.结论:HGV可持续存在,重叠感染不加重病情,反而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的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测定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 105例HBV-DNA阳性的标本中B型、C型、非B非C型各为45例、45例和15例,分别占42.9%、42.9%和14.2%。各型在病情和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GG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将抗原片段用点膜仪固相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依次加入标本、生物素标记的IgG、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最后加底物显色,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实用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5~25 min,操作简便,已通过"第3代ELISA抗-HCV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易判断,既有ELISA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又有金标记法的检测速度;既适合输血筛查实验,又适合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丙型肝炎病人的阳性血清中提取出丙型肝炎病毒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丙型肝炎病毒C区基因片段。并将此片段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重组质粒pcDNA-HCV/C,再将其通过肌肉注射免疫BALB/小鼠后,小鼠产生了抗HCV/C区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起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位点的反向线性探针(reverse line probe,RLP)检测方法.方法:根据HBV野生及耐药基因序列设计通用探针、3'、5'对称加有poly-C的特异性探针和5'标记生物素的扩增引物.将探针线性固定在硝酸纤维膜上,使HBV PCR扩增产物与探针进行杂交.通过优化杂交条件,建立RLP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重庆地区86个慢性乙肝病人进行检测,同时与直接测序结果比较.结果:半巢式PCR可对103拷贝/ml的血清样本进行有效特异扩增,新建的RLP检测方法可对PCR扩增产物在1 ng/ml以上,或血清样本中突变型DNA占野生型DNA比例为5%以上的均可有效检测,86例临床的检测灵敏度为100%,野生型和耐药型的检测准确性分别为98.09%(103/105)、100% (43/43),与直接测序法比,RLP检测野生与耐药混合型准确性更好.结论:反向线性探针杂交检测方法检测HBV拉米夫定耐药位点方便、灵敏、准确,是HBV拉米夫定治疗有效的监控工具,该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检查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对132例本地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通过PCR检测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C型101例(75.5%),B型15例(11.7%),BC混合型12例(8.7%),A型1例(0.9%),检测结果与KaoJ H、XinDing等报道基本相似.但在132例患者中,有3例未确定基因型,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RBV 800~1200 mg/d的标准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同时分析HCV基因型、HCV-RNA定量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应用罗氏试剂检测丙肝病毒定量,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在110例进行标准联合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68例患者获得SVR.其中,HCV基因1b型感染者SVR率为51.4%(37/72),HCV基因N-1b型感染者SVR率为81.5%(31/38);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71.2%(42/59),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50.9%(26/51).结论非1b基因型SVR率高于1b基因型;基线低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SVR率高于基线高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MEDLINE、Pubmed、Highwire、CBM、CNKI,检索时间从1992年~2007年.纳入所有研究丙型肝炎病毒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配对与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估计其OR值和95%CI.结果 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口腔扁平苔藓患者754例,正常对照1973例.其中以正常人为对照研究的6例,以除扁平苔藓以外的口腔粘膜病为对照的4例,以两者为对照研究的1例,按照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口腔扁平苔藓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出对照组,且结果有显著差异[OR合并=5.70(95%CI 3.64,8.94),OR合并=5.23(95%CI 3.78,8.09)].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有关,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有更高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混杂性偏倚以及诊断性偏倚的中、高度可能性,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以便正确处理抗体检测报告和医患沟通困扰。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279名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进行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和回顾性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共有81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占29.03%;其中S/CO值介于1.0~5.0的占98.77%,介于5.0~10.0的占比为1.23%。全部病例经HCV-RNA复核3次,均为阴性。检验科与输血医学科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与报告程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值处于灰区范围时多为假阳性,且与抗体检测策略和报告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MEDLINE、Pubmed、Highwire、CBM、CNKI,检索时间从1992年-2007年。纳入所有研究丙型肝炎病毒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配对与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估计其O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口腔扁平苔藓患者754例,正常对照1973例。其中以正常人为对照研究的6例。以除扁平苔藓以外的口腔粘膜病为对照的4例,以两者为对照研究的1例,按照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口腔扁平苔藓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出对照组,且结果有显著差异[OR合并=5.70(95%CI3.64,8.94),OR合并=5.23(95%CI3.78,8.09)]。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有关,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有更高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混杂性偏倚以及诊断性偏倚的中、高度可能性,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了编码HBVsAg的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到pcDNA3载体中,位于人巨细胞病毒(CMV)早期启动子下游.重组质粒pcDNA3-sAg转染细胞后检测到HBsAg表达.用纯化后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射到BALB/C小鼠骨骼肌内,诱发实验小鼠产生了抗HBsAg特异性抗体.PCR扩增未检测到注射部位及肝脏细胞染色体中有外源HBVDNA整合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HBV YMDD变异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发生 YMDD变异的情况;研究HBV YMDD变异的发生率同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及用药前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观察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被分为2组,1组为拉米夫定治疗组50例,另1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实时PCR技术,并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分别检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期间的HBV YMDD变异发生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组在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组在用药52周时的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52周的变异率3.3%(P<0.05); 治疗组在用药52周的HBV YMDD变异率为24.0%,明显高于用药26周时的变异率4.0%(P<0.05);治疗前HBV DNA水平较高组用药52周时的变异率为35.7%,明显高于HBV DNA水平较低组的变异率9.1%(P<0.05);治疗组中未变异组在用药52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为65.8%,明显高于变异组的HBV DNA阴转率16.7%(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导致HBV YMDD变异的产生,并且该变异的发生率随着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者在应用拉米夫定后易发生YMDD变异;HBV YMDD变异发生后,可出现HBV DNA复升,但一般不会超过治疗前的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硫键法制作寡核苷酸DNA Microarray,并将该技术应用到HCV检测中,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安全的寡核苷酸DNA Microarray丙肝病毒检测体系。该体系还可同时对占中国丙肝病毒75%左右的HCV1b亚型进行分型。另外,在丙肝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引物,从而为进一步的多种肝炎病毒的寡核苷酸DNA Microarray混合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患腹泻的金黄地鼠体内分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其血清型为O44:74,小鼠LD50测算为2.04亿。实验证明,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金黄和小鼠有一定的致病力,是引起金黄地鼠湿尾病的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及其与肝病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集46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三色荧光分析法对其外周血中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楚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CD8+CD45RA+T细胞均明显降低,CD8+CD45RO+T细胞均明显增高,而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CD8+CD45RA+T细胞明显降低(P〈0.05),CD8+CD45RO+T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CD8+CD45RO+T细胞起重要作用且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检测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比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能使我们更加正确、充分、全面地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树对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易感性 ,用含 HBV的人血清接种给 10只成年树 (雌雄各半 )。然后每周抽血 1次 ,每只动物共抽血 11次。用不同公司生产的 EL ISA试剂检测接种后的动物血清感染指标。实验观察至 13周 ,结果分别有 9只和 7只动物出现 HBs Ag阳性 ,持续最短 1周 ,最长 7周。用 PCR检测 ,结果有 1只动物连续 4周在血清中检测出 HBV DNA。表明树能感染人 HBV,但实验有待改进以延长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